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铅是一种具有广泛工业用途的发育神经毒物,儿童长期暴露于高铅水平可引起智力下降、行为障碍。
196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美国,正是使用含铅汽油高峰时期,大量铅的排放严重影响了美国人的血铅水平。资料显示,当时普通人群的平均血铅水平(BLL)比现在参考值高出3到5倍,也影响了当时的儿童。
最近,来自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系列横断面血铅水平(BLL)数据显示,今天在世的超过1.7亿美国人曾在儿童早期接触过高铅水平,数百万人接触的铅甚至超过了当前参考水平的5倍以上,这些铅暴露与人口智商水平的损失高度相关。该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1]。
这项调查统计了从1976年~2016年的共计11,616名1~5岁儿童的样本,检测其血铅水平,按年份和出生队列,并计算因铅暴露而损失的智商点。
调查显示,1966年~1970年,平均每人的智商下降了5.9。此外,在1966年~1970年和1971年~1975年的队列中,超过7%(总计近300万儿童)的BLL高于30 µg/dL,这种暴露也给他们带来了平均降低7.4的智商缺陷。
这些几分智商的降低可能看上去并不显著,但对于认知能力稍低于平均水平(智商得分≤85)的人来说,这样的下降足以使其被归类于智力障碍(智商得分≤70)。
现代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铅暴露可能会破坏多个器官系统的健康发育,尤其是大脑、骨骼和心血管系统,影响认知能力、精细运动和情绪调节等多方面,这些缺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还会恶化[2]。

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行为建立在大脑复杂的网络架构之上,依靠突触进行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铅进入人体后,能减少突出的数量和可塑性,影响神经递质、受体和酶的特性。对神经结构,铅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3]。
2020年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4],从童年期开始暴露于铅环境下导致血铅水平较高与中年期智商下降和海马体体积减少相关。血铅水平每升高5μg/L,到了45岁时平均智商会下降2分,大脑皮层面积减少了1.19cm,海马体体积减少了0.1cm3。
根据另一项针对在含铅汽油时代长大儿童的研究[5],儿童时期的铅暴露似乎还能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含铅汽油是指在车用汽油中添加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的汽油。一般的直馏汽油加入0.1%四乙基铅,辛烷值可提高14~17个单位,即提高汽油在汽缸内的抗爆燃烧能力,汽车的发动机运转更安静,动力更强劲。含铅汽油于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在美国广泛使用,很快就在全世界推广开来。
与此同时,铅的大量排放引起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从汽油生产工人到普通人,多次出现含铅汽油造成的危害案例,含铅汽油的安全性遭到媒体和公共卫生科学家的质疑,然而迫于汽车和汽油制造商的压力,含铅汽油一直没被禁止。
直至1996年,美国才以公共卫生为由,正式禁止了含铅汽油的销售,我国也于2000年禁止含铅汽油的生产和销售。至此,这种对人体有着长期伤害的燃料终于退出了市场。
根据血铅水平可以了解体内的含铅量。2006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指出,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100~199mg/L,诊断为高铅血症,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200mg/L,为铅中毒。
2012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根据NHANES的普查数据引入了儿童血铅参考值,即5μg/dL,2021年又将幼儿(1~5岁)血铅参考值从5μg/dL下调至3.5μg/dL,这一标准意味着对儿童血铅的要求更高。
之所以如此严格要求儿童血铅含量,是因为铅确实能对儿童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一旦出现铅暴露,不论浓度多少,都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危害。儿童若与成人处于同一铅暴露环境,儿童吸入的铅浓度远高于成人。
不仅如此,儿童相对来说更难排除摄入体内的铅,从而导致体内铅含量蓄积,达到中毒浓度。并且,儿童骨骼中蓄积的铅容易向血液和软组织中流动,使儿童内源性铅暴露增高。
2007年~2011年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铅中毒总平均值为12.29%,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其中血铅水平最高值为湖南126.34μg/dL,最低值为北京3.33μg/dL。虽然整体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仍不能忽视铅带来的潜在危害,这种危害影响的可能是一代人。
学小儿推拿,作人生赢家!赶快领取优惠券开始学习吧!

本文收录于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