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无法根治,可以控制症状,但经常在网上、微信上看到号称“永不再犯的治鼻炎偏方”,所见流传甚广的一个偏方:“维生系C片+红霉素肠溶片+甲硝唑片+地塞米松片+氯苯那敏片,早晚各一次,连服3天就能根治鼻炎“。
其实这些偏方都不靠谱。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些所谓“根治”的药方经不起推敲。
①红霉素和甲硝唑属于抗生素,过敏性鼻炎属于非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且滥用抗生素还会产生耐药;
②地塞米松属于激素,过敏性鼻炎属于慢性炎症,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但仅限于鼻腔局部使用的鼻喷雾激素,剂量比口服的剂量小得多,常规不推荐使用口服或注射这样的全身给药方式治疗过敏性鼻炎。滥用口服激素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等全身副作用,危害更大;
③氯苯那敏虽是抗过敏药,但不推荐使用这类嗜睡副作用大的药,尤其是儿童。
很多家长都不敢给孩子用激素,谈激素色变,有些家长宁愿相信虚假宣传的所谓不含激素的“祖传秘方”,都不愿正规使用激素鼻喷剂,岂不知很多“秘方”偷偷加了激素,剂量不可控,危害更大。
激素鼻喷剂不只是我国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在国外也是首选的一线药物。它的副作用十分轻微,主要局限在口鼻周围,鼻出血、鼻干、嗅觉异常为激素鼻喷剂的常见副作用,停药后会恢复正常,而家长们担心的长胖影响生长发育等全身副作用并不常见。
有的家长给孩子在国外淘来了滴鼻剂,但却发现越滴鼻塞越严重,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减充血剂萘甲唑啉,含有这种成分的药是不能长期用的。
甲唑啉是减充血剂,通过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缓解鼻塞,它短期使用效果立竿见影,但连续使用超过7天就可能使症状反弹,还存在发生药物性鼻炎的风险,导致鼻腔干燥、鼻黏膜萎缩,造成永久伤害。我们熟知的老药鼻眼净、滴鼻净的有效成分就是萘甲唑啉。
不能长期使用的另一类减充血剂是麻黄碱,呋麻滴鼻剂里的有效成分就是它,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导致血管失去弹性而萎缩,一些家长认为相对安全的中药滴鼻剂里其实也含有麻黄碱。
由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大家对鼻塞、打喷嚏、 流鼻涕的症状又习以为常,有的家长以为过敏性鼻炎除了有点难受,不会有大问题,就不去管它了。
孩子一旦确诊患有过敏性鼻炎,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如果早期忽视了治疗,将来有可能诱发多种难缠的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
学小儿推拿,作人生赢家!赶快领取优惠券开始学习吧!

本文收录于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