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1、脾阳虚
过食生冷,久泻久痢,攻下峻猛药等。
2、脾肾阳虚
脾虚及肾或肾虚及脾。
3、肝肾阴虚
热病之后,久泻久痢之后。
二、分型与治疗
1、脾阳虚
症状: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萎黄,不思乳食,大便稀薄,四肢欠温,抽搐无力,时作
时止,苔白,舌淡,脉沉弱。
治则: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佐以平肝熄风。
处方:清天河,分阳,补肾阳,清补脾,平肝,三关六腑平衡,顺运内八卦,一窝风,外劳
宫,运土入水,小天心,神门,正捏脊,清补大肠。
2、脾肾阳虚
症状:精神萎靡,面色恍白,额汗涔涔,四肢冰冷,嗜睡昏沉,手足蠕动,大便澄清,苔薄
白,舌质淡,脉沉微。
治则:温补脾肾,回阳逐寒
处方:清天河,分阳,补肾阳,关三腑一或补三关,补脾,平肝,顺运内八卦,运土入水,
二马,关元,命门,清补肺,足三里,涌泉,百会,正捏脊,神阙,小天心,神门。
3、肝肾阴虚
症状:虚烦,疲惫,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肢体拘挛或强直,时或抽搐,大便干结,舌光无
苔,舌质红,脉细数。
治则:育阴潜阳,柔肝熄风
处方:取天河,分阴,补肾阴,平肝,清补心,运水入土,清脾,清胃,小天心,神门,倒
捏脊,搓擦百会,逆运内八卦,清大肠。
此外,可配合搓风,风位于人体发际,两肩,背部,骶尾部及四肢外侧,用手蘸蛋青搓
之,手下有刺感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