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胸腹部穴位(第三章 常用穴位)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08-21
1、天突、俞府、膻中
部位:天突——胸骨上凹陷中
俞府——锁骨与第一肋间隙之间,前正中线旁开2寸
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操作:震颤法。食指点天突、拇食二指点两侧俞府,时间3~5分钟,然后用掌根由膻中向
下推摩50次
功效:宽胸顺气,降痰定喘
主治:一切呼吸系统疾病,喘、哮、痰、气管炎等
临床:天突配内关顺揉100次,治疗哮喘
2、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
部位:彧中——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两寸
神藏——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两寸
灵墟——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两寸
神封——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两寸
步廊——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两寸
功效:宽胸顺气、降逆定喘
临床:挑刺俞府至布廊六穴,配火罐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佳
3、中脘
部位: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四寸
操作:揉、推
功效:推法:由喉间推至中脘下——降逆
由中脘推至喉间——催吐
揉法:顺揉中脘——消食导滞
逆揉中脘——健脾和胃
4、神阙
部位:肚脐正中
操作:按揉
功效:顺揉为泻,逆揉为补
主治:泻法用于便秘、湿热泻痢、食积等
补法用于一切虚寒性泻痢
临床:另外可用于小儿黄疸、小儿脐风
脐风用灸法
黄疸:以荞麦面作饼,上面略凹陷,施艾灸法。
5、气海
部位: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操作:震颤法,3~5分钟
功效:升阳散寒
主治:痰结及夜间遗尿
6、关元
部位:脐下3寸
操作:颤法、3~5分钟
功效:培元固本、温肾壮阳
主治:先天不足、善惊易恐、遗尿等
本文收录于合集:张寄岗推拿-儿科按摩教材
返回列表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