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地疫情反复,形势严峻,尤其是北京一天之内忽然确诊了12个孩子!让无数的家长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这里说的疫苗,可不仅仅特指新冠疫苗哦,而是泛指所有的疫苗!
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根据现有数据,确实能够有效降低新冠重症概率。
及时接种其他疫苗,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免疫保护,减少就医次数,更能降低其他疾病合并新冠肺炎感染的风险。
减少其他传染病的发病或是重症概率,在疫情期间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柳叶刀》最近发布的一篇研究认为:当新冠遇上流感,患者重症和死亡风险会大幅增加。与仅感染新冠相比,同时感染新冠和流感的患者,需要呼吸机治疗的可能性高出4.14倍,死亡的可能性高2.35倍!
因此,为预防流感+新冠合并感染,专家推荐大家尽量接种流感疫苗,不只是孩子,家长们也一样哦~
如果当地疫情形势并不是太紧张,接种门诊依然正常开放,那么建议按时接种。
因为,确实有部分疫苗存在接种年龄的限制,一旦超过了时间,就无法继续接种了!
我们准备了一张常见疫苗的接种时间限制表,供大家参考
(因各地情况不同,具体细节以说明书和当地接种门诊说明为准)
看到上面说有一些疫苗有接种时间限制,可能很多家长又会开始担心了:“如果因为疫情防控,宝宝错过了打疫苗的时间,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孩子健康?”
这里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大部分的疫苗所提到的推荐接种间隔时间,指的都是最短间隔,比如百白破,推荐时间是1个月,但实际可以间隔1-3个月,接种时间稍微晚一点,影响并不大。
但大家千万不要因此觉得错过了也没事,就不进行补种了,因为规定的剂次没有达到,是会影响保护效果的!
那么因疫情耽误接种的疫苗,应该怎么补种?优先补种哪些?
咱们一起来看看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疾控中心的权威指导 ↓↓↓
1、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这8种需要优先补种;
2、补种剩余的剂次即可,也就说你缺哪针就从哪针开始,不需要从头开始~
3、免费疫苗要补种,自费疫苗也要补种,而且可以同时接种,实在无法同时的情况下优先接种免费疫苗。
但是,限于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确实没有办法都接种的,需要优先考虑哪个呢?
可以预防13种肺炎球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比如: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菌血症等)。
进口疫苗,适用于2月龄-15月龄的健康宝宝,确因特殊原因者,最早可提前至6周龄;
B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会造成肺炎、脑膜炎等其他侵袭性疾病。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婴儿。接种疫苗,是预防绝大多数Hib严重病例的唯一公共卫生措施。
轮状病毒是引起宝宝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的话会出现脱水症状,5岁以下儿童人人都有可能被传染,尤其是2个月-3岁的小宝宝,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和减少重症腹泻发生的最有效途径。
手足口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严重时也会发展成重症,比如脑膜炎、心肌炎等。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的主要病毒,所以接种EV71疫苗,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宝宝,预防重症手足口的发生。
水痘比较常见,而且很容易传染。如果宝宝从没接种过水痘疫苗,只要他在感染的孩子周围待一会儿,就很有可能染上水痘。而且很多地区,在宝宝上幼儿园前,都要检查是否打过水痘疫苗,所以也推荐爸妈们尽量给宝宝接种上。
据世卫组织统计,流感每年可导致20%-30%的儿童发病,全球每年约10亿人感染流感。建议每年接种新的流感疫苗,因为流感疫苗的保护时间在一年左右,且每年所流行的病毒毒株不同。即便接种后得了流感,症状也更轻,更不容易发展为重症。
五联疫苗能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b型流感嗜血杆菌、脊髓灰质炎5种疾病,虽然里面有好几个是免费疫苗里包含的疾病,但是五联疫苗接种次数少,能让宝宝少去几次接种门诊,少挨几针少受罪,推荐大家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五联疫苗最早可以在宝宝2月龄开始接种。家长可以选择在宝宝2、3、4月龄或3、4、5月龄时,进行三剂基础免疫,在18月龄再进行一剂加强免疫。
按照疾控中心的建议,从接种前到接种时,要格外注意以下9点。
1、在疫情流行期间,新生儿的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继续接种,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那么宝宝的乙肝第二针和第三针应尽快接种,以及用于暴露后免疫的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照常接种。其余接种,要根据所在社区的疫情发生情况而定。所以家长们要及时关注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的具体通知,了解接种安排。
2、提前拨打预防接种证上预留的联系电话或使用当地疫苗预约APP、小程序官方指定渠道,进行预约,确定是否疫苗门诊是否能正常开放、是否有疫苗、宝宝的情况是否适合接种。另外,需要主动告知宝宝近期的旅居史。
3、接种当天应测量体温,确认宝宝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烧、有严重湿疹、腹泻等情况,尤其是涉及到疫情的,请不要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另行预约接种时间。
4、接种当天给宝宝穿好宽松且容易穿脱的衣服,家长和宝宝都做好防护,佩戴好口罩。
1. 宝宝及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门诊。
2. 在接种门诊内应与其他宝宝及家长保持适当距离,至少在一米以上。
3. 协助登记台工作人员核对相关信息,如实提供近期旅居史和健康情况。
4. 如果当天气温不高,接种中要尽量避免宝宝着凉,接种完成后尽快为宝宝穿好衣服。
5. 接种后,应在门诊指定区域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
不止一个家长问过,宝宝接种后不舒服了,疫情期间又不想频繁去医院,怎么办呢?
首先,接种完疫苗后,在30分钟的留观期间,宝宝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哭闹、甚至过敏、休克等情况,立即就医!
如果观察期宝宝一切正常,只是一般接种疫苗后1-2天内(麻腮风疫苗可能在1-2周内)出现发烧、皮疹等情况,那么考虑是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
如果宝宝发烧不超过38.5℃,那么可以通过调节室温,让宝宝穿宽松衣物、多休息、多饮水等方式,帮助散热即可。
如果超过38.5℃,则需要配合口服退烧药进行退烧。
正常来说,大多数症状会在3-4天内减轻并消失,如果症状没有消失,还越来越严重,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今天是4·25,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希望咱们今天的科普能够缓解大家关于疫情期间疫苗接种的焦虑。
学小儿推拿,作人生赢家!赶快领取优惠券开始学习吧!

本文收录于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