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指体温升高,也包括体温不高,自觉发热,或触摸发热的症状,可见于感冒、阴虚,气
虚、食积、惊吓等原因。
一、病因病机
1、外感风寒、风热之邪
风寒或风热之邪,郁遏卫阳,郁而发热。
2、阴虚
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
3、气虚
阴盛于内,阳浮于外。
4、食滞
食滞于中,郁而化热。
5、惊吓
“惊恐伤肾”,气乱而发热。
二、分型与治疗
1、外感发热
(1)风寒证
症状:发热,恶寒重,无汗,鼻塞,咳嗽,脉浮紧
治则:解表散寒退热
处方:清天河,分阳,补肾阳,关三腑一,一窝风,平肝,清心,清肺,顺运内八卦,两
扇门,外劳宫,太阴或太阳
(2)风热证
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无汗,伴流浊涕,鼻塞,咳嗽,脉浮数
治则:解表祛风清热
处方:取天河,分阴,补肾阴,腑三关一,逆运内八卦,平肝,清肺,一窝风,两扇门,
清心,内劳宫
2、阴虚发热
症状:午后或入夜低热,伴有颧红、盗汗,口干,五心烦热,便秘,舌红,苔少而干,脉细
数
治则:滋阴降火清热
处方:取天河,分阴,补肾阴,关一腑三,逆运内八卦,揉总筋,平肝,清肺,清心,运水
入土,搓擦百会,倒捏脊
3、气虚发热
症状:早上或上午发热,伴有气短,懒言,疲乏无力,饮食欠佳,甚者可致畏寒肢冷,小便
清长,大便溏结不调
治则:益气、健脾、退热
处方:清天河,分阳,补肾阳,补脾,关三腑一,顺运内八卦,运水入土,平肝,清补心,
清补肺,正捏脊,揉百会
4、惊吓发热
症状:高热不退(体温一般在39.5—41摄适度之间),惊惕不安,神识昏迷,伴呕吐,腹痛,
上午轻,下午、夜间重,耳冷或热,脉弦数如豆,第二掌骨侧神门脉搏动明显
治则:安神镇惊,滋阴退热或助阳退热
处方:补肾阳,清天河,分阳,三关,二马,顺运内八卦,平肝,清补肺,补脾,清补心,
正捏脊,百会(揉或点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