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在古代被称为“中医古法婴童养生秘笈”,2000多年以前的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里就有记载,到明清时代出现了众多小儿推拿名家,使其成为中华医药学中的一绝。
唐朝“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药方》中就有关于小儿推拿治疗疾病的详细病案:“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受阻惊掣。五物甘草生摩膏方……”。
(图:孙思邈画像)
宋代的《苏沈良方》中还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的记载。后世医家的著作中小儿推拿病例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明末清初,小儿推拿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尤其受到皇氏达官的喜爱。
儿科专家万全对小儿推拿贡献良多,将小儿推拿这门庙堂医术推广至民间。从此小儿推拿在全国大江南北生根发芽,因其“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由此,小儿推拿也衍生出众多派系,每一流派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诊疗优势,或以脾胃立论,或从清法入手,在临床上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通过走访调研、历史追溯,我们整理了目前小儿推拿八大名家的学术特色,力求通过这篇综述让大家了解小儿推拿不同流派的思想精髓,掌握名医名家的诊疗思路,为儿推临床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
(01)
李德修
男,生于山东省威海市北竹岛村,又名慎之,职业推拿师,三字经流派推拿传承人。
(图:李德修)
李老幼时因病耳聋,后从师于威海清泉学校校长戚经含,学习八年后在青岛独立坐诊。由于医术精湛,求医者络绎不绝,并多次被评为市、局先进工作者。
李德修继承和发展了三字经学派的学术思想。以取穴少、推拿时间长为特点。善用天河水为主穴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治疗湿疹与发热颇有心得。
(02)
孙重三
男,山东省荣成县埠柳公社不夜村人,自幼喜爱中医,尤其酷爱小儿推拿。20岁时从师于林椒圃先生,自此开始从医生涯。
(图:孙重三)
因其学习成绩优异,1958年留校于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担任教员。孙重三在职期间不断挖掘整理林椒圃先生的医籍医技,融合其他名家思想后开创了孙重三小儿推拿学派。
孙重三学派尤其注重掐法的应用,素有“以指代针”的美誉,临床中常把掐法与揉、按、摩等柔和类手法搭配使用,既突出了掐法的渗透,又缓和了强刺激带来的痛苦。在治疗小儿急性病方面经验颇丰。
(03)
张汉臣
工作于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汉臣先生率先在小儿推拿中引入生理试验,摆脱了中医只讲理论,无法实证的惭愧境地。此类试验方法前无古人,且后无来者。
(图:张汉臣)
张老擅长中医诊断,但也时常教诲后人,不仅要发扬继承中医传统,也要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发扬光大小儿推拿。
张汉臣先生也被称为“青医派”创始人,有自己独创的穴位和手法,目前能够自创手法和穴位的在国内仅有张汉臣先生和程明帅老师二人。青医派推拿注重中西医结合,张老的著作也利于中西医相互学习,其学术思想受到了“功在张老,利在千秋”的高度评价。
(04)
张席珍
自幼与祖父学医,后进入盲校学习盲文和推拿按摩,曾作为地方医疗骨干,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按摩训练班,因学习成绩优异,留校于青岛盲校任教。
(图:张席珍)
张席珍继承了祖传推拿精华,而且兼容并蓄,吸收了三字经派学术思想。手法具有轻、揉、和、补的特色;并且提出了“以清代补”的推拿理论。
张老推拿时间短,疗效快,素有“三分钟小儿推拿”之称。在小儿常见病、疑难杂症以及未病先防、儿童保健领域形成了独创的理论体系,在业界被推崇为“张席珍小儿推拿学派”,是山东三大学派之一。
(05)
程明帅
中医职业医师,中华经方学会常务理事。曾得东北第一名医朱立达先生言传身教,对《伤寒杂病论》、温病学等中医经典有独到见解。其创办的程明帅小儿推拿被列为中国推拿协会妇幼分会会员单位。
(图:会员单位)
程老师中西医融会贯通,既熟读中医经典,又掌握现代医学,且多学科融合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工作。其独创的特殊触诊法、小儿上合穴、儿科急症特效手法既是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医学典籍的结晶。
程明帅小儿推拿操作时间短,临床疗效好。所创的特殊触诊法仅凭双手触诊就可以对儿科疾病作出诊断,避免了孩子不会说,家长说不清的难点。独创的小儿上合穴针对腺样体肥大、便秘等儿科慢性病疗效卓越,且治愈后不易复发。针对发热、咳嗽痰多、鼻炎等疾病创立的特效手法立竿见影,且无痛苦,深受家长及小患者的欢迎。
(06)
冯泉福
冯氏小儿推拿以捏积法为操作核心,追溯其历史渊源已有百余年历史,冯老普爱天下,把家传秘方“消积散”及“冯氏化痞膏”贡献给国家,公开秘方使用权。
(图:冯泉福)
冯泉福先生从民间捏积疗法入手,经过几十年整理总结,提炼了一套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冯氏捏积法。该法针对小儿疳积疗效尤为突出,通过对督脉及五脏六腑背俞穴的刺激,达到全身调节的目的。
冯老对小儿积证治疗颇有心得,分为乳积、食积、痞积和疳积四类,并进一步将疳积划分为脾疳、疳痢、疳肿胀、疳嗽、眼疳和牙疳五类。紧紧围绕脾失健运的病机关键,对四积五疳的成因和证候,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形成了冯氏四积五疳说。
(07)
金义成
祖籍江苏建湖,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擅长中医一指禅推拿、攘法推拿、内功推拿、儿科推拿等中医推拿法,但以儿科推拿见长,且对药摩方颇有研究。
(图:金义成)
金老创立海派推拿,兼收并蓄、扬长补短,不断消化旧识,不墨守,不泥古,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融汇百家的人文精神。
金先生改传统小儿推拿八法为新十法;在治疗上,变“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病机为“痛则通,不痛则不通”的治法;在治疗小儿慢性疾病时强调“固本归元”,符合现时病家的自主意识和保健意识。
(08)
刘开运
苗族,任中华全国推拿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推拿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小儿推拿分卷”主笔,湖南省首批审定的50名名中医之一。著名推拿专家。
(图:刘开运)
为国内唯一精通中医、草医、推拿的名老中医。刘老创立了以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理论和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小儿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以“推五经”为核心内容的刘氏小儿推拿疗法,大大提高了临床推拿疗效。
刘老提出了“补肝易动风,补心易动火”的理论新观点,主张“肝只清不补,心补后必加清”的学术观点。其先进事迹被拍摄成纪录片《推拿奇葩》,在业界备受推崇。
近年来,中医事业发展得到国家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小儿推拿也普及到大江南北。全国涌现出大批推拿人才,有的人是医学院校专业医生,有的人是中医健康爱好者,大家同心协力,挖掘传统精华,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共同推动小儿推拿事业蓬勃发展。
正所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祝愿中医事业日新月异!祝愿小儿推拿福泽天下!
鸣谢
感谢如下专家为本文写作提供原始资料,姓名按姓氏笔画排序,不代表主次关系:
马慧筠——海派儿科推拿专家;
方丽群——湘西派小儿推拿专家;
毕永升——孙重三小儿推拿专家;
吕运明——青医派小儿推拿专家;
朱立达——中医学教授,东北第一名医;
李先晓——三字经小儿推拿传人;
佘继林————冯氏捏脊派专家;
张寄岗——张席珍小儿推拿传人。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
冀ICP备2021026746号-1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