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腰背部及下肢部穴位(第三章 常用穴位)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08-21
1、肺俞
部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揉、颤
功效:通宣理肺、止咳化痰、顺气定喘
主治:一切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1)外揉为泻、清肺;内揉为补、补肺益气
(2)刺拔罐、治疗肺炎效佳;亦可治疗痰闭所致急惊厥,效佳
2、命门
部位:2、3腰椎棘突间
操作:搓
功效:温补肾阳、培元固本
主治:先天不足、下寒腹痛、遗尿等
3、龟尾及七节骨
部位:尾骨尽头至第四腰椎成一直线
操作:推、捏脊
功效:调理胃肠上推上捏为补,下推下捏为泻
主治:补法用于虚寒泻痢等;泻法用于便秘、湿热泻痢等
4、长强
部位:尾骨尽头于肛门之间
操作:揉、颤或点刺
功效:调理胃肠
主治:痔疮、脱肛、久泻(多用)点刺长强治泄泻效佳,如点刺后仍泄泻,则为生理性泄泻
临床:点刺长强其上下左右,如梅花状,主治癫痫
5、涌泉
部位:脚底人字形纹缝顶点
左脚:左揉止吐、右揉止泻----男孩
左揉止泻、右揉止吐----女孩
搓法能引热下行
临床:口疮---吴茱萸研末、醋调敷于双脚涌泉穴,效佳.如吴茱萸加醋敷于男左脚、女右脚
治久泻不止效佳.
本文收录于合集:张寄岗推拿-儿科按摩教材
返回列表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