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笔记)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08-26

  第九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笔记)

  细目一 精

  1. 人体之精的概念

  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注意与古代哲学中精的概念区分。

  2. 人体之精的生成

  与全身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和旺盛,尤其是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肾所藏精的充盛以及气血的充盈直接相关。

  人之生命始于精气之聚合,而终于精气之散失,说明了生命过程的物质性。

  3. 人体之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

  (2)濡养作用。

  (3)化血作用。

  (4)化气作用。

  (5)化神作用。

  4. 人体之精的分类

  A 按生成来源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B 按作用不同分为生殖之精与脏腑之精。

  脏腑之精:脏腑所藏的具有濡养、滋润本脏腑及其所属的形体、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各脏腑之精都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融合而成,其中肾精主要由先天之精构成,而肝、心、脾、肺四脏之精主要由后天之精构成。

  细目二 气

  1. 人体之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注意与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区分。

  精与气的区别: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气是由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精为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动力。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

  2. 人体之气的生成

  (1)人体之气的生成之源:

  A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

  B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C 自然界的清气。

  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并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2)与气生成的相关脏腑:

  A 肾为生气之根。

  B 脾胃为生气之源。

  C 肺为生气之主。

  3. 人体之气的功能

  (1)推动与调控作用:

  1)推动作用:气中属阳部分(阳气)的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

  A 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

  B 激发和促进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

  C 激发和促进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

  D 激发和兴奋精神活动。

  2)调控作用:气中属阴部分(阴气〉的减缓、抑制、宁静等作用。

  A 抑制和减缓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

  B 抑制和宁静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

  C 抑制和减缓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

  D 抑制和宁静精神活动。

  若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气相对亢盛,可见遗精、多汗、出血、烦躁、失眠等症。若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过盛,可见精瘀、血瘀、痰饮、精神委顿等病症。

  (2)温煦与凉润作用:

  1)温煦作用:气中属阳部分(阳气)的促进产热,消除寒冷,使人体温暖的作用。

  A 温煦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B 温煦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助其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C 温煦精血津液,助其正常施泄、循行、输布,即所谓“得温而行,得寒而凝”。

  2)凉润作用:气中属阴部分(阴气)的抑制产热,消除热量,使人体寒凉的作用。

  A 凉润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B 凉润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防其生理机能过亢。

  C 凉润精血津液,防其过度代谢和运行失常。

  阳气不足,温煦作用减退,产热过少,可见畏寒肢冷,脏腑生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虚寒性病变。阴气不足,凉润作用减退,产热相对增多,可出现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脉细数等脏腑机能虚性亢奋、精血津液代谢加快的虚热性病变。

  (3)防御作用: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固摄作用:气对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则有可能导致体内液态物质的大量丢失。例如,气不摄血引起各种出血症;气不摄津引起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流涎、呕吐清水、泄泻滑脱等症;气不固精可以引起遗精、滑精、早泄等病症。

  (5)中介作用: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

  4. 人体之气的分类

  (1)人身之气:

  A 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

  B 从生成来源而言,先天之精化生为元气,水谷之精化生为谷气;

  C 从分布部位而言,行于脉中为营气,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2)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 来源:由肾精化生,根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

  2) 运行:通过三焦流行于全身。《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3) 生理功能:

  A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此为核心作用);

  B 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元气含有元阴、元阳,为一身阴阳之根,脏腑阴阳之本。元气根于命门,故《景岳全书·传忠录下》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3)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注意:直接关系到一身之气盛衰的是宗气,而非元气,因元气后天无法补充。

  1)来源:

  A 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B 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

  2)运行:

  A 上出息道(呼吸道);

  B 贯注心脉;

  C 沿三焦下行。

  3)生理功能:

  A 走息道以行呼吸;

  B 贯心脉以行血气;

  C 下畜丹田以资先天。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临床上常以“虚里”处(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的搏动情况和脉象变化来测知宗气的盛衰。

  (4)营气: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1)来源与运行:由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化生,并进入脉中运行全身。《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2)生理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5)卫气:运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1)来源与运行:由水谷精微中的僳悍滑利部分化生。在脉外运行。《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慄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2)生理功能:

  A 防御外邪。

  B 温养全身。

  C 调控腠理。

  《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幵合者也。”又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5. 人体之气的气化

  (1)气机:气的运动。

  (2)气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3)气化: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细目三 血

  1. 血的基本概念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2. 血的生成

  (1)血液生化之源:

  A 水谷之精化血。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另还需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灵枢·决气》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B 肾精化血。

  (2)与血生成相关的脏腑:

  A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B 心肺对血液的生成起重要作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血液

  C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3. 血的运行

  (1)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A 气的推动与宁静作用的协调、温煦与凉润作用的平衡。

  B 气的固摄作用的发挥。

  C 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

  D 血液的清浊及黏稠状态。

  E 血液的或寒或热。

  F 阳邪侵入易致血液妄行;阴邪侵袭可致血行缓慢,甚至出现瘀血。

  (2)影响血液运行的相关脏腑:心、肝、脾、肺。

  (3)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

  A 心阳的推动和温煦;

  B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

  C 肝气的疏泄。

  (4)控制和固摄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

  A 心阴的宁静与凉润;

  B 脾气的统摄;

  C 肝气的藏血。

  4. 血的功能

  (1)濡养作用:《素问·五藏生成》提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血液亦是化生经水、乳汁,养育胎儿,哺育婴儿的物质基础。

  (2)化神作用: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细目四 津液

  1. 津液的基本概念

  (1)津: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2)液: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灵枢·决气》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2.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1)津液的生成: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小肠、大肠等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

  (2)津液的输布:

  A 肺气宣降以行水。

  B 脾气转输布散津液。

  C 肾气蒸腾气化水液。

  D 肝气疏泄促水行。

  E 三焦决渎利水道。

  (3)津液的排泄:主要与肺、脾、肾的生理机能有关,尤以肾最为重要。

  3. 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

  (2)充养血脉。

  细目五 神

  1. 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注意与古代哲学中神的概念区分。

  2. 人体之神的生成

  (1)精、气、血、津、液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尤以血最为关键。

  (2)心是接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事物和刺激而作出应答,产生精神活动的脏腑,故《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3. 人体之神的分类

  (1)五神:魂、神、意、魄、志。魄是与生俱来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魂是人的意识活动;意、志是人类特有的理智、理性等精神活动。心神统率魂、魄、意、志渚神,是精神活动的主宰,故张介宾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

  (2)情志:包括七情、五志。情志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形式,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

  A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B 五志:怒、喜、思、悲、恐。

  (3)思维:《内经》把思维活动概括为意、志、思、虑、智。《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A 意:外界事物的信息通过耳目等感官入心,心接受外界事物信息进行思维活动;通过心的忆念活动形成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B 志:将忆念保存下来,即通过记忆来累计事物表象认识,形成志向;

  C 思:在志的基础上酝酿思索,反复分析、比较事物的过程;

  D 虑: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由近而远地估计未来的思维过程;

  E 智:在上述基础上,准确处理事物,支配行为对事物作出适当反应的措施。

  4. 人体之神的作用

  (1)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

  (2)调节脏腑的生理机能。

  (3)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细目六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 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

  A 气能生血: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是血液生成的动力;营气是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之一。

  B 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和调控,以及肝气的疏泄调畅。

  C 气能摄血:主要体现于脾气统血的生理作用。

  (2)血为气之母:

  A 血能养气。

  B 血能载气。

  2. 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脾胃之气在津液生成的气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气能行津:津液由脾胃化生之后,经过脾、肺、肾及三焦之气的有序的升降出入运动,输布到全身各处,以发挥其生理作用。

  (3)气能摄津。

  (4)津能生气。

  (5)津能载气。

  3.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血同源: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

  (2)津血同源:《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论。

  4.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1)气能化精、摄精。

  (2)精能化气:精为气化生的本原。

  (3)精与气化神:精盈则神明,精亏则神疲,故《内经》倡导“积精全神”以养生;气充则神明,气虚则神衰,故称气为“神之母”。

  (4)神驭精气:形是神之宅,神乃形之主。


本文摘自程明帅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技术引领者!


推荐阅读:

(1)临床研修班——高薪工作机会,终身免费复训!

(2)精品提升班——直播教学,线下跟诊,临床实践,终身指导!

(3)线上提升班——直播教学,终身指导,门诊直播,如临现场!

(4)网络班精品课——超3000人已学!!!

(5)专项技能培训——鼻炎、近视、腺样体肥大,各类技术,不断更新!


服务事迹:

(1)病情千变万化,治疗方案不断更新,点这里看“经典病案分享”!

(2)学员虚心向老师请教,同学之间积极互动,点这里看“学员讨论精华”!

(3)老师诲人不倦,学员造福一方,点这里看“优秀学员门店”!

(4)老师亲自指导学员练习

(5)老师一对一指导学员练习

(6)老师严格督教,学员勤奋练习

(7)理论结合实践,边练手法边讨论病情

(8)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之间相互提问

(9)线上提升班师生互动——扁桃体炎和扁桃体化脓

(10)线上提升班师生互动——阴中求阳

(11)呕吐的宝宝喝口水都吐——推拿治疗现场

(12)门诊现场火爆:边玩边等边推拿


程明帅小儿推拿特色:

(1)程老师独创特殊触诊法,一双手三秒钟诊断病情!!!

(2)程老师独创特效手法:高热、咳痰、鼻炎……一招搞定

(3)程老师独创特效对穴——急难重症,一一对应

(4)程老师独创上合穴——慢病杂症彻底根治

(5)专项培训: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

(6)专项培训:近视、远视、弱视等视力养护

(7)专项培训:膏药贴敷

(8)专项培训:药食同源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程明帅小儿推拿”

电话/微信:13503132040,15832319963

关注公众号“程明帅小儿推拿”,学“小儿推拿”,做“人生赢家”!


返回列表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