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笔记)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10-09

  第十四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笔记)

  细目一 概述

  1.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1)化痰药主治病证:痰证。

  A 痰阻于肺之咳喘痰多;

  B 痰蒙心窍之昏厥、癲痫;

  C 痰蒙清阳之眩晕;

  D 痰扰心神之睡眠不安;

  E 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

  F 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G 痰火(气)互结之瘰疬、瘿瘤;

  H 痰凝肌肉、流注骨节之阴疽流注。

  (2)止咳平喘药主治病证:外感、内伤所致各种咳嗽和喘息。

  2.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配伍方法

  常配健脾燥湿药以标本兼顾,常配理气药以加强化痰之功。

  3.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痰中带血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细目二 温化寒痰药

  1. 半夏(1402-199)

  功效:

  A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B 外用消肿止痛。

  特点:

  A 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B 止呕要药。

  应用:

  (1)湿痰,寒痰证。

  (2)呕吐。

  (3)心下痞,胸痹,梅核气。

  (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物同用。

  趣记:

  半夏降止,燥化双消。

  对应功效: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生半夏对比:

  A 清半夏:辛温燥烈之性较缓,长于燥湿化痰。

  B 法半夏:温性较弱,功能燥湿化痰。

  C 姜半夏:温中化痰,长于降逆止呕。

  D 竹沥半夏:药性变凉,功能清化热痰。

  E 半夏曲:燥湿健脾,化痰消食止泻。

  F 生半夏:毒性较大,偏于解毒散结。

  2. 天南星(1402-200)

  功效:

  A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B 外用散结消肿。

  应用:

  (1)顽疲咳嗽,湿痰寒痰证。

  (2)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3)痈疽肿痛,痰核瘰疬。

  (4)蛇虫咬伤。

  记忆技巧:天上风大。

  趣记::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南星外用,散结消肿。

  对应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散结消肿。

  半夏、天南星对比:

  (1)共同点:辛温有毒,燥湿化痰、温化寒痰。

  (2)不同点:

  A 半夏:善治脏腑湿痰,并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B 天南星:善治经络之风痰,并能祛风止痉。

  3. 芥子(1402-201)

  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

  (1)寒痰喘咳,悬饮。

  (2)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3)寒凝痰滞之阴疸肿毒。

  使用注意:

  A 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忌用;

  B 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皮肤过敏忌用。

  趣记:

  芥子闻飞毯,立即上街铜锣通。

  对应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4. 旋覆花(1402-202)

  功效: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应用:

  (1)咳嗽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2)噫气,呕吐。

  用法:包煎。

  趣记:

  行水止呕旋覆花,还能降气把痰化。

  对应功效:行水止呕,降气消痰。

  5. 白前(1402-203)

  功效:降气,祛痰,止咳。

  配伍意义:

  (1)半夏、生姜:适用于痰饮呕吐。联系小半夏汤。

  (2)旋覆花、赭石:适用于肺气上逆喘息及胃气上逆之呕吐、噫气、呃逆等。联系旋覆代赭汤。

  细目三 清化热痰药

  1. 川贝母(1403-204)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特点:尤宜用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

  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2)瘰疬,乳痈,肺痈,疮痈。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物同用。

  2. 浙贝母(1403-205)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

  特点:治疗肺热咳嗽之常用药。

  应用:

  (1)风热、痰热咳嗽。

  (2)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

  使用注意:同川贝母。

  川贝母、浙贝母对比:

  (1)共同点:清热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2)不同点:

  A 川贝母:微寒,味甘质润,长于润肺。

  B 浙贝母:苦寒,性偏于泄,清热散结之功更胜。

  趣记:

  川浙消散清化止,川润浙解挨个儿使。

  对应功效:

  川贝母:散结消痈,清热化痰止咳,润肺。

  浙贝母:散结消痈,清热化痰止咳,解毒。

  3. 瓜蒌(1403-206)

  功效: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特点:可用治肺痈,肠痈,乳痈。

  应用:

  (1)痰热咳嗽。

  (2;胸痹、结胸。

  (3)肺痈,肠痈,乳痈。

  (4)肠燥便秘。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物同用。

  趣记:

  瓜蒌润滑其性寒,宽胸散结清热痰。

  对应功效:润燥滑肠,宽胸散结,清热涤痰。

  瓜蒌皮、瓜蒌仁对比:

  (1)共同点: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2)不同点:

  A 瓜蒌皮:长于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

  B 瓜蒌仁:长于润肺化痰,润肠通便。

  4. 竹茹(1403-207)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应用:

  (1)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

  (2)胃热呕吐,妊娠恶阻。

  趣记:

  竹茹微寒,清热化痰,

  既可止呕,又能除烦。

  对应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5. 竹沥(1403-208)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应用: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用法:冲服。

  趣记:

  定惊利窍,竹沥甘寒,

  不但清热,还能豁痰。

  对应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6. 天竺黄(1403-209)

  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趣记:

  凉心定惊,竺黄甘寒,

  不但清热,还能豁痰。

  对应功效: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7. 前胡(1403-210)

  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趣记:

  前胡气化散热。

  对应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8. 桔梗(1403-211)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特点:咳嗽无论属寒、属热,有痰、无痰均可应用。

  应用:

  (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2)咽喉肿痛,音哑失音。

  (3)肺痈吐脓。

  使用注意:

  A 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暈、阴虚火旺咯血等不宜用。

  B 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趣记:

  咽痰脓肺用桔梗。

  对应功效:利咽,祛痰,排脓,宣肺。

  9. 海藻(1403-212)

  功效: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使用注意:不宜与甘草同用。

  10. 昆布(1403-213)

  功效: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11. 海蛤壳(1403-214)

  功效:

  A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B 外用收湿敛疮。

  海藻、昆布、海蛤壳共同点:消痰软坚散结。

  趣记:

  海藻昆布海蛤壳,软坚散结把痰消;

  利水消肿前两个,制酸止痛海蛤壳。

  对应功效:

  海藻: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昆布: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海蛤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外用收湿敛疮。

  配伍意义:

  桔梗、甘草:适用于肺失宣降,咳嗽有痰,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胁满痛。

  细目四 止咳平喘药

  1. 苦杏仁(1404-215)

  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特点:治咳喘要药。

  应用:

  (1)咳嗽气喘。

  (2)肠燥便秘。

  使用注意:有小毒。

  苦杏仁、桃仁对比:

  (1)共同点: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2)不同点:

  A 苦杏仁:止咳平喘和润肠通便作用均较强。

  B 桃仁:活血化瘀功效较强。

  2. 紫苏子(1404-216)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应用:

  (1)咳喘痰多。

  (2)肠燥便秘。

  苦杏仁、紫苏子对比:

  (1)共同点: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2)不同点:

  A 苦杏仁:长于宣肺。

  B 紫苏子:长于降气,兼能化痰。

  趣记:

  苦杏苏子气咳喘,润肠通便都能干;

  唯有苏子能化痰。

  对应功效:

  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子: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化痰。

  3. 百部(1404-217)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

  特点:功专润肺止咳。

  应用:

  (1)新久咳嗽,顿咳,肺痨咳嗽。

  (2)蛲虫,阴痒,头虱及疥癣。

  4. 紫菀(1404-218)

  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应用:咳嗽痰多。

  5. 款冬花(1404-219)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应用:咳嗽气喘。

  百部、紫菀、款冬花共同点:润肺下气止咳。

  趣记:

  百部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百部杀;

  紫菀有子后说止,冬花有花后说化。

  对应功效: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

  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6. 葶苈子(1404-220)

  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应用:

  (1)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

  (2)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7. 桑白皮(1404-221)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肺热咳喘。

  (2)水肿。

  葶苈子、桑白皮对比:

  (1)共同点:功效相同。

  (2)不同点:

  A 葶苈子:力峻,重在泻肺中水气、痰涎,尤宜用于邪盛喘满不得卧。

  B 桑白皮:甘寒,药性较缓,长于清肺热,降肺火。

  趣记:

  葶苈子峻桑白缓,利水消肿平肺喘。

  对应功效:

  葶苈子:行水消肿,泻肺平喘。

  桑白皮:利水消肿,泻肺平喘。

  8. 枇杷叶(1404-222)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应用:

  (1)肺热咳嗽,气逆喘急。

  (2)胃热呕吐,哕逆,烦热口渴。

  9. 白果(1404-223)

  功效: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应用:

  (1)哮喘痰嗽。

  (2)带下,白浊,尿频遗尿。

  使用注意:有毒。

  趣记:

  白果有毒,敛定止缩。

  对应功效: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本文摘自程明帅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技术引领者!


推荐阅读:

(1)临床研修班——高薪工作机会,终身免费复训!

(2)精品提升班——直播教学,线下跟诊,临床实践,终身指导!

(3)线上提升班——直播教学,终身指导,门诊直播,如临现场!

(4)网络班精品课——超3000人已学!!!

(5)专项技能培训——鼻炎、近视、腺样体肥大,各类技术,不断更新!


服务事迹:

(1)病情千变万化,治疗方案不断更新,点这里看“经典病案分享”!

(2)学员虚心向老师请教,同学之间积极互动,点这里看“学员讨论精华”!

(3)老师诲人不倦,学员造福一方,点这里看“优秀学员门店”!

(4)老师亲自指导学员练习

(5)老师一对一指导学员练习

(6)老师严格督教,学员勤奋练习

(7)理论结合实践,边练手法边讨论病情

(8)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之间相互提问

(9)线上提升班师生互动——扁桃体炎和扁桃体化脓

(10)线上提升班师生互动——阴中求阳

(11)呕吐的宝宝喝口水都吐——推拿治疗现场

(12)门诊现场火爆:边玩边等边推拿


程明帅小儿推拿特色:

(1)程老师独创特殊触诊法,一双手三秒钟诊断病情!!!

(2)程老师独创特效手法:高热、咳痰、鼻炎……一招搞定

(3)程老师独创特效对穴——急难重症,一一对应

(4)程老师独创上合穴——慢病杂症彻底根治

(5)专项培训: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

(6)专项培训:近视、远视、弱视等视力养护

(7)专项培训:膏药贴敷

(8)专项培训:药食同源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程明帅小儿推拿”

电话/微信:13503132040,15832319963

关注公众号“程明帅小儿推拿”,学“小儿推拿”,做“人生赢家”!


返回列表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