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小儿夜啼——小儿推拿诊疗方案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01-12

夜啼是指新生儿和婴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 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曰夜啼。多见于6个月以内之婴幼儿,是婴幼儿常见病症之一。

 

病因

多因脾寒、 心热、 伤食、 惊恐或心肾亏虚所致。 

 

脾寒者, 常因孕妇素体虚寒, 胎儿出生后禀赋不足; 或因其母食贪凉, 好饮生冷; 或护理小儿失慎, 腹部中寒、 寒冷凝滞、 气机不利。 夜属阴, 脾为至阴, 喜温而恶寒, 腹中有寒, 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心热者, 常因孕妇脾气躁急, 或平素恣食香燥炙煿之物, 火伏热邪, 内踞心经, 胎儿在母腹中感受已偏, 出生后又吮母乳, 内有蕴热, 心火上炎, 积热上扰, 则心神不安; 心生火属阳, 故夜见烦躁啼哭。 

 

惊恐者, 心主惊, 心藏神, 小儿心气怯弱, 智慧未充, 若见异常之物, 或闻特异声响, 而引起突然惊恐, 惊则伤神, 恐则伤志, 而致心神不宁, 故在睡中惊啼。

 

症状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婴儿多在夜间啼哭不止, 白天正常; 或阵阵啼哭, 或通宵达旦, 哭后仍能入睡。 或伴见面赤唇红, 或阵发腹痛, 或腹胀呕吐, 或时惊啼, 声音嘶哑。 持续时间, 少则数日, 多则经月, 过则自止。

 

 

 
 
 

推拿疗法

 
 
 

 

01

 

惊恐型夜啼

 
 

 

症状:表现为哭声尖锐,骤然发作,惊惕不安,紧偎母怀,面青,山根青。

 

推拿手法:开天门(2min),推坎宫(2min),揉太阳(2min),揉耳后高骨(2min),揉小天心(1-2min);每个手法大约操作两分钟。前四个手法被称作“儿科四大头面手法”,针对头痛、发热等头面问题都可以用。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天门穴位示意图

 

定位:攒竹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作用:治疗外感发热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推坎宫

 

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头梢成一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

作用:治疗外感发热。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揉太阳

 

定位:眉梢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1寸。

操作:用两拇指桡侧推运或揉。

作用:治疗外感发热。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揉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乳突下方凹陷处。

操作: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作用:治疗头痛。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揉小天心

 

定位:前臂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

操作:用拇指端点揉。

作用:治疗宁心安神。

 

02

 

心火型夜啼

 
 

 

症状:表现为哭声洪亮,见光哭的更厉害,面红,易烦躁,胸腹灼热、小便短赤,口腔赤烂。

 

推拿手法:清心经(3min),清肝经(3min),清小肠(3min),清天河水(3min);心火为有热,所以操作手法以清为主。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清心经

 

定位: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作用:用于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口 舌生疮、小便赤涩等。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清肝经

 

定位: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作用:用于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清小肠

 

定位:小指尺侧缘处,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沿小指尺侧缘处指尖直推向指根未补,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为清。

作用:用于小便赤、水泻、遗尿、无尿。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清天河水

 

定位:前臂掌侧正中从腕至肘一条线。

操作:用食、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

作用:用于一切热证。

 

03

 

积食型夜啼

 
 

 

症状:表现为辗转反侧、腹胀、有口臭,“胃不和则卧不安”,食积是比较常见的小儿夜啼的病因。

 

推拿手法:揉腹(1-3min),捏脊(5-10min),揉板门(10min),掐揉四横纹(5min)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揉腹

 

定位:腹部。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或用掌或四指摩。

作用:用于腹痛、腹胀 、消化不良、呕吐恶心。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捏脊

 

定位:后背正中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用涅法自下而上捏。

作用:用于发热、惊风、 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揉板门

 

定位: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指端揉板门或运板门。

作用:治疗疳积、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来显效

 

 

▲ 掐揉四横纹

 

定位: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用拇指指甲掐揉。

作用:疳积、腹 胀、腹痛、消化不良。

延伸阅读

夜啼(nocturnal crying),是指以小儿夜间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毎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但白天能安静入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婴儿。发生与先天不足、护理不当,暴受惊恐有关。啼哭是新生儿及婴儿的一种生理活动,是表达要求或痛苦的方式。如果因为饥饿、惊恐、尿布潮湿、衣被过热或过冷等引起啼哭,通过喂乳食、安抚亲昵、更换潮湿尿布、调节冷暖后很快停止,不属病态。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若长时间啼哭不止,睡眠不足,会影响小儿健康。

英文名称

nocturnal crying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小儿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心脏,脾脏

常见症状

小儿夜间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毎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但白天能安静入睡

主要病因

先天不足、饮食不节、护理不当、暴受惊恐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X线、B超检查

重要提醒

若小儿出现夜间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毎夜定时啼哭,白天能安静入睡的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避免长时间啼哭,睡眠不足,而影响小儿健康

目录

临床分类

1、脾寒气滞

主要表现为,夜间啼哭,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揉按,伴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无华,口唇色淡,舌质淡,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

2、心经积热

主要表现为夜间啼哭,哭声洪亮,见灯光更加严重,哭时面色口唇发红,伴有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指纹紫紫。

3、暴受惊恐

主要表现为夜间突然啼哭,神情不安,稍有声、光刺激则惊恐、哭闹,手足、肌肉微微抽动,紧偎母怀,面色时青时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苔正常,指纹青紫。

流行病学

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婴儿。

病因

总述

本病病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先天因素主要为孕母素体虚寒或孕母性情急躁,遗患于胎儿,后天因素包括饮食不节,护理不当,暴受惊恐。病位在心、在脾,以实证居多。

基本病因

1、先天不足

由于孕母虚寒体质,导致小儿出生后先天不足,脾胃虚寒,夜间脾寒更加严重,出现腹痛,啼哭不止。或孕母性情急躁,或患病后治疗用药使用不当,火热内蕴,导致小儿出生后体内积热,心火上炎,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

2、饮食不节

孕母平时贪凉,多食寒凉性食物,由奶水影响及小儿,导致孩子受凉,导致脾胃虚寒,或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温燥性食物,火热内蕴,影响及小儿,导致体内积热,心火上炎,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

3、护理不当

出生后护理不当,腹部受寒,或用冷乳哺食,导致寒邪直中脾胃,入夜脾寒更加严重,所以腹痛,啼哭不止。或平时穿着过暖,导致体内积热,心火上炎,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

4、暴受惊恐

小儿活动范围增大,缺乏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对外界一切危险事物和潜在的危险因素缺乏识别和防范,如果突然遇到异常情况,或听到特异声响常致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扰动神明,则心神不宁,神志不安,惊惕叫扰,啼哭不止。

症状

总述

本病临床以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白天能安静入睡为主要特征。根据哭声的强弱、持续时间及兼症不同,可分为脾寒、心热、惊恐三种。

典型症状

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白天能安静入睡,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因脾寒引起的哭声低微、时哭时止,因心热引起的哭声响亮、啼哭不止。因惊恐引起的哭声尖锐、骤然发作。

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X线、B超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儿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哭声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口渴情况,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胃脘腹部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一般各项检查无异常发现。

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B超是优选的检查。用于排除因肠套叠引起的小儿啼哭。

2、X线检查

胸部、腹部X线检查,可以观察心脏、肺部、腹部的情况,以排除外感发热、口疮、肠套叠、寒疝等疾病。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夜间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毎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但白天能安静入睡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生理性夜啼和其他疾病引起的夜啼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腹部受寒、护养过温、暴受惊恐等病史。

2、临床表现

(1)多见于新生儿或婴儿,夜间啼哭,时哭时止,或毎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而白天如常。

(2)全身一般情况良好,排除因外感发热、口疮、肠套叠、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

3、辅助检查

各项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鉴别诊断

1、生理性啼哭

因饥饿、惊恐、尿片潮湿、衣着过冷或过热等引起的啼哭,可通过给予乳食、安抚、更换尿片和调节冷暖后,啼哭即止,属生理性啼哭。生理性啼哭哭声多洪亮有力。而有些婴儿的不良习惯,如习惯点灯而眠、摇摆而眠、怀抱而眠等,一旦改变也可引起啼哭不止,此为拗哭,应注意纠正。

2、病理性啼哭

凡能引起身体不适或疼痛的任何疾病,均可致小儿哭闹不安。除外生理性啼哭,若小儿长时间反复啼哭不止,则应考虑为病理性啼哭。临证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辅以有关实验室检查。如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颅内出血,常有音调高、哭声急的“脑性尖叫”声;急腹症时可引起阵发性哭闹不安,伴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佝偻病时,常有夜间啼哭,烦躁不安、易惊。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辨证要与辨病相结合,不可将他病引起的啼哭误作夜啼,延误病情。本病临证按脾寒、心热、惊恐辨治,分别以温脾、清心和镇惊为基本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

1、脾寒气滞

(1)若出现大便溏的患儿,可加用党参、白术、茯苓等。

(2)若出现时有惊惕的患儿,可加用蝉蜕、钩藤、龙骨等。

(3)若胎禀怯弱,出现哭声低弱,形体羸瘦的患儿,可酌用附子理中汤温补元阳。

2、心经积热

(1)若出现烦躁不安,腹胀,便秘的患儿,可加用栀子、大黄等。

(2)若乳食积滞,出现腹部胀满的患者,可加用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等。

3、暴受惊恐

(1)若出现睡中时时惊惕的患儿,可加用钩藤、蝉蜕、菊花等。

(2)若出现喉有痰鸣的患儿,可加用僵蚕、郁金等。

(3)若出现腹痛、便溏的患儿,可加用白芍、木香等。

药物治疗

1、脾寒气滞

(1)方药:乌药散合匀气散加减。

(2)常用中药:乌药、高良姜、炮姜、砂仁、陈皮、木香、香附、白芍、甘草、桔梗。

(3)中成药:启脾丸。

2、心经积热

(1)方药:导赤散加减。

(2)常用中药:生地黄、淡竹叶、通草、甘草梢、黄连、灯心草。

(3)中成药:导赤丸、珠珀猴枣散、金黄抱龙丸。

3、暴受惊恐

(1)方药:远志丸加减。

(2)常用中药:远志、石菖蒲、茯神、龙齿、人参、茯苓。

(3)中成药:健儿乐冲剂、八宝惊风散。

相关药品

启脾丸、导赤丸、珠珀猴枣散、金黄抱龙丸、健儿乐冲剂、八宝惊风散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1、针灸疗法

针刺中冲、内关穴位,不留针,浅刺出血。用于心经积热证。

2、推拿疗法

主穴分阴阳,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脾寒配补脾土,揉足三里、关元;心热配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惊恐配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或由轻到重、交替按摩百会、四神聪、风池。

3、中药外治

丁香、肉桂、吴茱萸等量。研细末,置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用于脾寒气滞证。

治疗周期

夜啼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夜啼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排除他病引起的啼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未及时治疗,长时间啼哭不止,睡眠不足,会影响小儿健康。

危害性

如果婴儿长时间啼哭,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小儿的营养吸收和健康。

治愈性

本病诊断明确,正确辨证用药,调护得当,预后一般良好。

复发性

如果引起本病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喂养护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本病再次发生。

日常

总述

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多情感交流,保持衣物清洁干净、保持周围环境舒适等,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心理护理

1、鼓励通过拥抱和抚摸,说话和唱歌,促进与患儿的情感交流,使患儿有安全感,尽快适应周围环境。

2、乳母应注意调摄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以免影响胎儿,加重病情。

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用药,注意服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

2、脾寒气滞证的中药汤剂宜温热服,心经积热证的中药汤剂宜温服。

3、朱砂安神丸具有镇惊安神作用,但只能短时期少量服用,不宜长服。

4、蝉蜕、僵蚕动物类药物,水煎加热后可致蛋白凝固影响疗效,所以应研末冲服为宜。

5、婴儿在服中药汤剂时,宜少量多次频服,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课加一些白糖调味。

生活管理

1、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防止受凉。

2、婴儿无故啼哭不止,要注意寻找原因,如饥饿、过饱、闷热、寒冷、尿布等,及时处理。

3、保持婴儿衣被整洁,注意检查衣服被褥等有无异物,刺激皮肤。

4、每日睡前用温水给小儿洗浴,保持身体各部位清洁干燥。

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小儿啼哭的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2、注意观察腹痛性质、大便性状,与寒暖、饮食的关系等。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X线检查、B超检查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

饮食调理

乳母饮食应营养丰富,少食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小儿喂养应合理,婴儿满月前按需哺乳,随着成长逐渐定时喂养,食物寒温相宜,适时添加辅食。

饮食建议

1、注意睡前进食不可过多,以免胃不和,卧不安。

2、患儿平时哺乳不可过量,每天保证水的摄入量。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煎炸的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体质、饮食、护理、惊吓等因素有关,因此平时饮食有节、注意护理得当,避免受惊吓等,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孕妇及乳母不宜过食寒凉与辛辣热性食物,孕期适当补充钙剂。

2、新生儿注意保暖而不过热,腹部保暖。

3、保持环境安静,睡眠时光线适度。

4、乳儿喂食以满足需要而不过量为原则。

5、不要将婴儿抱在怀中睡眠,不通宵开启灯具,逐渐减少夜间哺乳次数,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6、对夜间突然哭吵不止,要注意检查衣服被褥有无异物刺伤皮肤。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若小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夜间啼哭不止,白天能安静入睡。

2、或伴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食欲不振。

3、或伴有烦躁不宁,大便秘结。

4、或伴有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儿科或中医科进行咨询。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家长陪同就诊。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夜间哭闹不止、白天安静入睡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除上述症状外,还有其他不适如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症状?

3、之前患有其他疾病吗,如口疮、肺炎、泄泻等?

4、平时孩子体质如何?大小便正常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吗?吃过什么药吗?

6、平时饮食状况如何,有偏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习惯吗?

7、最近有受过什么惊吓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出现夜间哭闹不止、白天能安静入睡这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或检查会对孩子有别的影响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