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六腑(笔记)
细目一 六腑的生理功
六腑共同生理特点: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即“六腑以通为用”。
1. 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因胆汁清静,称为“精汁”,故《灵枢·本输》称胆为“中精之腑”,亦有医家将其称为“中清之腑”。
(2)主决断: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2. 胃的生理功能与生理特性
(1)生理机能:
A 主受纳水谷: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B 主腐熟水谷:“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五脏之本”。
(2)生理特性:
A 胃气下降: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
B 喜润恶燥。
3. 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主泌别清浊。
(3)小肠主液:《类经·藏象类》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临床上,以“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治疗泄泻,就是“小肠主液”理论的具体应用。
4. 大肠的生理功能
(1)主传化糟粕:《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2)大肠主津。记忆技巧:联想大长今。
大肠上口在阑门与小肠相接。
5. 膀胱的生理功能
(1)汇聚水液:“津液之府”,《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2)贮存和排泄尿液:全赖肾的气化功能。《素问·宣明五气》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6. 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1)六腑三焦的主要生理机能:疏通水道,运行津液。《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
(2)部位三焦的总体生理机能:
A 通行诸气,是一身之气上下运行的通道;
B 运行津液,是全身津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难经·三十八难》指出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 津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状态,称作“三焦气化”。张介宾等医家将部位三焦称之为“孤府”。
上中下三焦的生理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3)辨证三焦: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
细目二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即是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主要根据是:
A 经脉属络。
B 生理配合。
C 病理相关。
1. 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经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熏于心。
2. 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气的下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亦有利于肺气的下降。在治疗中,常通过通腑泻热治疗肺热咳喘,亦常采用宣降肺气治疗大肠腑气不通。
3. 脾与胃的关系
(1)纳运相成:在病理上,胃之受纳失常则脾之运化不利,脾失健运则胃纳失常,出现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等,称为“脾胃不和”。
(2)升降相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3)燥湿相济:脾为阴脏,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腑,喜润而恶燥。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
脾胃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
4. 肝与胆的关系
(1)同司疏泄。
(2)共主勇怯。
5. 肾与膀胱的关系
肾与膀胱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尿液的生成、贮存与排泄。
本文摘自程明帅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技术引领者!
推荐阅读:
服务事迹:
(1)病情千变万化,治疗方案不断更新,点这里看“经典病案分享”!
(2)学员虚心向老师请教,同学之间积极互动,点这里看“学员讨论精华”!
(3)老师诲人不倦,学员造福一方,点这里看“优秀学员门店”!
(4)老师亲自指导学员练习
(5)老师一对一指导学员练习
(10)线上提升班师生互动——阴中求阳
(12)门诊现场火爆:边玩边等边推拿
程明帅小儿推拿特色: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程明帅小儿推拿”
电话/微信:13503132040,15832319963
关注公众号“程明帅小儿推拿”,学“小儿推拿”,做“人生赢家”!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
冀ICP备2021026746号-1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