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如何解释孩子的“积食”表现?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2-02-25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自从不相信了积食,孩子就再也没积食过。

 
 
所谓“积食”是中医里的概念。
 
随着医学的进步,其中的很多现象也不难用现代医学中的生理、解剖、微生物等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其实与吃多吃少或消化快慢没有确切联系。
 
今天咱们就聊聊现代医学是如何看待和解释种种“积食”表现的。
 

 

口臭

 

大部分口腔异味与口腔局部因素有关,而不代表消化系统的整体问题。
 
口腔内的细菌分解了唾液、食物残渣、鼻涕中含有的蛋白质,会产生的硫化物(例如硫化氢、甲硫醇等),产生了“口臭”现象。
 
早晨刚起床、长时间说话、很久没有喝水吃东西的时候,唾液的冲刷作用减弱,会显得更加明显。有牙周炎、龋齿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口腔异味。
 
无需因为口臭而刻意清淡饮食,而是需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

 

舌苔白厚

 

舌苔是由脱落坏死的上皮细胞、微生物菌群、食物残渣混合粘附在舌头上形成的。
 
舌苔的薄厚和颜色更多与食物的种类、细胞坏死脱落的速度、口腔卫生状况有关,而不是一个现代医学中有确切意义的体征。它与消化道的功能强弱没有直接关系。
 
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平时多饮水即可,也可以用清洁柔软的牙刷或纱布轻柔擦拭。

 

肚子胀

 

孩子的腹部脏器如肝脏、肾脏等所占体重的比例比成人要高。把这些重要脏器“塞进腹部”,自然就会比较拥挤,导致肚子看上去鼓鼓的。
 
这种现象在1-2岁左右尤其明显。再加上孩子腰部的脊柱弯曲度特点,因此会显得肚子比较大,餐后尤其明显。这其实是正常现象。
 

发烧

 

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才是孩子发热的最主要病因。有时孩子在病毒感染的初期暂时并不伴有流鼻涕、咳嗽、打喷嚏或拉肚子等表现,但食欲会下降。
 
随着体温的恢复(疾病自愈了),胃口也自然会好转。但这其实和食量以及食物种类没有关系。吃肉不会引起发烧,什么肉都不会。

 

 

手脚心热

 

孩子的手心、脚心有时候摸上去热乎乎的。这时候如果孩子的额头摸上去不热,也没有其他发热的表现,那么无需担心孩子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在一天中有正常的波动,外周血液循环也有时旺盛而有时低迷,因此手心脚心的温度与身体内核温度之间的温差时高时低,这是正常现象。

 

孩子突然不爱吃饭

 

3-4月龄的宝宝突然变得“不爱喝奶”,其实是因为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而对周围的视觉听觉信号更加敏感,因此不会像1-2月龄的宝宝一样只管埋头专心吃奶,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厌奶期。
 
1-1.5岁左右的孩子因为自主意识的增强,也对食物有了自己的偏好,因此吃饭时也很难乖乖地吃完一餐,或者稍微吃一点就不吃了。
 
家长无需担心“积食”,而不妨尽量引导孩子自主进食、避免强迫进食带来的心理抵触。

 

大便干燥

 

便秘是儿童期很常见的现象,很多孩子在添加辅食之后的排便性状和频率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让家长担心“是不是最近吃多了”。
 
通常不推荐通过暂停辅食或减少某些特定食物的摄入来缓解便秘,而应该增加饮食中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西兰花、青豆、西梅、苹果、梨等,必要时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口服软便剂等干预。
 

趴着睡觉、睡不踏实

 

很多孩子在学会自主翻身以后都喜欢趴着睡觉。类似的体位可能有助于宝宝自我安抚,跟吃多吃少没啥关系,也不会让心脏受到压迫。
 
宝宝入睡后身体扭来扭曲,可能和入睡不够深、自主接觉困难有关系。

 

鼻梁青筋

 

这其实是孩子的静脉。和我们在手背、颈部看到的静脉没什么区别。因为孩子面部皮肤较薄,所以看上去比较明显。随着孩子年龄增大、皮肤增厚,通常就会消失了。
 
积食就像一口锅,孩子一些正常但家长不理解的表现都被放到了这口锅里,承载了家长们不必要的焦虑。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让大家用现代科学的认知打破这个锅,让你和家人放下焦虑,轻松前行。
 

参考文献:

[1]UpToDate:哮喘和变态反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变应原回避。

[2]尘螨的生物学特性与除螨措施及其效果 [J]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55 (07): 720-725.

 

本文首发: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本文作者:卓正儿科 高峥

责任编辑:CiCi
 
推荐阅读
“揭黑”医生张煜道歉了
为什么总有孩子得白血病?这样的家庭患病几率陡增!
小宝宝长的「痘」,原来并不是痤疮
同学宝宝发热感冒,问我可不可以这样治疗?

学小儿推拿,作人生赢家!赶快领取优惠券开始学习吧!

ion>
 
本文收录于合集:
返回列表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