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说“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从立夏开始,世间万物将处在一个盛大而浓烈的氛围里。
花朵开始疯长,乡间里麦浪翻滚,樱桃、青梅成熟了,连风的味道也变得热情浓郁……
立夏是整个夏天的开始,花草树木开始进入蓬勃生长的状态,也是小朋友长高长大的关键一季,需要妈妈抓住机会好好养护宝宝身体。
立夏一到,夏天的感受就很强烈了。
古人形容立夏“一夜薰风带暑来”,立夏带来的节气感受是转折性的,会给人一种上一秒还沉醉在暖暖的春风里,下一秒夏天就来了的感觉。
最近这几天,能明显感觉到天气热了好多,放眼望去,已经没有人穿长袖了。
走在外面,会发现正午的阳光开始变得炙热,身体比前段时间更容易出汗,稍微走快点,还会有些累的喘不上气。
所以立夏是夏天的缩影,整个夏天的问题在立夏都能感知到。妈妈在养护宝宝身体方面主要有下面这3个方向。
夏天的暑热是最能耗伤身体阳气的,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壮火食气”,大晴天,气温高,就是壮火,烧太旺就把体内的气消耗掉了。
立夏的暑热已经有耗气的迹象了,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到了下午,浑身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气,总是想要被抱着。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宝宝补充被消耗的元气了。
夏天的“火”不仅耗气,还非常损耗宝宝身体的津液。身体会很容易流汗,稍微运动下,后背的衣服就有了汗迹。
适当的出汗可以帮助皮肤散热,但如果宝宝出汗很多,还老是感觉口干舌燥,想要不停喝水,就说明身体的津液已经亏损,需要给身体补充津液了。
立夏一到,全年中湿气最盛的时候就在慢慢逼近了,天气又热,湿气很容易钻进宝宝体内,把脾胃捆绑起来,导致宝宝的消化能力直接下降。
加上夏天的气血是往四肢体表走的,宝宝脾胃的能量本身就不够用,就容易对吃东西提不起兴趣,没什么胃口,需要妈妈帮助宝宝健脾祛湿才行。
立夏时,夏天容易出现的问题都开始显现,但还没有那么明显,这个时候抓住机会给小朋友稍微清一清,补一补,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这次给小朋友准备的是一个夏日基础方,它的各方面作用都比较均衡,夏天的常见问题都能兼顾到,既能健脾祛湿,还能生津补气。
就像是个学生,各个学科成绩比较平均,不像一个偏科生,语文90,数学只有40,偏的厉害,所以补起来比较平和,宝宝整个夏天都能喝。
夏天本就是一个耗气的季节,容易感到累,山药补气正好可以把耗损的元气补回来,增添身体的动力。
给宝宝祛湿首选白扁豆,化湿而不燥烈,温和也不凉胃。夏天的湿气重是一年四季出了名的,这个时候要想祛湿效果好,用生的白扁豆才好。
芦根和白茅根负责生津润燥,它们都是植物的根茎,补水效果很好,夏天身体流汗损失掉的津液就是靠它们补回来的。
玉竹养阴,相当于去到了源头补水,夏天老是觉得口渴,喝再多水都不解渴,这个时候使用玉竹就很有用。
最后再搭配一点荷叶解暑祛湿,把夏天的烦热,和湿气困身的懒洋洋,一起散去。
这个夏日基础方,吃法很多样,既可以煲排骨汤作为正餐吃,也可以添加绿豆当做孩子两餐间的小甜汤,如果妈妈嫌麻烦,直接煮水也是没有问题的。
玉竹荷叶汤煮出来的汤汁喝起来很清爽,一点也不滋腻,直接煮水,还能闻到淡淡的荷叶清香,好吃还能清补身体,让宝宝活泼泼地度过整个夏天。
夏天是一年的“长”季,立夏开始人与万物一样加速生长,但小朋友在暑热天往往会没有胃口吃饭,还容易掉肉。
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给宝宝小补一下“长力”,才有力量去蓬勃生长。肾主生长发育,补长力,其实就是给宝宝补肾阳。
很多地方都有用核桃壳煮立夏蛋的习俗。我一直以为只是调味……学了中医后,才知道核桃分心木,是一味健脾固肾的中药。
《本草再新》里载:分心木性质平和,健脾固肾,可以固涩肾精,还可以活血、补血。日常煮水、泡水喝都很不错。
作为小补的立夏蛋,只用核桃壳和分心木,借它一点点力,不同于冬日里的温补,会把核桃芝麻吃进去,所以妈妈不用担心宝宝会上火。
除此之外,煮蛋的水里还加了茶叶升清降浊,桂皮和八角温阳,几片生姜来驱寒,很适合夏天外热内寒、有气无力、又没食欲的小朋友。
学小儿推拿,作人生赢家!赶快领取优惠券开始学习吧!

本文收录于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