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2-12-01

继续我们的解读学习。

《中华儿科杂志》2016年8月第54卷第8期——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及全国儿童EB病毒感染协作组共同撰写。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一辑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二辑

此次为第三辑。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EBV抗体的临床意义,注意!这里所有描述的发病时间起点均为原发性EBV感染。而今天我们说的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则是EBV感染后病毒在体内长期复制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的状态。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主要介绍的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英文全称为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简写为CAEBV,本病在亚洲地区多见,尤其是日本地区,提示可能与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目前的研究发现CAEBV患者中可检测到一些影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功能的基因突变,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基因缺陷或突变。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我们之前提过,EBV最常感染B淋巴细胞,在B细胞建立潜伏感染,也可感染T细胞或NK细胞而引起持续活动性感染。当EBV感染的细胞出现克隆性增生(可以是寡克隆、单克隆和多克隆增生),根据克隆性增生的感染细胞类型将CAEBV分为T细胞型、NK细胞型和B细胞型。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CAEBV预后较差,其中T细胞性预后更差。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CAEBV临床特征为IM样症状持续存在或退而复现,42%的患者曾有过IM或类似IM症状,各种症状发生率如下:

发热(92.7%),可呈现低热、中等度热及高热,如果合并HLH时常常高热不退;

皮疹(25.6%),可见皮肤牛痘样水疱(9.8%),表现为颜面、四肢及躯干等部位的红斑、水疱、疱破结痂及痘疮样瘢痕等,类似牛痘样水疱病;

蚊虫叮咬局部过敏(32.9%),主要表现为蚊虫叮咬后局部皮肤的红斑、水疱及溃疡形成,并且伴有高热;

肝脏肿大(79.3%),脾脏肿大(73.2%),淋巴结肿大(40.2%);

肝功能异常(67.1%),以转氨酶升高最为常见,其他较常见的有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白蛋白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

外周血象一系或多系减少,其中以血小板减少(45.1%),贫血(43.9%) 最为多见;

有凝血功能障碍时表现为PT延长、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D-二聚体升高等;

腹泻(6.1%),视网膜炎(4.9%)。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CAEBV病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其中EBV-HLH是之后要详细介绍的内容。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CAEBV的诊断表现见下图。

PBMC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缩写,EBERs是EB病毒编码小RNA的缩写,LMP1是指潜伏膜蛋白1。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为什么CAEBV的诊断标准中关于EBV的各种抗体只提到了抗VCA抗体和抗EA抗体呢?

当EBV感染T淋巴细胞或NK淋巴细胞后,被感染的T/NK细胞不能被体内免疫细胞毒性杀伤T细胞(CTLs)清除,而在体内克隆性增长和长期潜伏,引起EBV持续活动性感染,这个时候体内除了潜伏感染,同时存在裂解感染,裂解感染抗原增高。还记得我们在第一辑里提过的裂解感染抗原是哪些吗?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一辑——对!裂解感染抗原是早期抗原(EBV-EA)和衣壳抗原(EBV-VCA),所以在诊断CAEBV时,血清EBV抗体滴度异常增高,指的是针对裂解抗原的EBV抗体,也就是EBV-EA抗体和EBV-VCA抗体的异常增高。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EBV为淋巴细胞内生长病毒,如果是一个EBV潜伏感染的健康携带者,外周血清或血浆中常常检测不到EBV-DNA,而PBMC中可能存在低水平的EBV-DNA载量;但是,CAEBV或EBV相关肿瘤患者血清或血浆中常有高水平的EBV-DNA载量, 较潜伏感染个体明显升高,其PBMC中EBV-DNA水平也明显升高。

研究显示,在IM的患者,外周血中EBV核酸载量在2周内达到峰值,随后很快下降,病程22天后,几乎所有的IM患者血清中均检测不到EBV核酸,但PBMC中的EBV-DNA会持续达6个月甚至更久。所以,如果IM患者临床症状不缓解,血清中ENV-DNA持续高水平,要注意发生CAEBV或EBV-HLH的可能。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组织病理学检测是否有EBV感染时使用原位杂交检测细胞中的EBV-EBERs。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Southern印迹杂交的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按碱基互补的原则特异性地杂交形成双链。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本次解读到此结束,感谢阅读~~~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程明帅小儿推拿

 

欢迎关注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第三辑

 

 

本文收录于合集:
返回列表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