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中医医学题库完整版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2-11-20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中医医学题库完整版
1、     下列各项,不属妊娠病范畴的是
A、     阻病
B、     鬼胎
C、     儿枕痛
D、     胞阻
E、     子牵
答案:C
2、     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     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明在后
D、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D
3、     下列各穴中,常用于保健并具有强壮作用的是
A、     关元俞
B、     肾俞
C、     脾俞
D、     足三里
E、     气海俞
答案:D
解析:足三里穴有强壮作用。
4、     具有推动呼吸与血行功能的气是
A、     心气
B、     肺气
C、     营气
D、     卫气
E、     宗气
答案:E
解析: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与资先天三个方面.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与营养全身两个方面.卫气 的生理功能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与调控腠理.
5、     组成药物中不含有甘草的方剂是
A、     蒿芩清胆汤
B、     小蓟饮子
C、     猪苓汤
D、     桂苓甘露饮
E、     八正散
答案:C
解析: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6、 按十二经脉分布规律,足太阳经在头面部主要行于
A、     面额
B、     后头
C、     头侧
D、     前额
E、     面部
答案:B
解析:诸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主要行于侧头部:手太阳经 主要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与头后部。
7、     舟车丸的功用是
A、     化癖行水
B、     行气逐水
C、     攻逐水饮
D、     温阳化饮
E、 健脾利水
答案:B
解析:舟车丸的功用是行气逐水。
8、     外科辨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其成因属
A、     风
B、     虚
C、     火
D、     湿
E、     痰
答案:D
解析:肿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形成的体衣症状。湿肿常见于股肿、湿疮等。
9、 外科辨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其成因是
A、     火
B、     风
C、     气
D、     郁结
E、     虚
答案:E
解析: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毐之疮疡。
10、 中风、昏迷、痫证、厥证共同的主要症状为
A、     语言不利
B、     口眼歪斜
C、     突然昏仆
D、     四肢抽搐
E、     昏不知人
答案:E
解析: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筲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痫症的临床农现以意识丧失,甚则 昏仆,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如常人为特征。厥证是以突然晕仆,不宵人事,四肢 逆冷为主要临床衣现的•种病症。昏迷是以昏不知人的一种症状,是多种病症的主要农现之一。
11、   治疗气虚感冒,应首选
A、     玉屏风散
B、     荆防败毐散
C、     参苏饮
D、     加减葳蕤汤
E、     杏苏散
答案:C
解析:治疗气虚感冒,应首选参苏饮。
12、   治疗腹痛湿热壅滞证,应首选
A、大承气汤 b、龙m泻肝汤
C、     淸中汤
D、     枳实导滞丸
E、     泻心汤合连朴饮
答案:A
解析:治疗腹痛湿热壅滞证,应首选人承气汤,有通腹泻热之功。
13、   炙甘草汤中配伍桂枝、生姜的主要用意是
A、     温阳化气
B、     温经散寒
C、     温经通脉
D、     通阳复脉
E、 通阳化气
答案:D
解析:炙甘草汤中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温心阳,通血脉。
14、   炙甘苋汤的功效是
A、     益气健脾,滋阴养血
B、     益气健脾,通阳复脉
C、     滋阴养血,补益肺气
D、     滋阴养血,补肺固贤
E、 滋阴养血,益气补肺
答案:E
解析:炙甘草汤的功效:益气养血,通阳复脉,滋阴补肺。
15、   何首乌具有的功效是
A、     补血,润肺1丨:咳
B、     滋阴,补益心脾
C、     解毐,润肠通便
D、     养血,益胃生津
E、     敛阴,补血益精
答案:C
解析: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16、   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     隐白
B、     至阴
C、     太冲
D、     昆仑
E、     三阴交
答案:B
解析:至阴主治胎位不正、难产.
17、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至宝丹的功用
A、     清热
B、     开窍
C、     通便
D、     化浊
E、     解毒
答案:C
解析:至宝丹淸热开窍,化浊解毐。
18、   至宝丹的功用是
A、     开窍定惊,淸热化痰
B、     淸热解毒,开窍醒神
C、     淸热解毒,开窍安神
D、     清热开窍,化浊解毐
E、     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答案:D
解析:至宝丹的功用清热开窍,化浊解毒,长于芳香开窍,适用于痰浊偏盛、昏迷较重者。
19、   枳术丸的功用是
A、     消食与胃
B、     消食导滞
C、     消痞与胃
D、     健脾与胃
E、     健脾消痞
答案:E
解析:枳术丸的功用是健脾理气,化食消痞.
20、   性微寒的理气药是
A、     木香
B、     香附
C、     沉香
D、     薤白
E、     枳实
答案:E
解析:枳实破气,苦,辛,微寒。
2 1、 针刺肌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常用的进针法是
A、     指切
B、     挟持
C、     舒张
D、     提捏
E、     管针
答案:D
解析:指切进针多用于短针的进针,挟持进针多用于长针的进针,舒张进针多用于皮肤松弛部位,提捏进针多用于皮肉浅 薄处。
22、止嗽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青皮
B、     木香
C、     香附
D、     厚朴
E、 陈皮
答案:E
解析:止嗽散组成:桔梗、荆芥、百部、紫菀、白前、甘草、陈皮。
2 3、  1丨:带方适用于带下病的哪种证候
A、     肾阳虚
B、     贤阴虚
C、     脾虚
D、     湿热
E、     湿毒
答案:D
解析:止带方用于带下病的湿热下注型。
24、   功能泻火除烦,善于消泻三焦火邪的药物是
A、     栀子
B、     决明子
C、     金银花
D、     夏枯草
E、 芦根
答案:A
解析:栀子之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莓。善清三焦之火,尤善淸心。
  1. 5、 下列哪项不是阳水证的临床表现
A、     起病急,病程短
B、     水肿先从头而肿起
C、     上半身肿甚
D、    水肿皮薄光壳
E、     肢冷,腰酸痛
答案:E
解析:肢冷,腰酸痛为阴水证。
26、   下列癥瘕的定义,正确的是
A、     癥多为恶性,瘕多为良性
B、     癥有形,固定不移,痛无定处
C、     瘕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有定处
D、     妇人下腹结块,或痛,或胀,或满
E、     癥属气病,瘕属血病
答案:D
解析:橄瘕为妇人下腹结块,或痛,或胀,或满,或异常出血。癥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 处,癥属血病,瘕属气病.
27、   主治肝贤阴亏,肝阳上亢,气血上逆所致类中风证的方剂是
A、     羚角钩藤汤
B、     地黄饮子
C、     大定风珠
D、     天麻钩藤饮
E、     镇肝熄风汤
答案:E
解析:镇肝熄风汤主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
28、   诊断6个月〜6岁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标准,其血红蛋d值应低于的数值是
A、     B 0 g/L
  • 90g/L C> 100g/L D、llOg/L E> 120g/L
  • 答案:D
解析:诊断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6个月〜6岁的血红蛋d值应<1 lOg / L;6岁以上的血红蛋d值应<1 2 Og/L-
29、   真武汤与实脾散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茯苓、干姜、附子
B、     白术、干姜、附子
C、     白术、茯苓、附子
D、     甘草、茯苓、干姜
E、     甘草、茯苓、附子
答案:C
解析:真武汤组成:白术、茯苓、附子、芍药、生姜。实脾散的组成:白术、茯苓、附子、厚朴、木瓜、木香、苋果仁、大 腹皮、干姜、甘苹。
  1. 0、下列各穴中,属足太阴脾经的是
A、     火横
B、     章门
C、     期门
D、     梁门
E、 带脉
答案:A
解析:章门、期门属肝经,梁门属胃经,带脉属胆经。
31、 增液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党参
B、     白参
C、     玄参
D、     沙参
E、     丹参
答案:C
解析:增液汤的组成药物是:玄参、麦冬、细生地。
3 2、 易于伤肺的邪气是
A、     风
B、     暑
C、     湿
D、     燥
E、     寒
答案:D
解析: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湿恶燥。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人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典,燥邪多从口畀而入, 故最易损伤肺津。
33、   在对瘿病肿块扪诊时,除对其肿块位罝、数目、硬度、光滑度、活动度、界限进行重点检查外,还应注意的是
A、     颈部活动是否受限
B、     颈部皮肤是否肿胀
C、     肿块有无展颤,气管是否移位,淋巴结是否肿大
D、     下颌活动是否正常
E、     颈静脉是否怒张
答案:C
解析:在对瘿病肿块扪诊时,除对其肿块位罝、数目、硬度、光滑度、活动度、界限进行重点检査外,还应注意的是: 一般先触摸健康部位,然后触摸肿块部位,要注意肿块位罝、大小、数目、硬度、光滑度、活动度、有否压痛、边界是否 淸晰,并检査肿块是否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触诊时还要注意有无展颤,气管有无移位,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气管移位, 一般为肿瘤牵拉或压迫等。淋巴节肿人可能为局部炎症或为远处肿瘤转移。
34、   洱造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川芎
B、     当归
C、     丹参
D、     桃仁
E、 红花
答案:A
解析:再造散的组成药物是:黄芪、人参、桂枝、甘草、熟附/•、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
35、   越鞠丸中以行气为主的药物是
A、     木香
B、     沉香
C、     香附
D、     枳売
E、     厚朴
答案:C
解析:越鞠九药物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
36、   下列哪项不是月经后期虚寒证的主症
A、     经期延后,呈少色淡、质淸稀
B、     小腹空痛,心悸失眠
C、     腰酸无力
D、     小便淸长,而色咣白
E、     脉沉迟无力
答案:B
解析:月经延后,呈少色淡、质淸稀,小腹隐痛喜热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淸长,而色咣白,脉沉迟无力.
37、   下列各项,不属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主要症状的是
A、     经行或先或后
B、     月经呈少色淡
C、     小腹冷痛拒按
D、     头犖耳鸣腰痛
E、 舌淡苔溥,脉沉细
答案:C
解析:月经先后无定期贤虚证主要症状:经行或先或后,呈少,色淡,质稀,或腰骶酸痛,或头牮耳鸣•,舌淡苔薄,脉沉细。
38、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A、     寒凝血瘀,冲任不畅
B、     气虚统摄无权
C、     水亏火旺,热扰冲任
D、     痰阻经脉,血行不畅
E、     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
答案:E
解析: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
39、 检査乳房的最佳时间是
A、     月经来潮前
B、     月经来潮的第5〜7天
C、     月经来潮的第7~10天
D、     月经来潮后2周
E、     月经来潮后3周
答案:C
解析:月经来潮的第7〜10天是乳房生理最平稳时期,有病变易于发现。
40、 与月经后期与月经过少的发病均有关的是
A、     血热
B、     血虚
C、     血瘀 〇、气滞
E、湿热
答案:B
解析:月经后期病因:肾虚、血虚、血寒、气滞、痰湿:月经过少病因:贤虚、血虚、血瘀、血寒。可见答案是血虚。
41、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月经过少血虚证的临床表现
A、     月经呈少,色淡无块
B、     胸闷泛恶,纳呆
C、     头牮眼花
D、     舌淡红
E、     脉细
答案:B
解析:月经过少血虚证证候:经来蛍少,不日即净,色淡,质稀,头牮眼花,舌淡红,脉细.
42、   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病主要病因的是
A、     寒热湿邪
B、     房劳多产
C、     内伤七情
D、     营卫不调
E、     体质因素
答案:D
解析:月经病的主要病因: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与体质因素.
43、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A、     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中气
答案:A
解析:元气:亦称“原气”、“真气”,为诸气之本,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 要由背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功能:元气具有推动与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推动与调控各脏 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44、   郁证的形成常以何者为先
A、     血郁
B、     热郁
C、     痰郁
D、     食郁
E、     气郁
答案:E
解析:郁证始于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故以气机郁滞不故以气机郁滞不畅为先。
45、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     知母
B、     杏仁
C、     芦荟
D、     郁李仁
E、 火麻仁
答案:D
解析: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46、 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消心功效的药物是
A、     川芎
B、 丹参
C、     延胡索
D、     姜黄
E、 郁金
答案:E
解析:郁金之功效: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淸心,利胆退黄,凉血.
47、 玉液汤的功用是
A、     滋阴清热
B、 滋阴养胃
C、     养阴润肺
D、     养阴淸肺
E、 润燥止渴
答案:E
解析:玉液汤益气生津,润燥止渴。
48、 玉液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鸡内金
B、 麦芽
C、     山楂
D、     莱菔子
E、 神曲
答案:A
解析:玉液汤:山药、黄芪、知母、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49、 玉屏风散与牡蛎散相同的功用是
A、     固表
B、 涩肠
C、     止遗
D、     固冲
E、 补背
答案:A
解析: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牡蛎散的功用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50、    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
A、     玉屏风散
B、 六味地黄丸
C、     一贯煎
D、     当归六黄汤
E、 生脉散
答案:D
解析: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六味地黄丸滋补贤阴,•贯煎滋补肝阴,生脉散益气养阴。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当归六 黄汤。
51、 玉屏风散的功用有
A、     固表
B、     涩肠
C、     止遗
D、     固冲
E、     补肾
答案:A
解析:玉屏风散的功用有益气固表止汗。
  1. 2、 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
A、     心常有余
B、     肝常有余
C、     稚阴稚阳
D、     脏腑己成
E、     脏气清灵
答案:E
解析:与成人相比,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脏气清灵,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小儿宿疾较少,病因相对单纯,疾病过程中情 志因素的干扰与影响相对较少。
53、   妊娠期瘀阻胎元,使用活血化瘀药的原则是
A、     治病与安胎并举
B、     衰其大半而止
C、     桀止使用
D、     病去即止
E、     下胎益母
答案:B
解析:瘀阻胎元,安胎还须适当配以活血化瘀药,“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衰其大半而1丨:",以免动胎伤胎。
54、   对于瘀血所致崩漏,应采用的治法是
A、     塞因塞用法
B、     益气摄血法
C、     收涩1丨:血法
D、     滋补肝贤法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E
解析:瘀血所致的崩漏应采用通因通用的治法。
55、   右归丸除温补贤阳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     煩精益髓
B、     补益脾胃
C、     理气健脾
D、     散寒止痛
E、     纳气平喘
答案:A
解析:右归丸温补背阳,填精益髄.
56、   右归丸的组成,不含有的药物是
A、     山茱萸、枸杞
B、     鹿角胶、菟丝子
C、     杜仲、菟丝子
D、     山茱萸、山药
E、     川牛膝、龟胶
答案:E
解析:右归丸的组成药物是:大怀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
5 7、 石瘿的病因病机是
A、     肝郁肖热,挟痰上壅,气血凝滞,郁滞结喉
B、     情志内伤,肝脾气逆,气血湿痰,凝滞结喉
C、     肝贤不足,贤火郁结,夹痰上攻,凝滞结喉
D、     脾贤阳虚,脾虚不运,津液留聚,凝结颈部
E、     肺脾两亏,津液不布,留聚成痰,凝结颈部
答案:B
解析:由于情志内伤,肝脾气逆,痰湿内生,气滞则血瘀,瘀血与痰湿凝结,上逆于颈部而成石瘿。
5 8、  “通因通用”适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     实证
B、     虚证
C、     虚实错杂证
D、     真虚假实证
E、     真实假虚证
答案:E
解析: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称为“通W通用”。适用于食积腹泻、瘀血崩漏等.如胃肠积滞引起的腹 泻,或痢疾初期,都是由于外邪停滞所致,故不能用jh泻药而应用泻下法祛邪,采用消导积滞或淸利湿热的治法。外邪- 去,腹泻自止。又如瘀血所致的崩漏,宜用活血逐瘀药来治疗,这就是通闲通用。
5 9、使用化痰药治疗癫痫惊厥者,最常配伍的是
A、     清热、消食药
B、     平肝息风、安神药
C、     安神、理气药
D、     安神、泻下药
E、 补虚、消食药
答案:B
解析:用化痰药治疗癫痫、惊厥、眩犖、昏迷者,最常配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
60、   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其疼痛性质是
A、     胀痛
B、     灼痛
C、     冷痛
D、     绞痛
E、 隐痛
答案:D
解析:隐痛是虚性疼痛的特点。胀痛是气滞致痛特点,灼痛是火邪致痛特点,冷痛是寒邪致痛的特点,绞痛是 有形实邪致痛的特点.
61、   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功效的药物是
A、     肉苁蓉
B、     淫羊菝
C、     续断
D、     鹿茸
E、     杜仲
答案:B
解析:淫羊链之功效:温背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62、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
A、     相互转化
B、     相互交感
C、     对立制约
D、     互根互用
E、     消长平衡
答案:A
解析:阴阳转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阳证可转化为阴证,阴证转化为阳证。应当指 出,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与“极",就是转化的条件。
63、   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是
A、     脏腑
B、     经络
C、     气血
D、     阴阳
E、     局部
答案:D
解析:阴阳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八纲辨证的总纲。
64、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
A、     调整阴阳
B、     调理气血
C、     扶正祛邪
D、     标本缓急
E、 因人因地制宜
答案:A
解析:阴阳失衡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调整阴阳即为治病的根本原则。
65、   经期延长阴虚血热证的发病机理是
A、     阴虚失守,冲任不固
B、     肝郁气滞,疏泄失常
C、     背阴不足,封藏失职
D、     阴虚内热,热扰冲任
E、 湿热下注,血热妄行
答案:D
解析: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期延长。
66、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最适于治疗的是
A、     阴盛则寒之证
B、     阴虚则热之证
C、     阴盛伤阳之证
D、     阴损及阳之证
E、     阳损及阴之证
答案:B
解析: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亢者,不是阳有余,而是阴不足,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 光”的方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制阳亢过盛,此治疗原则称为“阳病治阴"。
67、   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     四肢部
B、     胸部
C、     腹部
D、     头部
E、而部
答案:A
解析:阴经与阳经在手足衔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衔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衔接.
68、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     手太阳经
B、     手少阳经
C、     手厥阴经
D、     手少阴经
E、     手太阴经
答案:C
解析:阴经行于内侧,上肢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1. 9、疫疗的致病因素,属
A、     外感六淫邪毐
B、     外来伤害
C、     情志内伤
D、     饮食不节
E、     感受特殊之毐
答案:E
解析:疫疗是接触疫畜染毐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70、   - •期梅毐的主要症状,多发生于不洁性交后多久后出现
A、     1周左右
B、     3周左右
C、     5周左右
D、     7周左右
E、 9周左右
答案:B
解析:•期梅毐主要衣现为疳疮,发生于不洁净性交后约2~ 4周,常发生在外生殖器部位。
71、   下列哪项属于药性升浮的药物的功效
A、     止咳平喘
B、     渗湿利尿
C、     息风潜阳
D、     祛风散寒
E、     清热泻下
答案:D
解析:•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
72、   钩藤入汤剂宜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烊化
答案:B
解析: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者,入药宜后下。钩藤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破坏,不宜久 故后下。
  1. 3、 下列各药中,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
A、砂仁
B、     沉香
C、     磁石
D、     五灵脂
E、     天南星
答案:D
解析: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溧浮在药液而上,或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W易粘锅糊化,应包煎。如五灵脂、车前 子、葶苈子、辛夷.
74、   下列各项,不属“痒”病因的是
A、     血瘀
B、     热胜
C、     湿胜
D、     虫淫
E、 风胜
答案:A
解析:痒的病因有热胜、风胜、湿胜、虫淫、血虚。血瘀+是其病因。
75、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反映的阴阳关系是
A、     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相互交感
D、     消长平衡
E、     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也依赖于阳而存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与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 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76、 阳虚证最主要的农现是
A、     舌质淡苔薄白
B、     口不渴或少饮
C、     而色d而无华
D、     脉沉细无力
E、     经常畏寒肢凉
答案:E
解析:阳虚证的主要衣现为畏寒肢凉、小便淸长、而d、舌淡等。
77、   阳明经证与腑证的鉴别要点是
A、     有无发热
B、     有无汗出
C、     有无神志改变
D、     有无燥屎内结
E、     有无舌苔黄燥
答案:D
解析:阳明腑证是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燥屎内结,神昏谵语,狂燥不的眠,舌苔黄厚干燥,脉沉实.阳明经证是 高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燥扰、肠中尚无燥屎内结、脉洪、苔黄燥。
78、   下列方剂中,不含附子的是
A、     实脾散
B、     真武汤
C、     乌梅丸
D、     温脾汤
E、阳与汤
答案:E
解析:阳与汤的组成药物是: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荽炭、生甘草.
79、   阳与汤的组成药物是
A、     熟地、白芥子、麻黄、甘草
B、     生地黄、肉桂、川与、甘苋
C、     白芥子、肉桂、苦参、熟地
D、     鹿角胶、干姜、麻黄、桂枝
E、     熟地、白芥子、生姜、甘草
答案:A
解析:阳与汤的组成药物是: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姜炭、麻黄、生甘草。
80、   辨溃疡,疮而呈翻化或如岩穴属
A、     瘰疬溃疡
B、     麻风溃疡
C、     梅毐溃疡
D、     岩性溃疡
E、     流痰溃疡
答案:D
解析:岩性溃疡疮而多呈翻花状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
81、   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者,称为
A、     郑声
B、     谵语
C、     错语
D、     夺气
E、     独语
答案:D
解析:言语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者,为夺气,为宗气大虚。
82、   齿燥如枯骨者,属
A、     热盛伤津
B、     阳明热盛
C、     肾阴枯竭
D、     胃阴不足
E、     肾气虚乏
答案:C
解析:牙齿燥如枯骨,多为贤阴枯竭,精不上荣所致.
  1. 3、下列各项,不是血虚证临床农现的是
A、     经少经闭
B、     头牮眼花
C、     心烦失眠
D、     面色淡白
E、     肢体麻木
答案:C
解析:血虚证临床衣现有经少经闭、头晕眼花、而色淡白、肢体麻木、心悸、多梦、健忘等.无心烦失眠。
84、血虚便秘证,阴血已复,便仍干燥,治疗应首选
A、     黄芪汤
B、     增液汤
C、     润肠丸
D、     五仁丸
E、     W麟丸
答案:D
解析:血虚便秘若阴血己复,便仍干燥,可用五仁丸润滑肠道.
85、下列关于血栓性深静脉炎主要临床农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患肢疼痛
B、     肿胀
C、     皮肤温度升高
D、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E、 浅静脉怒张
答案:D
解析:血栓性深静脉炎相当于中医的股肿,临床衣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与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状。足背 动脉搏动减弱是脱疽的典型体征之一。
8 6、既能活血定痛,又能敛疮生肌的药物是
A、     三七
B、     茜草
C、     红花
D、     血竭
E、     桃仁
答案:D
解析:血竭可活血疗伤,散瘀1丨:痛,还有化瘀止血,生肌敛疮之效。
87、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为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生津
D、     气能行津
E、 津血同源
答案:E
解析:血与津液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成为“沭血同源”,如若血液亏耗,尤其在失血时,脉中血少,+能化 为津液,反而需要脉外沭液进入脉中,因为导致津液不足的病变,此时不能对失血者洱使用发汗的治疗方法,以防沭液与血进• 步耗竭。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汗者无血"。
88、   血府逐瘀汤,除了可活血化瘀,还具有的功用是
A、     散结止痛
B、     温经止痛
C、     补气通络
D、     行气止痛
E、     疏肝通络
答案:D
解析:血府逐瘀汤功效:活血祛瘀、行气』丨:痛。
89、   具有降逆止呕功效的药物是
A、     白前
B、     旋猙花
C、     桔梗
D、     前胡
E、     白芥子
答案:B
解析:旋覆花之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90、   旋覆代赭汤的功用不包括
A、     益气
B、     降逆
C、     与胃
D、     Jl■•咳
E、     化痰
答案:D
解析:旋覆代赭汤之功效为降逆化痰,益气与胃,故选D
91、   具有清热,解毐,滋阴功效的药物是
A、     玄参
B、     赤芍
C、     紫草
D、     生地黄
E、 牡丹皮
答案:A
解析:玄参之功效:清热凉血,滋阴解毐.
92、   虚证不寐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A、     泮液亏耗
B、     阴血小足
C、     阳气不足
D、     脾气虚弱
E、     肝郁脾虚
答案:B
解析:虚证不寐主要因为血虚.久病血虚,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1〈寐。
93、 胸痹之病因,多与下列哪项以外有关
A、     寒邪内侵
B、     心虚胆怯
C、     饮食不当
D、     情志失调
E、     年迈体虚
答案:B
解析:胸痹的病因主要有: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忐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与心虚胆怯关系不大。
94、   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常见为下列哪项以外
A、     气滞
B、     血瘀
C、     痰浊
D、     阴寒
E、     火邪
答案:E
解析:胸痹标实以寒凝、血瘀、气滞、痰浊为主。
9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胸痹的治疗法则
A、     活血化撥
B、     辛温通阳
C、     豁痰泻热
D、     培补阳气
E、     滋阴润肺
答案:E
解析:胸痹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本虚宜补,宜补气温阳,滋 阴益肾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滋阴润肺不属十胸痹的治疗法则。
%、 治疗产后发热感染邪毐证,应首选
A、     小柴胡汤
B、     大柴胡汤
C、     生化汤 d、d虎汤
E、解毒活血汤
答案:E
解析:新产血室正开,胞脉空虚,邪毒乘虚内侵,正邪交争,故出现高热寒战等症,宜淸热解毐,凉血化瘀,方为解毐活血 汤加减。
97、   产后三病是指
A、     呕吐、泄泻、盗汗
B、     尿失桀、缺乳、大便难
C、     血牮、发热、痉证
D、     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E、     腹痛、恶露不下、发热
答案:D
解析:新产妇人有三病:①病痉、②病郁冒、③大便难。
98、   具有散风寒,通畀窍功效的药物是
A、     桂枝
B、     生姜
C、     防风
D、     辛夷
E、     紫苏
答案:D
解析:辛夷之功效:发散风寒,宣通典窍。
99、   解衣药的味多是
A、     辛味
B、     酸味
C、     甘味
D、     苦味
E、 咸味
答案:A
解析: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等作用•般治疗表证药物多为辛味.
100、 不寐的病位主要在
A、     心
B、     脑
C、     肝
D、     脾
E、     背
答案:A
解析:心主神志,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心。 1 0 1、心经的原穴是
A、     神门
B、     间使
C、     大陵
D、     内关
E、     太渊
答案:A
解析:心经原穴神门,间使为心包经经穴,人陵为心包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太渊为肺经原穴。
102、 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是
A、     肝、肾
B、     肺、背
C、     脾、胃
D、     肝、胆
E、     心、背
答案:C
解析: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贤在下,在下者宜升,脾与胃居中而通连上下,为升降的枢纽。
103、 泻南补北法的理论菡础是
A、     五行相生
B、     五行相克
C、     五行制化
D、     五行相乘
E、     五行相侮
答案:B
解析:泻心火补背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贤主水,水属北方,故称为泻南补北法。 i〇4、 泻d散与淸骨散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地骨皮
B、     桑白皮
C、     牡丹皮
D、     五加皮
E、     茯苓皮
答案:A
解析:泻白散的组成:地骨皮、桑Cl皮、甘草;清骨散的组成: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青蒿、知母、甘草。 10 5、哮喘与肺炎喘嗽的主要区别是
A、     咳嗽气喘
B、     痰壅
C、     气急
D、     鼻煽
E、 哮鸣,呼气延长
答案:E
解析:哮喘: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
106、小陷胸汤主治证候中有
A、     痰白而稀
B、     干咳无痰
C、     咳痰黄稠
D、     痰中带血
E、     咳嗽痰多
答案:c
解析:小陷胸汤主治痰热互结证.表现为心下痞满,按之疼痛,或咳吐黄痰,胸脘烦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107、 小面积丨、H度烧伤,初期可用
A、     淸凉奔
B、     红油育
C、     金黄奇
D、     黑布咅
E、     白玉耷掺生肌散
答案:A
解析:小面积丨、丨丨度烧伤可外涂京万红烫伤药裔,清凉奇,紫草咅等.
108、 小儿指纹淡红,其证候是
A、     虚寒
B、     食积
C、     痰热
D、     虚热
E、 实热
答案:A
解析:小儿指纹辨证:浮沉分农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指纹淡为虚证,指色淡红多为内有虚寒。
109、 小儿正常舌象是
A、     淡白
B、     绛红
C、     紫暗
D、     暗红
E、 淡红
答案:E
解析:小儿正常舌象与成人都是淡红舌。
110、 可治疗风热感冒与时邪感冒的方剂是
A、     银翘散
B、     桑菊饮
C、     新加香蓠饮
D、     普济消毐饮
E、     杏苏散
答案:A
解析:小儿风寒感冒用荆防败毐散,风热感冒用银翘散,暑邪感冒用新加香薷饮,吋邪感冒用银翘散合普济消毐饮加减.
丨丨1、 小儿感冒夹痰的病机是
A、     肺脏娇嫩
B、     先天不足
C、     乳食积滞
D、     脾胃湿困
E、 肾气不足
答案:A
解析:小儿肺脏娇嫩,感受外邪之后,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渖液不的输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 1 12、 小儿疾病谱中最为多见的是
A、     肺心贤系病证
B、     肺心肝系病证
C、     肺脾贤系病证
D、     心肝系病证
E、 肝肾系病t正
答案:C
解析:小儿发病容易,突出表现在肺、脾、肾系疾病 113、婴儿完全断奶时间宜在
A、     2〜3个月
B、     4〜5个月
C、     6〜7个月
D、     8〜12个月
E、     1 3~18 个月
答案:D
解析:小儿断奶•般以8〜1 2个月为宜。
1丨4、小儿癫痫痰痫证的治法是
A、     祛风涤痰
B、     熄风止疫
C、     健脾化痰
D、     化瘀通窍
E、     豁痰幵窍
答案:E
解析:小儿_痫治法中,祛风涤痰是对于风痰之痫而言;熄风止痉是对于风痫而言;健脾化痰是对于脾虚痰盛而言, 没有体现病的特点:化瘀通窍是对于瘀血痫而言;豁痰开窍是对痰痫证。惊痫证的治法是镇静安神。
115、 4周岁小儿的身长应为
A、9 0cm
B x 98cm
C、     108cm
D、     1 10cm
E、 115 cm
答案:B
解析: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cm,出生后第-年增长25cm,2岁以后身长计算公式为:身长=周岁数X7 (cm)+70(cm^
116、 小儿“稚阴稚阳”学说,是指其生理状态为
A、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C、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D、     脏气清灵,易趋健康
E、 脾常不足,肝常有余
答案:B
解析:小儿“稚阴稚阳"学说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菡础上还是在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与不完善的,阴阳二气均属不 足。
1 1 7、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的是
A、     柴胡
B、     黄芩
C、     干姜
D、     人参
E、     大枣
答案:C
解析: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苋、半1、生姜、大枣。 丨丨8、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含有石脔与知母的是
A、     大定风珠
B、     消风散
C、     川芎茶调散
D、     地黄饮子
E、     羚角钩藤汤
答案:B
解析:消风散的组成药物是: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石咅、知母、当归、胡麻仁、生地、木通、
甘苹.
119、 逍遥散与一贯煎相同的功用是
A、     与营
B、     益气
C、     滋阴
D、     疏肝
E、     补脾
答案:D
解析:逍遥散可疏肝解郁,健脾与营,•贯煎滋阴疏肝。
120、 下列解衣药中,兼有化湿与中功效的是
A、     紫苏
B、     香箱
C、     生姜
D、     白芷
E、     防风
答案:B
解析:香篱之功效:发汗解表,化湿与中,利水消肿。
1 2 1、干姜配伍附丫•,可降低附丫•的毐性,属于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杀
E、 相反
答案:D
解析:相杀即•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种药物的毐性或副作用.干姜配伍附r-,可降低附/的毒性,如四逆汤。
122、脾之液为
A、     汗
B、     涕
C、     泪
D、     唾
E、     涎
答案:E
解析:涎为口渖,即唾液中较淸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
12 3、下列各项,不属于弦脉所主的病证是
A、     肝郁
B、     胃热
C、     诸痛
D、     痰饮
E、胃气衰败
答案:B
解析:弦脉主肝肭病、痰饮、疼痛等,或肖气衰败。脉象特点:端寬而长,如按琴弦。
124、 寒邪中阻,宿食不化,腹痛拒按,舌苔白厚,脉象可见
A、     滑数
B、     弦紧
C、     结代
D、     细涩
E、 迟缓
答案:B
解析:弦紧脉,多见于寒证、痛症,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疼痛。
125、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封藏之本”所指的是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背
答案E
解析: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与生俱来,硪于肾中,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基本物质;出生之后,有赖于后天之精的 不断充养.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饮食水彷经脾胃化生,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又称五脏六腑之精。后天 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称为脏腑之精。故称“封藏之本”。
126、 提插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手法是
A、     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
B、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快
C、     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
D、     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快
E、     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
答案:E
解析: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泻法。
127、 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不含有栀子的是
A、     茵陈蒿汤
B、     八正散
C、     凉脶散
D、     龙胆泻肝汤
E、     仙方活命饮
答案:E
解析:仙方活命饮的组成药物是: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甘苋、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 银花、陈皮.
128、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的腧穴是
A、     下关
B、     听宮
C、     听会
D、     耳门
E、     颧髎
答案:B
解析:下关在颧弓与下颂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听会在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耳门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
下颂骨髁突后缘凹陷处;颧髎在颧骨下缘凹陷处.
1 2 9、细辛具有的功效是
A、     回阳救逆
B、     温肝暖肾
C、     温屮降逆
D、     宣通畀窍
E、 理气与胃
答案:D
解析:细辛之功效:祛风解衣,散寒1丨:痛,温肺化饮,通窍。
  1. 0、下列各项,不属系统性红蝴蝶疮临床农现的是
A、     8 0 %患者出现对称性皮损
B、     可侵犯四肢大小关节,疼痛固定
C、     发生在指甲周围皮肤及甲下者,可有出血性紫红色斑片
D、     严重者,可有全身泛发性多形性红斑
E、     手部遇冷可出现雷诺氏现象
答案:B
解析:系统性红蝴蝶疮中约80%患者出现对称性皮损,皮损发生在指甲周围皮肤及甲下者,可有出血性紫红色斑片,对手 部遇冷可出现雷诺氏现象,可出现关节及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多为游走性.
131、 根据情志相胜法,可制约大怒的情志是
A、     喜
B、     思
C、     悲
D、     恐
E、 惊
答案:C
解析:喜属心,怒属肝,思属脾,悲属肺,恐属贤,金克木,故悲克怒.
132、 桑寄生、五加皮除均可祛风湿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A、     清热安胎
B、     利尿消肿
C、     定惊止痉
D、     温通经络
E、 强筋骨
答案:E
解析:五加皮之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利尿。桑寄生之功效:祛风湿,补肝贤,强筋骨,安胎.
133、 五加皮具有的功效是
A、     通便
B、     利尿
C、     凉血
D、     安胎
E、     与胃
答案:B
解析:五加皮之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1 3 4、按五行属性分类,五化属土者是
A、     生
B、     长
C、     化
E、藏
答案:C
解析:五化中生、长、化、收、藏分别对应五行的木、火、土、金、水.
135、 具有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功效的药物是
A、     附子
B、     肉桂
C、     干姜
D、     吴茱萸
E、 高良姜
答案:D
解析:吴茱萸之功效:散寒1丨:痛,疏肝降逆,助阳1丨:泻。为治中寒肝逆或寒滞肝脉诸痛之要药.
136、 吴茱萸汤除温肝暖胃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     缓急止痛
B、     散寒止痛
C、     降逆止呕
D、     降逆止痛
E、     降逆止呃
答案:C
解析:吴茱萸汤之功效为温肝暖胃,降逆.1丨:呕.
137、 吴师机《理渝骈文》的主要内容是
A、     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
B、     立论以鉴别诊断为主
C、     专述药咅的外治法
D、     以温病学说进行辨证治疗
E、 提出了治外必奉诸内的思想
答案:C
解析:吴师机的《理渝骈文》集外治法之大成,钱方1 500余首,以裔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 官等科。
  1. 8、 热闭、寒闭神昏,均常选用的药物是
A、     石菖蒲
B、     麝香
C、    牛黄
D、     羚羊角
E、     苏合香
答案:B
解析:无论热闭、寒闭神昏均可用廨香,胳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可开窍醒神。
  1. 9、下列各项,可见咳嗽痰多,色黄稠黏,喉中痰鸣症状的是
A、     风寒咳嗽
B、     风热咳嗽
C、     痰热咳嗽
D、     痰湿咳嗽
E、     气虚咳嗽
答案:C
解析:无发热恶寒等外感症状,痰多色黄黏稠,属痰热。
  1. 0、温经汤(《金匮要略》)的君药是
A、     当归、川芎
B、     当归、肉桂
C、     当归、吴茱萸
D、     吴茱萸、桂枝
E、     当归、桂枝
答案:D
解析:温经汤中吴茱萸入肝经血脉,长于散寒止痛;桂枝通行十二经脉,长于温经散寒.两药配伍,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之功更 佳,共为君药.
141、 温经汤(《金匮要略》)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     五劳虚极
B、     产后血虚受寒
C、     冲任虚损
D、     下焦蓄血
E、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答案:E
解析:温经汤温经散寒,祛瘀养血。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142、 “太仓”所指的是
A、     三焦
B、     胃
C、     小肠
D、     脾
E、     大肠
答案:B
解析: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与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食管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 接受与容纳,暂存于其中,故称胃为“太仓”、“水狢之海”。
143、 大肠的下合穴是
A、     委中
B、     足三里
C、     上巨虚
D、     下巨虚
E、     阳陵泉
答案:C
解析:委中为膀胱经的合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下合穴,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下巨虚为小肠经下合穴,阳陵泉为 胆经的合穴.
144、 风寒感冒兼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治疗应首选
A、     荆防败毐散
B、     香苏散
C、     杏苏散
D、     羌活胜湿汤
E、 三仁汤
答案:D
解析:为风寒感冒兼有湿邪。
145、 下列各项,+属亡阳证表现的是
A、     脉微欲绝
B、     唇舌淡白
C、     气息微弱
D、     汗出稀冷
E、     四肢温与
答案:E
解析:亡阳证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弱,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146、白术与苍术并用的方剂是
A、     健脾丸
B、     完带汤
C、     参苓白术散
D、     菹香正气散
E、     九味完活汤
答案:B
解析:完带汤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苹、陈皮、黑芥穗、柴胡.
丨47、完带汤适用于带下病的哪种证候
A、     脾虚
B、     贤阴虚
C、     肾阳虚
D、     湿热
E、 热毐
答案:A
解析:完带方为脾、肝、肾三经同治之方,具有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之功。
  1. 8、 治疗风火牙痛,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太溪、行间
B、     太溪、外关
C、     太冲、曲池
D、     太冲、阳溪
E、     外关、风池
答案:E
解析:外关、风池,疏散风热、解表。
1 4 9、下列哪项不是外感咳嗽的主要特征
A、     起病较急
B、     病程较短
C、     实证多见
D、     常伴肺卫表证
E、     易反复发作
答案:E
解析: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属邪实。
1 5 0、 下列哪项是痰湿内阻所致头牮的农现
A、     头晕胀痛
B、     头牮昏沉
C、     头牮眼花
D、     头晕耳鸣
E、     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头牮胀痛多为肝阳上亢所致:头牮眼花、头牮耳鸣多为肝贤阴虚所致.
151、下列各项,属实证的是
A、头颅过大
B、     头颅过小
C、     囟填
D、     囟陷
E、 解颅
答案:C
解析:头颅过人多属先天不足、背精亏损:头颅过小多因肾精不足所致;囟陷、解颅也多属虚证。
152、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用意是
A、     祛风止痉
B、     散寒除湿
C、     散肝舒脾
D、     疏风宽肠
E、     疏风止痛
答案:C
解析:痛泻要方配伍少呈防风,专入肝脾,舒脾JI•阳,兼散肝郁。
  1. 3、 治疗痛经湿热瘀阻证,应首选
A、     淸热调血汤
B、     龙胆泻肝汤
C、     知柏Ml黄汤
D、     血府逐瘀汤
E、     加味逍遥散
答案:A
解析:痛经湿热瘀阻证治宜淸热除湿,化瘀1丨:痛,方选淸热调血汤
154、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痛经气血虚弱证的主症
A、     腹痛出现在行经之后
B、     腹痛喜按
C、     月经呈少、色淡、质稀
D、     神疲乏力,纳少便溏
E、     头牮眼花,腰痛如折
答案:E
解析:痛经气血虚弱证衣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呈少,色淡,质稀,而色苍白,神疲乏力等。头牮眼花,腰 痛如折为贤气亏损证的主要症状。
155、 感冒的治疗可分别采用辛温解衣或辛凉解衣,此属于
A、     辨病论治
B、     因人制宜
C、     同病异治
D、     异病同治
E、     对症论治
答案:C
解析:同病异治:对同-种疾病,由于病邪性质不同,人体反应有异,加之疾病发展的阶段不同,脏腑盛衰各异,其病机与 疾病性质也不•致,需通过辨证采用不同的治法,称为同病异治=如感冒病,有风寒与风热的不同病因,治疗就有辛温解农与辛 凉解表的区别。
  1. 6、下列哪-项适宜采用通因通用法治疗
A、     脾虚泄泻
B、     贤虚五更泄泻
C、     瘀血所致崩漏
D、     贤虚小便频数
E、虚实夹杂病证
答案:C
解析: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只有C选项适合。
1 57、下列各项,属天王补心丹组成药物的是
A、     西洋参
B、     玄参
C、     沙参
D、     党参
E、     苦参
答案:B
解析:天王补心丹组成: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门冬、麦门冬、生地、人参、丹参、玄参、白茯苓、五味子、远 志、桔梗.
1 58、天王补心丹与朱砂安神丸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
A、     酸枣仁
B、     炙甘牮
C、     玄参
D、     黄连
E、     生地黄
答案:E
解析:天王补心丹的组成药物是: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人参、丹参、玄参、白茯苓、 五味子、远志、桔梗;朱砂安神九的组成药物是: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黄、当归,两者均含有生地黄。
159、 属于天台乌药散组成药物的是
A、     川棟子
B、     陈皮
C、     萃豆蔻
D、     肉桂
E、     厚朴
答案:A
解析:天台乌药散的组成药物是:天台乌药、木香、小尚香、青皮、槟榔、川棟子、巴豆。
160、 既能息风止痉,又能祛风湿,止痹痛的药物是
A、     羚羊角
B、     地龙
C、     钩藤
D、     天麻
E、     珍珠母
答案:D
解析:天麻之功效是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161、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致头痛、眩晕、失眠的方剂是
A、     羚角钩藤汤
B、     镇肝熄风汤
C、     天麻钩藤饮
D、     大定风珠
E、     地黄饮子
答案:C
解析:天麻钩藤饮主治肝贤之阴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致的头痛、眩牮、失眠.
162、  下列哪项不是天癸成熟的条件
A、     贤气充盛
B、     脾气健旺
C、     年已丨8岁
D、     精血充实
E、     肾阴充盛
答案:C
解析: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贤.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贤中真阴不断充实,在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下化生并成熟 泌至。
163、小儿营养不良是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A、     60%
B、     70%
C、     85%
D、     95%
E、     90%
答案:C
解析: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 5 %者称为营养不良。
  1. 4、 下列哪组属行针辅助手法
A、     提插法,捻转法,展阑法
B、     提插法,捻转法,弹针法
C、     展颤法,弹针法,刮柄法
D、     提插法,捻转法,刮柄法
E、 提插法,刮柄法,展颤法
答案:C
解析:提插、捻转为行针的基本手法。辅助手法:循法、刮法、弹法、搓法、摇法、展颤法。
  1. 6 5、桃仁与红花共同的功效是
A、     活血祛瘀
B、     化瘀1丨:血
C、     利尿消肿
D、     润肠通便
E、     止咳平喘
答案:A
解析: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1丨:咳平喘.红花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与红花共同的功效是活血祛瘀调经.
166、 痰饮的治疗原则是
A、     宣肺
B、     健脾
C、     温化
D、     补肾
E、     发汗
答案:C
解析: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
167、 太阳经头痛一般农现在
A、     顶部
B、     颞部
C、     顶颞部
D、     前额部
E、     后枕部
答案:E
解析:太阳经循经于头后部,太阳经头痛表现在后枕部。
168、 下列腧穴中,归经错误的是
A、     合谷一大肠经
B、     太溪-肝经
C、     列缺_肺经
D、     阳陵泉一胆经
E、 阴陵泉-脾经
答案:B
解析:太溪归肾经.
169、 治疗癃闭、遗尿的穴位是
A、     太冲
B、     大陵
C、     神门
D、     内关
E、     阴郄
答案:A
解析: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穴,肝经主治病候:呕逆、遗尿、癃闭、疝气等。
170、 下列各项,+属溻溃法适应证的是
A、     阳证疮疡初起
B、     阴证疮疡
C、     美容
D、     保健
E、     创而干燥,他而不敛
答案:E
解析:溻溃法中冷溻用于阳证疮疡初起,溃后脓水较多者;热溻用于半阴半阳证及阴证疮疡•,授泡可用于美容、保健等.
171、 不属于痈的疾病是
A、     颈痈
B、     脐痈
C、     腋痈
D、     锁喉痈
E、     委中毒
答案:D
解析:锁喉痈属中医发的范畴。
  1. 2、 五输穴中,所行为
A、     井
B、     荥
C、     输
D、     经
E、 合
答案:D
解析: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17 3、《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     集元方
B、     孙思邈
C、     王叔与
D、    皇甫谧
E、 陈无择
答案:A
解析:陏代粜元方撰《i者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174、丹毒的主要病因病机是
A、     风温挟痰凝结经络
B、     风温湿热蕴结肌肤
C、     火邪侵犯,血分有热,郁于肌肤
D、     经络阻塞,气血凝滞
E、     署湿热毐流注肌间
答案:C
解析:素体血分有热,或在肌肤破损处有湿热火毐之邪乘隙侵入,郁阻肌肤而发是丹毒的主要病因病机。
17 5、 苏子降气汤的组成,不含有的药物是
A、     当归
B、     白前
C、     肉桂
D、    半1
E、     厚朴
答案:B
解析:苏•/•降气汤的组成药物是:紫苏子、半夏、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
17 6、 首倡病因学“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秦越人
C、     巢元方
D、     陈无择
E、     王清任
答案:D
解析: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病证方论》将病因归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大类,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
177、 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的分布是
A、     内侧前廉
B、     外侧前廉
C、     内侧中行
D、     外侧后廉
E、     内侧后廉
答案:A
解析:四肢内侧为阴,外侧为阳,上肢内侧前缘及拇指桡侧端为手太阴,内侧而中间为手厥阴,内侧而后缘为手少阴.
178、 四神丸与真人养脏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     肉豆蔻
B、     肉桂
C、     补骨脂
D、     人参
E、 诃子
答案:A
解析:四神丸组成: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真人养脏汤的组成: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甘苋、 白芍、木香、河子、罌粟壳.
179、 下列各项,属四神丸功用的是
A、     固表止汗
B、     固经止血
C、     健脾止带
D、     涩肠止泻
E、     涩精止遗
答案:D
解析:四神九功用的是温背暖脾,涩肠1丨:泻.
180、四神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草豆蔻
B、     白豆蔻
C、     肉iiJii
D、     砂仁
E、     厚朴
答案:C
解析:四神丸的组成药物是: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1. 1、下列各项中,属于四逆汤主治病证临床表现的是
A、     神疲欲寐
B、     脐腹痛
C、     心下满痛
D、     呕吐欲饮
E、     烦躁欲死
答案:A
解析:四逆汤主治少阴病之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四肢厥逆,神疲欲寐,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tl滑,脉 沉细微,或太阳病汗多亡阳证.
18 2、四妙勇安汤的组成是
A、     玄参、甘牮、当归、金银花
B、     陈皮、甘革、当归、金银花
C、     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
D、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
E、     赤芍、苦参、甘草、金银花
答案:A
解析: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是:玄参、甘草、当归、金银花。
183、 治疗疳积,应首选
A、     印堂
B、     二白
C、     太阳
D、     四缝
E、 八邪
答案:D
解析:四缝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184、 调制箍围药,取其清凉解毐作用的,应选用
A、     醋
B、     葱
C、     鸡子淸
D、     麻油
E、     丝瓜叶汁
答案:E
解析:丝瓜叶汁淸凉解毐,用它调制的玉盌散治疗罟天疖肿效果较好.
185、 下列哪项不是阴水证的临床表现
A、     水肿先从下肢肿起
B、     下半身肿痛
C、     腰酸肢冷
D、     水肿皮薄光壳
E、     起病缓,病程长
答案:D
解析:水肿皮薄光亮是阳水衣现。阴水证衣现为起病缓,病程长,水肿先从下肢肿起,下半身肿痛,腰酸肢冷。
18 6、水肿发病涉及的脏腑是
A、     心、肝、脾
B、     肝、脾、背
C、     肺、脾、贤
D、     脾、肾、心
E、     肾、心、肺
答案:C
解析: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背密切相关.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的作用。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背主水, 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背阳的蒸化、幵阖作用。
18 7、暑邪的致病特点为
A、     开泄
B、     黏滞
C、     收引
D、     升散
E、     趋下
答案:D
解析:暑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署为阳邪,其性炎热:(2)署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3)暑多挟湿。
18 8、下列哪项不是寿胎丸的组成药物
A、     菟丝子
B、     杜仲
C、     桑寄生
D、     川断
E、     阿胶
答案:B
解析:寿胎丸的组成药物是菟丝子、桑寄生、川断、阿胶.
189、 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
A、     目外眦
B、     目内眦
C、     目中
D、     彝旁
E、     口角旁
答案:B
解析:手足少阳经交接在目外眦,手足阴明经交接于典旁.手足太阳经交接在目内眦。
190、 三焦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
A、     外侧前缘
B、     内侧中线
C、     外侧后缘
D、     内侧前缘
E、     外侧中线
答案:E
解析:手足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191、 下列疗疮,容易损筋伤骨的是
A、     烂疗
B、     红丝疗
C、     颜面疗
D、     疫疗
E、     手足疗
答案:E
解析:手足疗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易损伤筋骨.
192、 手三阳经的走向为
A、     从头走足
B、     从足走腹
C、     从胸走手
D、     从手走头
E、     从手走足
答案:D
解析: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193、 适用于乳漏疮口漏乳不止与乳房部漏脓腐脱尽后,可促进疮口愈合的外治法是
A、     腐蚀法
B、     垫棉法
C、     切开法
D、     挂线法
E、     结扎法
答案:B
解析:适用于乳漏疮口漏乳不止,脓腐脱尽后的外治法是垫棉法以促进疮口愈合。
194、 实脾散的功用是
A、     健脾与胃,消食止泻
B、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C、     健脾与胃,消痞除满
D、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E、     燥湿运脾,行气与胃
答案:D
解析:实脾散的功用是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195、 石瘿的首选治法是
A、     内治
B、     外治
C、     针灸
D、     手术
E、 熏法
答案:D
解析:石瘿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癌,宜早期手术切除。
1 %、 石音的性味是
A、     辛苦大寒
B、     辛咸大寒
C、     辛酸大寒
D、     辛甘大寒
E、     甘淡大寒
答案:D
解析:石奇辛、甘、大寒.
197、 肺热壅盛,喘促气急,治疗宜与平喘药配伍的是
A、     栀子
B、     芦根
C、     石音
D、     夏枯草
E、     淡竹叶
答案:C
解析:石音淸热泻火,用于肺热喘咳,石耷辛、大寒入肺经,有淸泄肺热的作用。
198、 具有开窍宁神,化湿与胃功效的药物是
A、     石菖蒲
B、     苏合香
C、     賭香
D、     冰片
E、     牛黄
答案:A
解析:石菖蒲之功效:开窍宁神,化湿与胃。
  1. 9、 治疗昏迷,高热,咽喉肿痛,应首选
A、     四缝
B、     十宣
C、     四神聪
D、     合谷
E、     曲池
答案:B
解析:十宣穴主治昏迷、高热、咽喉肿痛、指端麻木。
  1.  0、 十五别络的组成是
A、     十二经脉别络加上督、冲、任三脉的别络
B、     十二经脉别络加上脾、胃大络与冲脉别络
C、     十二经脉别络加上脾之大络与督脉、任脉的别络
D、     十二经脉别络加上胃之大络与督脉、冲脉的别络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十五别络,即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各有1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合成“十五别络”。 2 0 1、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烀,肝经向下流注的经脉是
A、     膀胱经
B、     胆经
C、     三焦经
D、     心经
E、     肺经
答案:E
解析: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
  1. 0 2、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下列哪些内容
A、     阴阳、五行、脏腑
B、     五行、手足、阴阳
C、     手足、阴阳、脏腑
D、     脏腑、手足、五行
E、     以上均非
答案:C
解析:十二经脉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
20 3、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是
A、     奇经八脉
B、     十二经别
C、     十二经筋
D、     十二皮部
E、 十五络脉
答案:B
解析: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
2 0 4、湿邪致病,缠绵难愈是因为
A、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B、     湿为阴邪,伤人阳气
C、     湿性重浊,不易祛除
D、     湿性黏滞,不易祛除
E、     湿性趋下,为病缠绵
答案:D
解析:湿性黏滞,主要衣现在两方而:•是症状的黏滞性,二是病程的缠绵性。
205、 六淫邪气中,具有“阻遏气机”特点的是
A、     风
B、     暑
C、     湿
D、     寒
E、     火
答案:C
解析: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 0 6、下列除哪项外,均属病理性胎黄
A、     生后2 4小时内出现
B、     黄疸丨0〜1 4天左右消退
C、     黄疸退而复现
D、     黄疸持续加深
E、     黄疸3周后仍不消退
答案:B
解析:生理性胎黄:婴儿出生后2 ~3天出现黄疸,足月儿于出生后10~丨4天自行消退,察赋虚弱的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 •般情况良好,食欲、二便正常,无其她临床症状。病理性胎黄:新生儿初生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 深,或黄疸退而复现,或于出生后1周甚至数周后开始出现黄疸,临床症状较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2 0 7、下列关于生理性带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色d或无色透明
B、质地黏调
c、其呈适中
D、     无特殊气味
E、     从阴道内排出的一种阴液
答案:B
解析:生理性带下是从阴道内排出的阴液,色白或无色透明的黏性液体,其童适中,无特殊气味。
208、 生化汤治疗瘀血阻滞冲任,瘀阻胞宮而致的产后恶露淋漓+爽,常加用的药物是
A、     桃仁、赤芍
B、     红花、赤A
C、     蒲黄、五灵脂
D、     茜草、益母眾
E、 黑荆芥、茜苋
答案:D
解析:生化汤加茜苋、益母苋以增祛瘀1丨:血之效。
209、 生化汤除活血化瘀,1丨:痛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     祛风
B、     温经
C、     行气
D、     疏肝
E、 除湿
答案:B
解析:生化汤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2 1()、 小儿出齐20颗乳牙的时间是
A、     8〜10个月
B、     11〜12个月
C、     13~15 个月
D、     16〜丨9个月
E、     20〜30个月
答案:E
解析:生后4~ 1 0个爿乳牙开始萌出,2 0 ~30个月时出齐2 0颗乳牙。
2 11、具有生津1丨:渴功效的药物是
A、     生地黄
B、     牡丹皮
C、     赤芍
D、     紫草
E、     金银花
答案:A
解析:生地黄之功效:淸热凉血,养阴生潍.
212、生地黄、玄参的共同功效,除淸热凉血外,还有
A、     止血
B、     解毐
C、     养阴
D、     利尿
E、     化瘀
答案:C
解析:生地黄:淸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功效:淸热凉血,滋阴解毒。
2丨3、 气血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     心、肺
B、     肺、脾
C、     肺、肾
D、     脾、汚
E、     肝、肺
答案:B
解析:贤主先天之气,脾主后天之气。肺为气之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2 14、 “气之根”指的是
A、     脾
B、     心
C、     肺
D、     肝
E、     肾
答案:E
解析:贤主纳气,有受纳、摄纳的意思,指肾气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有防止呼吸衣浅的作用。 人体的呼吸运动,M然由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归于贤,由肾气摄纳,才能呼吸调匀、通畅,故有“肺为气之主,贤为气之 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的说法。
2 15、     贤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     使肺之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B、     有助于元气的固摄
C、     有助于精液的固摄
D、     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E、     促进肺气的宣发
答案:A
解析:肾气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浅农的作用。人体的呼吸功能,由肺所主,但吸入 之气,必须下归于贤,由肾气摄纳,才能呼吸调匀、通畅,故有“肺为气之主,背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的说法。
216、 用背俞穴治疗耳聋,应首选
A、     肺俞
B、     三焦俞
C、     肝俞
D、     背俞
E、     脾俞
答案:D
解析:背开窍于耳,故治耳聋取贤俞。
217、 循行于腹中线旁开2寸,胸中线旁开4寸的经脉是
A、     手太阴肺经
B、     足阳明胃经
C、     足少阴贤经
D、     足太明脾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B
解析:肾经循行于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脾经循行于腹中线旁开4寸,胸中线旁开6寸。
218、 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
A、     丨肖
B、     脾
C、     心
E、肺
答案:A
解析:肾藏精,是人体全身阴阳的根本,为先天之本。
219、 肾之液为
A、     汗
B、     唾
C、     涕
D、     泪
E、 涎
答案:B
解析:背: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贤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幵窍于耳及二阴。
220、 心包经的原穴是
A、     神门
B、     间使
C、     大陵
D、     内关
E、     太渊
答案:C
解析:神门为心经原穴,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太渊为肺经原穴.
221、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人危险性是
A、     水肿
B、     肺栓塞
C、     下肢坏死
D、     患肢增粗
E、     浅静脉扩张
答案:B
解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大危险是肺栓塞与肺桢塞.
  1. 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衣现
A、     舌苔焦黑
B、     身热不扬
C、     谵语狂乱
D、     腹胀拒按
E、     大便秘结
答案:B
解析:身热不扬是湿热证的典型衣现。
  1. 3、阳虚湿盛的舌象是
A、     舌红苔白滑
B、     舌淡嫩苔白滑
C、     舌边红苔黑润
D、     舌红瘦苔黑
E、     舌绛苔黏腻
答案:B
解析:舌质嫩多见于虚证,滑苔多是湿邪内聚的衣现。舌色淡多主气血两虚或阳虚。
  1. 24、小儿“地图舌’’是由于
A、肺气虚弱
B、     脾阳亏虚
C、     脾失健运
D、     宿食内停
E、     胃之气阴不足
答案:E
解析:舌苔为胃气所生,地图舌对于成人与小儿一样,都是胃之气阴+足。新生儿舌红无苔与哺乳婴儿的乳d苔,都属 于正常舌苔。
225、舌绛少苔有裂纹,多见于
A、     热邪内盛
B、     气血两虚
C、     阴虚火旺
D、     瘀血内阻
E、 脾虚湿侵
答案:C
解析: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多属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1. 2 6、   舌淡11丨胖嫩,苔d滑者,常提示的是
A、     阴虚夹湿
B、     脾胃湿热
C、     气分有湿
D、     阳虚水停
E、     瘀血内阻
答案:D
解析:舌淡白主气血两虚、阳虚,嫩舌见于虚证,胖舌主水湿内停,消苔主痰湿。
  1. 27、治疗乳汁不足的腧穴是
A、     中冲
B、     隐白
C、     少泽
D、     少冲
E、     大敦
答案:C
解析:少泽为通乳有效穴。
228、 芍药汤与白头翁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大黄
B、     秦皮
C、     黄连
D、     黄芩
E、     黄柏
答案:C
解析:勺药汤组成: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牮、大黄、黄芩、官桂;白头翁汤组成:白头翁、黄连、黄柏、
秦皮.
229、 下合穴中可治疗肠痈、痢疾的是
A、     足三里
B、     上巨虚
C、     下巨虚
D、     委中
E、     阳陵泉
答案:B
解析: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治疗肠痈、痢疾、泄泻。
  1. 3 0、膀胱经的合穴是
A、     上巨虚
B、     下巨虚
C、     足三里
D、     委阳
E、     委中
答案:E
解析:上巨虚为人肠经的下合穴,下巨虚为小肠经的下合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下合穴,委阳为三焦经的下合穴,委中为 膀胱经的合穴。
  1. 1、山茱萸具有的功效是
A、     补益肝贤,敛疮
B、     收敛固涩,1丨:咳
C、     收敛固涩,1丨:血
D、     补益肝肾,润肺
E、 补贤涩精,止泻
答案:C
解析:山茱萸之功效:补益肝贤,收敛固涩。可用于崩漏下血及月经过多.
  1. 3 2、 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功效的药物是
A、     山植
B、     莱菔子
C、     鸡内金
D、     麦芽
E、     谷芽
答案:A
解析:山楂之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233、    山药具有的功效是
A、     补背固精
B、     养血安神
C、     补气升阳
D、     益卫固表
E、     补脾祛湿
答案:A
解析:山药之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背,固精1丨:带.
234、 砂仁具有的功效是
A、     温肝
B、     暖肾
C、     温肺
D、     温脾
E、     回阳
答案:D
解析:砂仁之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1. 3 5、 风痰的特征是
A、     色黄黏稠
B、     白而清稀
C、     淸稀多泡沫
D、     白滑rfii萤多
E、     少而黏稠
答案:C
解析:色黄稠有块者多为热痰;痰白而消稀者为寒痰;白滑而量多,易于咳出者为湿痰:少而黏稠为燥痰,淸稀多泡沫是 风痰。
2 36、 溃疡疮口太小,脓腐难去,常用的腐蚀药是
A、     红灵丹
B、     白降丹
C、     七三丹
D、     八宝丹
E、 九黄丹
答案:B
解析:桑皮纸或丝棉纸裹上白降丹,插于疮口,使疮口开大,脓腐易出.
2 37、桑菊饮与桑杏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杏仁
B、     桔梗
C、     象贝
D、     连翘
E、 苇根
答案:A
解析:桑菊饮的组成药物是:桑叶、菊花、苇根、甘苹、薄荷、桔梗、杏仁、连翘:桑杏汤的组成药物是:桑叶、 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皮、梨皮。
  1. 8、治疗气滞血瘀型滞产,应首选
A、     合谷
B、     太冲
C、     足三里
D、     血海
E、     至阴
答案:A
解析:三阴交为脾经腧穴,又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两穴合用补合谷,泻三阴交,可补气调血以致胎下: 太冲为足厥阴之原穴,可疏肝理气。
239、三仁汤中具有“宣上、畅中、渗下"作用的药物是
A、     杏仁、苋蔻仁、薏苡仁
B、     杏仁、白蔻仁、冬瓜仁
C、     杏仁、白蔻仁、薏苡仁
D、     杏仁、桃仁、1苡仁
E、     桃仁、白蔻仁、薏苡仁
答案:C
解析:三仁汤中杏仁通宣上焦肺气,使气化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葱苡仁甘淡性寒,利湿清 热而健脾,可以疏导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2 40、三仁汤除清利湿热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     理气与中
B、     行气与胃
C、     升淸降浊
D、     通阳化气
E、宣畅气机
答案:E
解析:三仁汤之功效为宣畅气机,淸利湿热。
241、塞因塞用不适用于
A、     脾虚腹胀
B、     血虚便秘
C、     血枯经闭
D、     贤虚尿闭
E、     血瘀经闭
答案:E
解析:塞因塞用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虚所致的脘腹满闷,则宜用健脾益 气的方法治疗:气虚血枯引起的闭经,用补气补血的方法则月经自行,而不能采用通利的方法;老年气虚便秘则应益气通便, 这就是塞因塞用。
  1. 2、乳痈初起,证属气滞热壅。内治应首选
A、     逍遥散
B、     透脓散
C、     四妙汤
D、     瓜蒌牛蒡汤
E、     牛蒡解肌汤
答案:D
解析:乳痈初起,证属气滞热壅。内治以疏肝清胃,通乳消肿。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
243、 乳岩的特点是
A、     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     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溥
C、     乳块呈卵圆形,表而光滑,推之活动
D、     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     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动
答案:E
解析:乳岩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而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 晚期溃烂,凹如泛莲。
2 44、 乳岩的致病因素属
A、     外感六淫邪毐
B、     外来伤害
C、     情志内伤
D、     脾胃虚弱
E、     感受特殊之毐
答案:C
解析:乳岩发病主要是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冲任不调或先天禀陚不足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失与。
245、乳衄的病因是
A、     心火旺
B、     肝火旺
C、     肺热上炎
D、     贤阴亏
E、     阴虚火旺
答案:B
解析:乳头属肝,忧思郁怒,肝气不舒,郁久化火,迫血妄行,为乳衄.
246、 乳癖的特点是
A、     乳房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     肿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C、     肿块表面光滑,推之活动,伴有压痛
D、     肿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     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答案:C
解析:乳癖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与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 •,边界不清,质地不硬,衣面光滑,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可有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 经后疼痛减轻。
247、 正确的乳房检査方法是
A、     以手掌放于乳房上轻轻按摩
B、     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于乳房上轻柔触摸
C、     以食指先触到肿物,并仔细区别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D、     以食指首先触摸是否有肿物存在,并注意是否活动
E、     以手托起乳房,用另一手仔细触摸
答案:B
解析:乳房肿块检査:应先检査健侧乳房,爯检査患侧,以便对比。其顺丨t: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触摸乳 房的4个象限,继而触摸乳牮部分,最后触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
248、 在脉象上懦脉与弱脉的主要区别是
A、     节律
B、     至数
C、     脉力
D、     脉位
E、 流利度
答案:D
解析:濡脉是浮细无力而软,弱脉是沉细无力而软。在脉象上懦脉与弱脉的主要区别是脉位。
  1. 9、下列脉象,除哪项外,均主实证
A、     牢脉
B、     濡脉
C、     滑脉
D、     紧脉
E、     长脉
答案:B
解析:濡脉见于虚证及湿困。
250、 肉桂具有的功效是
A、     温经通脉
B、     回阳救逆
C、     温肺化饮
D、     疏肝下气
E、     温中降逆
答案:A
解析:肉桂之功效:补火助阳,散寒1丨:痛,温经通脉.
251、  苏子降气汤中配伍当归与肉桂的意义是
A、     温贤纳气
B、     养血补肝
C、     温补下元
D、     祛痰止咳
E、     温肾祛寒
答案:C
解析:肉桂辛甘大热,温补肾元,纳气平喘•,当归治咳逆上气,又能养血补虚,同肉桂以温补下元.
  1. 2、S豆蔻、肉豆蔻的共同功效是
A、     温中行气
B、     涩肠止泻
C、     化湿行气
D、     温中止枢
E、     温背助阳
答案:A
解析: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1丨:呕.
2 53、治疗子肿脾虚证的代表方剂是
A、     真武汤
B、     白术散
C、     五苓散
D、     鲤色汤
E、     天仙藤散
答案:B
解析:妊娠肿胀又叫“子肿",脾虚证治以健脾除湿,利水消肿。方用白术散。
254、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的特点是
A、     呕吐消涎
B、     食入即吐
C、     呕吐粘痰
D、     呕吐酸水或苦水
E、     呕吐血性分泌物
答案:B
解析:妊娠恶阻之脾胃虚弱证症状有恶心呕吐,吐出食物,甚则食入即叶.,不思饮食,舌淡。
2 55、妊娠恶阻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A、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
B、     肝郁气滞,失于条达
C、     痰湿内停,中焦受阻
D、     重伤渖液,胃阴不足
E、     冲气上逆,胃失与降
答案:E
解析:妊娠恶阻的主要发病机理:冲气上逆,胃失与降.
  1.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妊娠病的发病机理
A、     血聚养胎,阳气上浮
B、     胎体渐大,气机升降失调
C、     寒湿停聚,冲任受阻
D、     肾气亏损,无力系胞,胎元不固
E、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胎失所养
答案:C
解析:妊娠病的发病机理:①阴血聚下,阳气浮于上,甚者阳气偏亢,易致妊娠恶阻、妊娠眩牮等。②由于胎体渐长,致使气 机升降失调,易形成气滞痰湿内停,可致妊娠肿胀等。③肾气亏损,则胎元不固,易致胎动不安、小产等。④脾虚血少,可致胎漏
25 7、 “阴脉之海”是指
A、     带脉
B、     任脉
C、     冲脉
D、     阴跷脉
E、 阴维脉
答案:B
解析: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阴脉之海”。
258、 “重阴必阳”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交感
B、     阴阳对立制约
C、     阴阳转化
D、     阴阳互根互用
E、     阴阳消长
答案:C
解析: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在•定的条件下,可各内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阳证可转化为阴证,阴证转化为阳 证。应当指出,转化必须具备…定的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 “重”与“极”,就是转化的条件。
25 9、经络系统的组成是
A、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筋、皮部
B、     经脉、络脉、经筋、皮部
C、     经脉、别络、经筋、皮部
D、     经脉、经别、经筋、皮部
E、 正经、奇经、经别、皮部
答案:B
解析: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260、 下列各项,+属人工流产并发症的是
A、     人流综合征
B、     子宫穿孔
C、     人流后宫缩不良
D、     人流不全
E、     人流术后感染
答案:C
解析:人工流产并发症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子宮穿孔,吸宫不全,宮腔或宫颈粘连,人流术后感染。
261、 “十九畏”中,人参“畏"的是
A、     三棱
B、     朴硝
C、     硫黄
D、     五灵脂
E、     密陀僧
答案:D
解析:人参畏五灵脂。
262、 人参配莱菔子在药物七情配伍关系中属
A、     相使
B、     相畏
C、     相杀
D、     相反
E、     相恶
答案:E
解柝: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263、 顾步汤适用的脱疽证候是
A、     寒湿阻络
B、     血脉瘀阻
C、     湿热毐盛
D、     热毒伤阴
E、     气阴两虚
答案:D
解析:热邪伤阴,阴虚火旺,可致阴血亏虚火虚,肢节失养,坏疽脱落。选顾步汤,治以淸热解毐,养阴活血。
264、 下列哪项不会出现口渴多饮
A、     热盛伤津
B、     汗出过多
C、     剧烈呕吐
D、     泻下过度
E、     湿热内阻
答案:E
解析:热邪伤泮则口渴,体内有湿不多饮。
2 6 5、下列各项,属外科辨别阴证、阳证要点的是
A、     有无麻木
B、     有无脓液
C、     有无出血
D、     有无灼热
E、     有无瘙痒
答案:D
解析:热为阳证,寒为阴证。外科辨别阴证、阳证的要点:发病缓急、病位深浅、皮肤颜色、肿胀形势、皮肤温度、肿 胀范围、肿块硬度、疼痛感觉、脓液质蛍、病程长短、全兑症状、预后顺逆。
2 6 6、治疗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应首选
A、     清经散
B、     逍遥散
C、     当归巧药散
D、     导赤散
E、     柴胡疏肝散
答案:A
解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而致月经提前而至,治法淸热降火,凉血调经,方用淸经散。
267、治疗崩漏实热证,应首选
A、     保阴煎
B、     固本1丨:崩汤
C、     清热固经汤
D、     淸热调血汤
E、     左归丸
答案:C
解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断等,为崩漏,治宜淸热凉血,固冲止血.选用方:淸热固
经汤.
  1. 68、 下列各项,不属于确认成脓方法的是
A、     按触法
B、     推拿法
C、     穿刺法
D、     透光法
E、     点压法
答案:B
解析: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穿刺法、点压法、透光法与B超。
  1. 9、 驱虫药的服用吋间是
A、     饭前服
B、     空腹服
C、     饭后服
D、     定时服
E、     睡前服
答案:B
解析: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能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
  1. 0、情忐郁结所致胸痛的农现是
A、     胸背彻痛
B、     胸痛咳嗽
C、     憋闷疼痛
D、     胀痛走窜
E、 刺痛不移
答案:D
解析:情忐郁结所致胸痛的衣现是胀痛走窜。胸背彻痛多为真心痛:胸痛咳嗽多为肺系症状;憋闷疼痛多为痰湿阻脉: 刺痛不移为瘀血所致。
  1. 71、清营汤的功用是
A、     泻火养阴,凉血散瘀
B、     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C、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D、     清营解毐,透热养阴
E、     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答案:D
解析:淸营汤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邪热初入营分证.
  1. 7 2、清热固经汤适合于下列哪型崩漏
A、     虚热
B、     实热
C、     肾阴虚
D、     血瘀
E、 脾虚
答案:B
解析:淸热固经汤适合崩漏血热证,能淸热凉血,固冲1丨:血之功.
  1. 7 3、清气化痰丸的主治证候中,不包括的是
A、     胸膈痞满
B、     舌苔d腻
C、     脉象滑数
D、     咳嗽痰黄
E、     小便短赤
答案:B
解析:淸气化痰丸主治热痰证。表现为咳嗽痰黄,咯之不爽,胸膈痞满,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74、 下列各项,不属靑皮主治病证的是
A、     胸胁胀痛
B、     乳房胀痛
C、     食积腹痛
D、     疝气疼痛
E、     呕吐呃逆
答案:E
解析:青皮之功效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临床常用于肝气郁结诸证、食积气滞证、气滞血瘀证等。
275、 旣能疏肝破气,又能消积化滞的药物是
A、     橘皮
B、     青皮
C、     枳实
D、     木香
E、     香附
答案:B
解析:青皮之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276、 青蒿螫甲汤主治证的热型是
A、     骨蒸潮热
B、     夜热早凉
C、     U哺潮热
D、     身热夜甚
E、     皮肤蒸热
答案:B
解析:青蒿鳖甲汤所治证候为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277、 乳痈切开徘脓的切口应该是
A、     切口尽呈大
B、     切口宜尚
C、     纵切口
D、     横切口
E、 按乳络方向
答案:E
解析:切口按乳络方向并与脓腔基底人小•致,切口位罝应选择脓肿稍低的部位,使引流通畅而不致形成袋脓,避免损伤乳 络形成乳漏。
2 7 8、羌活胜湿汤与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的是
A、     防风、川芎
B、     黄芩、川芎
C、     羌活、藁本
D、     羌活、独活
E、     羌活、1荆子
答案:A
解析:羌活胜湿汤的组成药物是:羌活、独活、薬本、防风、甘草、川芎、1荆子;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是:羌活、 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牮。
27 9、     前列腺炎的主要临床衣现是
A、     无痛性血尿
B、     精液中有血
C、     尿中有血,并有腰部剧痛
D、     尿频、进行性排尿闲难
E、     尿频急而痛,尿末常有d色分泌物
答案:E
解析:前列腺炎的主要临床衣现是出现轻微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内灼热不适或排尿不净之感;有的在排尿终末 或大便用力时,自尿道滴出少呈乳d色的前列腺液。
280、 既能泻下逐水,又能去积杀虫的药物是
A、     槟榔
B、     甘遂
C、     使君子
D、     牵牛子
E、     京大戟
答案:D
解析:牵牛子之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281、 恶心呕吐,呃逆嗳气频作,其病机是
A、     痰浊上壅
B、     肺气上逆
C、     肝气上逆
D、     胃气上逆
E、     奔豚气逆
答案:D
解析:气滞证好发于肝、胃、肺,气逆亦好发于肝、胃、肺。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牮、昏厥:胃气上逆则见呃逆嗳气、 恶心、呕吐:肺气上逆则见咳喘气逆.
2 8 2、 治疗气瘿应首选
A、     海藻玉壶汤
B、     四海舒郁丸
C、     开郁散
D、     逍遥散
E、     桃红四物汤
答案:B
解析:气瘿应首选四海舒郁丸加减■■疏肝解郁,化痰软坚。
283、 气瘿的内治法是
A、     理气解郁,化痰软坚
B、     化痰软坚,开郁行瘀
C、     疏肝解郁,化痰软坚
D、     疏风淸热,化痰散结
E、 疏肝健脾,化痰散结
答案:C
解析:气瘿病因病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水失停留,聚而为痰,痰气互凝,结于颈前。方用:四海舒郁丸加减,治法:疏肝解 郁,化痰软坚。
2 84、治疗血虚证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依据是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能载气
E、 血能养气
答案:A
解析: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的良 好效果,即是源于气能生血的原理。
285、下列各项,+属气分证临床农现的是
A、     心烦懊恼
B、     便秘尿赤
C、     胁痛口苦
D、     谵语狂乱
E、     身热夜甚
答案:E
解析:气分证以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辩证要点。多由卫分证不解,邪传入里所致,热扰心神则心烦;邪热与 燥屎相结而热愈炽,上扰心神,则有谵语、狂乱;或见口苦,胁痛,干呕;热灼津伤,则口渴,尿赤.
  1. 6、下列具有疏风散邪,淸热解毒功用的方剂是
A、     黄连解毐汤
B、     普济消毐饮
C、     淸瘟败毐饮
D、     青蒿整甲汤
E、     龙胆泻肝汤
答案:B
解析:普济消毐饮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2 8 7、平胃散与猹香正气散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陈皮、白术
B、     陈皮、厚朴
C、     陈皮、苍术
D、     厚朴、苍术
E、     白术、厚朴
答案:B
解析:平胃散的组成药物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菝香正气散的组成药物是: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 1、陈皮、厚朴、桔梗、菝香、甘苹、白术.两方均有陈皮、厚朴.
2 8 8、腹内结块,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其证为
A、     鼓胀
B、     痞满
C、     积
D、     聚
E、 结胸
答案:C
解析:痞满、结胸、聚均属无形之邪;鼓胀为腹内有水,而非结块。
2 89、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A、     气能生血
B、     人以水谷为本
C、     脾主升清
D、     脾能运化水谷精微
E、     脾为后天之本
 
解析:脾主运化。运,即转输•,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有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与津液,并转输至心 肺,布达于全身的功能.
2 9 0、为人体气血化生之源的脏是
A、     肾
B、     心
C、     肝
D、     肺
E、 脾
答案:E
解析:脾主运化,统血,开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
291、 脾在志为
A、     怒
B、     喜
C、     思
D、     悲
E、 恐
答案:C
解析:脾在志为思,若思虑过度,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运动,尤其是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与气结,脾气不能升清, 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292、 肝藏血与脾统血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A、     贮藏血液
B、     调节血蛍
C、     统摄血液
D、     防止出血
E、 化生血液
答案:D
解析:脾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使之不溢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脾气摄血的作用来 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血液不致溢出脉管之外。肝主凝血以防止出血,气有固 摄血液之能,肝气充足,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
293、 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治法是
A、     调与脾胃,运脾开胃
B、     健脾益气,佐以温中
C、     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D、     运脾化湿,消积开胃
E、     补脾开胃,消食助运
答案:A
解析:脾失健运证就是单纯的脾胃不与,水谷运化出现障碍,不存在气虚,不存在脾胃阴虚,不存在水湿内生,也不存在 脾虚食积.
  1. 4、 连系舌根,散布于舌下的经脉是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太阴脾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
答案:C
 
解析:脾经连系舌根,散布于舌下.
295、 “七恶”中,症见皮肤枯稿,痰多音喑,呼吸喘急,舁翼煽动者,称为
A、     心恶
B、     肝恶
C、     脾恶
D、     肺恶
E、     气血衰竭
答案:D
解析:皮肤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岛翼煽动称为肺恶。
296、 麦门冬汤中配伍粳米、大枣、甘草的意义有
A、     佐金平木
B、     培土生金
C、     扶土抑木
D、     滋水涵木
E、 益火补土
答案:B
解析:配伍粳米、大枣、甘草养胃生潍,助君臣补养肺胃,使中气充盛,则沭液h能上归于肺. 29 7、下列各项,不属淋病特点的是
A、     尿频尿急
B、     尿道刺痛
C、     尿道溢脓
D、     排尿困难
E、     腹股沟淋巴结肿人
答案:D
解析:排尿困难属于中医“癃闭”,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增生症。
2 9 8、 具有利尿通淋功效的药物是
A、     川芎
B、     丹参
C、     郁金
D、     桃仁
E、 牛膝
答案:E
解析:牛膝之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火(血)下行。
2 9 9、 孕妇应慎用的药物是
A、     金银花
B、     连翘
C、     牛黄
D、     龟腥草
E、     蒲公英
答案:C
解析:牛黄性苦、凉,孕妇慎用.
300、尿血与淋证的鉴别要点是
A、     有无发热
B、     有无尿痛
C、     有无腹痛
D、     有无排尿困难
E、出血呈的多少
答案:B
解折:尿血无疼痛。
  1. 1、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
A、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
B、     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快
C、     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
D、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
E、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慢
答案:D
解析:捻转补泻:针刺的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吋间短者为补法。
302、 随巷小儿年龄的增加
A、     脉搏增快,血压增高
B、     脉搏增快,血压减低
C、     脉搏减慢,血压增高
D、     脉搏减慢,血压减低
E、     脉搏,血压均无明显变化
答案:C
解析:年龄越小,脉搏越快,血压越低。
  1. 03、 内痔的主要症状是
A、     便血,疼痛
B、     便rfll,有分泌物
C、     便血,脱出
D、     便血,肛门痒
E、 便血,异物感
答案:C
解析:内痔:便血,痔核脱出,肛周潮湿、瘙痒,疼痛,便秘。
304、 足阳明胃经的原穴是
A、     内庭
B、     陷谷
C、     冲阳
D、     解溪
E、 丰隆
答案:C
解析:内庭为荥穴,陷谷为输穴,解溪为经穴,丰隆为络穴。
305、 乳疬相当于西医学的病名是
A、     乳腺襄肿
B、     乳腺增生病
C、     乳腺纤维腺瘤
D、     乳房异常发育症
E、 导管内乳头状瘤
答案:D
解析:男、女儿童或中老年男性在乳牮部出现疼痛性结块,称为乳疬,相当于西医的乳房异常发育症. 3 0 6、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称为
A、     目昏
B、     目痒
C、     目眩
D、     翻
E、     歧视
答案:C
解析:目眩称眼花。指病人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车,或眼前如有蚁蝇6动的症状。
307、 具有行气导滞、攻积泻热功用的方剂是
A、     枳实导滞丸
B、     枳实消痞丸
C、     木香棋榔九
D、     大承气汤
E、     麻子仁丸
答案:C
解析:木香槟榔丸之功效为行气导滞,攻积泻热。
308、 被后世医家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的明代中医外科学著作是
A、     《外科正宗》
B、     《疡科心的集》
C、     《外科大成》
D、     《外科全生集》
E、     《外科精义》
答案:A
解析:明淸最有代表性的外科三大学派:“正宗派"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全生派”淸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 “心的派"清代高锦庭《疡科心的集》.
  1. 09、下列各项,不属面色青主病的是
A、     寒证
B、     惊风
C、     湿证
D、     气滞
E、     血瘀
答案:C
解析:而色青主病是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而不主湿。
  1. 10、下列各项,属瘀血内阻临床衣现的是
A、     面色黧黑
B、     而黑干焦
C、     而黑浅淡
D、     眼周发黑
E、     耳轮焦黑
答案:A
解析:而'黑干焦,多属贤阴虚;血黑暗淡多属贤阳虚;眼眶周围发黑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耳轮焦黑多属贤精亏虚;属瘀 血内阻临床表现的是而色黧黑。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或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肌肤失养,故而色黧黑、皮肤粗糙如鳞甲, 甚则口唇爪甲呈紫暗。
  1. 1、利小便而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     小肠主泌别淸浊
B、     脾主运化
C、     肺主通调水道
D、     小肠主受盛
E、     小肠主化物
 
解析:泌別淸浊,指小肠吸收水谷精微及津液,排泄食物糟粕与多余的水液。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被分为水谷精 微々食物残渣两部分,再经脾之运化将水谷精微与津液输至全身,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水液通过肾句膀胱形成小便这个过 程,就是小肠的分淸別浊功能。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萤的津液,故又有“小肠主液"之称。小肠泌別淸浊 的功能正常,则水液与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临床上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以实大便"的方法,就是依据“小肠主液”理 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 12、 创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而如凿,基底部高低不平,有稀薄臭秽分泌物。其溃疡属于
A、     麻风性溃疡
B、     压迫性溃疡
C、     疮疡性溃疡
D、     梅毐性溃疡
E、 岩性溃疡
答案:D
解析:梅毒性溃疡: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略微内凹,基底而高低不平,有稀薄臭秽分泌物。
  1. 1 3、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A、     芍药
B、     杏仁
C、     大黄
D、     厚朴
E、     甘草
答案:E
解析:麻/•仁丸的组成药物是:大黄、枳实、厚朴、芍药、杏仁、麻子仁.
  1. 14、麻疹的特殊体征是
A、     高热
B、     咳嗽
C、     眼泪汪汪
D、     喷嚏流涕
E、     麻疹黏膜斑
答案:E
解析:麻疹起病2〜3天,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周围皮肤按序泛发麻粒样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疹退吋皮肤 有糠屑样脱屑与色素沉卷斑为特征。
315、 麻疹的好发年龄是
A、     6个月以内
B、     6个月到5岁
C、     6〜7岁
D、     8〜9岁
E、 1 0 ~ 1 2 岁
答案:B
解析:麻疹多流行于冬春季节,好发于儿童,尤其是6个月以上,5岁以下的幼儿多见。
  1. 16、 麻黄具有的功效是
A、     解色蟹毐
B、     平喘利水
C、     祛风胜湿
D、     行气宽中
E、     温经通阳
答案:B

解析:麻黄之功效:发汗解衣,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317、 在使用注意方面,宜从小鱼幵始,缓缓增加,以免阳升风动,头晕H赤的药物是
A、     冬虫夏草
B、     石斛
C、     鍪甲
D、     白术
E、 鹿茸
答案:E
解析:鹿茸甘、温、咸,为壮肾阳、益精血的药。
318、 具有泻下,清肝,杀虫功效的药物是
A、     番泻叶
B、     大黄
C、     芒硝
D、     甘遂
E、     芦荟
答案:E
解析:芦荟之功效:泻下、淸肝,杀虫.
319、 下列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功效的药物是
A、     大青叶
B、     色腥牮
C、     夏枯苋
D、     蒲公英
E、     芦根
答案:E
解析:芦根之功效:清热生津,除烦1丨:呕。
  1. 20、下列各项,易导致妇产科疾病发生的是
A、     风、寒、湿
B、     风、湿、热
C、     寒、热、湿
D、     寒、暑、热
E、     寒、湿、燥
答案:C
解析:六淫与五邪中与妇科关系最人的是寒热湿邪,因寒、热、湿邪易与血相搏发生。
  1. 21、     下列各项,不属六味地黄丸主治的临床表现的是
A、     腰膝酸软,盗汗遗精
B、     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C、     骨蒸潮热,手足心热
D、     小便不利或反多
E、 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答案:D
解析:六味地黄丸主治贤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头犖目眩,耳鸣耳洚,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 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1. 2 2、 颈部肿块,溃后脓水淸稀,夹有败絮物,疮口呈潜行性空腔,疮面肉色灰d,周围皮肤紫暗,可形成窦道.其诊断是
A、     流疲
B、     颈痈
C、     锁喉痈
D、     瘰疬
E、     失荣
答案:D
解析:流痰是发于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以脊椎最多.颈痈是相当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溃后脓出黄白稠 厚,1 0〜1 4円左右可以愈合,若火毒炽盛,病变可向对侧菝延,或压迫结喉,形成锁喉痈。瘰疬是发生于颈部的慢性化脓性疾 病.瘰疬后期切开或自溃后,可形成窦道。
323、 羚羊角具有的功效是
A、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
B、     息风止痉,降逆止血
C、     平肝息风,清热解毐
D、     平肝潜阳,祛风止痛
E、     息风止痉,通络散结
答案:C
解析:羚羊角之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淸热解毐。
324、 下列哪项是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要点
A、     有无发热恶寒
B、     有无胸痛咳血
C、     有无口干咽燥
D、     痰呈的多少
E、     咯痰的难易
答案:A
解析:两证均有干咳、痰少难咯的衣现,但燥邪犯肺证属外感新病,常兼有表证,干燥症状突出,虚热之象不明M;后者 属内伤久病,无表证,虚热内扰的症状明显。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发热恶寒.
32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里实热证的表现
A、     大便干结
B、     两颧娇红
C、     口渴饮冷
D、     热汗不止
E、 脉象洪数
答案:B
解析:两额娇红属阴虚证。
326、 下列各项,+属理中丸主治范围的是
A、     阳虚失血
B、     脾胃虚寒之腹痛_
C、     中焦虚寒之小儿慢惊风
D、     肝胃虚寒之胃脘痛
E、     脾胃虚寒之胸痹
答案:D
解析:理中丸主治:中焦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拒按,呕吐下利,腹满不食,舌淡苔白,脉沉迟: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 惊;或病后喜唾涎沫、胸痹等由中焦虚寒所致者.
  1. 27、理中丸除温中补虚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     与中缓急
B、     降逆止呕
C、     降逆止痛
D、     养血通脉
E、     补气健脾
答案:E
解析:理中丸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1. 8、 郁i正总的治则是什么
A、     行气化痰
B、     利湿淸热
C、     益气养血
D、     疏通气机
E、 消食行气
答案:D
解析: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
329、 下列药物中,不宜与藜芦配伍的是
A、     黄芩
B、     黄连
C、     黄柏
D、     龙胆草
E、 苦参
答案:E
解析:藜芦反苦参、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330、 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的药物是
A、     山楂
B、     神曲
C、     莱菔子
D、     麦芽
E、     谷芽
答案:C
解析:莱菔/•之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3 3丨、龟甲入汤剂应当
A、     包煎
B、     先煎
C、     后下
D、     另煎
E、     烊化
答案:B
解析:矿物、W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
332、既能润肺1丨:咳,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郁李仁
B、     薏苡仁
C、     苦杏仁
D、     火麻仁
E、     酸枣仁
答案:C
解析:苦杏仁之功效:.1丨:咳平喘,润肠通便。
3 3 3、能1丨:咳平喘,润肠通便,且无毒性的药物是
A、     葶苈子
B、     苦杏仁
C、     白芥子
D、     黄药子
E、     苏子
答案:E
解析: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但有小毒。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但无毒。
334、 肝肖蕴热的II味是
A、     口中泛酸
B、     口中乏味
C、     口甜黏腻
D、     口中味苦
E、     口中味咸
答案:A
解析:口酸见于伤食、肝胃郁热。
335、 病人口淡乏味,常提示的是
A、     痰热内盛
B、     湿热蕴脾
C、     肝胃郁热
D、     脾胃虚弱
E、     食滞胃脘
答案:D
解析:口淡乏味:脾胃阳气亏虚,运化腐熟功能低下。
  1. 6、治疗小儿口疮脾胃积热证,应首选
A、     淸胃散
B、     清热泻脾散
C、     六味地黄丸
D、     泻心导赤散
E、     凉膈散
答案:E
解析:口疮中心火上炎证用泻心导赤散,虚火上浮证用六味地黄丸加肉桂.脾胃积热证用凉膈散,淸热泻脾,通腑泻火。 3 37、下列各项,可见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症状的是
A、     湿热
B、     阴虚
C、     痰饮
D、     瘀血
E、     温病营分证
答案:D
解析:可见口干但欲漱水+欲咽症状的是内有瘀血的农现。
3 3 8、咳血方主治证的病机是
A、     肝火犯肺,灼伤肺络
B、     脾阳不足,统血失常
C、     阴虚火旺,损伤肺络
D、     血热妄行,损伤肺络
E、     心脾两虚,气不摄血
答案:A
解析:咳血方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1. 9、咳血方与小蓟饮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山栀子
B、     青黛
C、     炙甘草
D、     生地黄
E、     滑石
答案:A
解析:咳血方的组成药物是:青黛、瓜蒌、海粉、栀子、诃子;小蓟饮子的组成药物是: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 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栀子、炙甘牮。
  1. 0、治疗咳嗽肝火烁肺证,应首选
A、     肝俞、鱼际、侠溪、阴陵泉
B、     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C、     中府、丰隆、肺俞、太渊
D、     列缺、合谷、中府、章门
E、 肝俞、肺俞、太渊、章门
答案:B
解析:咳嗽肝火烁肺证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肺俞调肺气。尺泽系合水穴,泻之可淸肺热。阳陵泉为少阳经合穴 与其相表里之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穴,合用清泻肝胆经脉邪热以制肺阴受灼.
341、咳声如犬吠样,可见于
A、     百日咳
B、     白喉
C、     感冒
D、     肺痨
E、     肺瘘
答案:B
解析:咳如犬吠见于d喉。
3 42、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妊娠桀药
A、     峻下剂
B、     破血剂
C、     逐瘀剂
D、     与血剂
E、 有毐剂
答案:D
解析: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憤用或桀用。
  1. 3、 具有活血解毐功效的药物是
A、     大黄
B、     芒硝
C、     芦荟
D、     火麻仁
E、     桃仁
答案:A
解析:均有通便作用,但大黄功效为泻下攻积,淸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淸泄湿热。
3 4 4、 具有凉血功效的药物是
A、     石咅
B、     知母
C、     芦根
D、     天花粉
E、     扼子
答案:E
解析:均为淸热泻火药,只有栀子有凉血解毐功效.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消热利湿,凉血解毒。
345、下列消热解毒药中,兼有止血功效的是
A、     穿心莲
B、     秦皮
C、     紫花地丁
D、     红藤
E、     马齿苋
答案:E
解析:均为淸热解毐药,马齿苋还有凉血1丨:痢,通淋功效.
  1. 4 6、具有燥湿功效的药物是
A、     蒲公英
B、     紫花地丁
C、     兔腥苋
D、     穿心莲
E、     青黛
答案:D
解析:均为淸热解毐药,但穿心莲还有燥湿,消散痈肿的功效.
34 7、下列药物中,用于清利头目的是
A、     葛根
B、     柴胡
C、     升麻
D、     1荆子
E、 淡豆豉
答案:D
解析:均为发散风热药,但只有蔓荆Y•有清利头目的作用.
348、下列哪一项不是厥证虚证的临床衣现
A、     气息微弱
B、     张口自汗
C、     肤冷肢凉
D、     四肢悃直
E、 脉沉微细
答案:D
解析:厥证虚证衣现为眩牮昏厥,而色苍白,声低息微,口开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
  1. 9、下列哪项不是厥证的主要临床农现
A、     突然昏倒
B、     不省人事
C、     四肢厥冷
D、     轻者短时间自会逐渐苏醒
E、     淸醒后可见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答案:E
解析:厥证是以突然牮仆,不宵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衣现的•种病症。病情轻者,•般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 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厥不复而导致死亡。E选项为中风的主要表现之、
  1. 0、厥证实证治法宜
A、     顺气开郁
B、     活血顺气
C、     开窍醒神
D、     行气豁痰
E、     与中消导
答案:C
解析:厥证实证治宜开窍、化痰、辟秽iM醒神。
351、 下列哪•项不是厥证实证的临床农现
A、     气壅息粗
B、     四肢佃直
C、     牙关紧闭
D、     肤冷自汗
E、     脉沉实或沉伏
答案:D
解析:厥证实证衣现为突然昏仆,而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喋握拳,或夹痰涎壅盛,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 3 5 2、厥证急救时,首先应分辨
A、     标本
B、     表里
C、     寒热
D、     虚实
E、     气血
答案:D
解析:厥证乃危急之候,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但具体治法又当辨其虚实.
3 53、厥证的基本病机是
A、     气虚下陷,淸阳不升
B、     气机逆乱,升降乖戾
C、     痰随气升,上蒙清窍
D、     失血过多,气随血脱
E、     气血凝滞,脉络瘀阻
答案:B
解析:厥证病机: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354、中医外科内治法的总则是
A、     温、托、补
B、     清、消、补
C、     清、补、托
D、     消、通、补
E、     消、托、补
答案:E
解析:据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按照疮疡初起、成脓、溃后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三法。 3 55、 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的药物是
A、     橘皮
B、     青皮
C、     枳实
D、     木香
E、     香附
答案:A
解析:橘皮之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356、桔梗具有的功效是
A、     温肺祛痰
B、     降气止呕
C、     开宣肺气
D、     燥湿化痰
E、     利气宽胸
答案:C
解析:桔梗之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利咽。
357、治疗丹毐首选的拔罐法是
A、     留罐法
B、     走罐法
C、     留针拔罐法
D、     刺血拔罐法
E、     闪罐法
答案:D
解析:局部刺血拔罐可清泻血中郁热。
  1. 8、治疗久泻不止,不宜过用
A、     健脾
B、     补背
C、     升提
D、     固涩
E、     分利
答案:E
解析:久泻宜用补法,不宜用泻法。
35 9、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白芍药
B、     山茱萸
C、     生地黄
D、     麦门冬
E、     枸杞子
答案:C
解析: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是: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牮。
  1. 6 0、下列哪项不是经期延长阴虚血热证的主症
A、     月经持续8~9H,呈少、色红、质稠
B、     小腹疼痛拒按
C、     咽干口燥
D、     手足心热
E、     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案:B
解析:经期延长阴虚血热证的主症:经行超过7天以上,呈少色鲜红,质稠;咽干口燥,或见潮热颧红,或手足心热:大便燥 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1. 6丨、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期延长血撕证的主症
A、     经行8〜10天始净
B、     月经呈少、色黯、有块
C、     小腹疼痛拒按
D、     腰酸腿软
E、     舌紫暗,脉涩有力
答案:D
解析:经期延长血瘀i!H的主症: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暗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有力。
362、痛经之所以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与下列哪项有关
A、     寒凝胞中
B、     经期胞中血虚邪盛
C、     经期冲任气血变化急骤
D、     冲任血虚,胞宮失养
E、     湿热蕴结胞中
答案:C
解析:经期前后血海满溢,气血盛实而骤虚,冲任气血变化急骤,易受致病因素干扰,加之体质W素的影响,导致冲任气血 运行+畅或失于煦濡,不能或+荣而痛。
3 63、下列哪项不是直接导致冲任损伤的因素
A、     邪毐感染
B、     郁怒悲伤
C、     房劳多产
D、     跌扑闪挫
E、 寒湿之邪
答案:B
解析: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调理不当外邪乘虚而入直伤冲任胞宫;房劳多产耗伤气血,屡孕屡坠,重伤气血损伤冲任、胞宫、 胞脉、胞络以及耗精伤贤;跌扑闪挫,致使气血紊乱,或瘀阻子宮,损伤冲任.郁怒悲伤可间接导致冲任损伤。
3 64、治疗经间期出血贤阴虚证,应首选
A、     清肝1丨:淋汤
B、     左归丸
C、     加减一阴煎
D、     逐瘀1丨:血汤
E、     调肝汤
答案:C
解析:经间期贤阴不足,热伏冲任,阳气内动,迫血妄行,故发生出血.治以滋贤益阴,固冲1丨:血.方用两地汤二至或加减一 阴煎。
3 6 5、下列疾病,不会出现妇科血崩证的是
A、     堕胎
B、     崩漏
C、     经行吐衄
D、     晚期产后出血
E、     小产
答案:C
解析:经行吐衄衣现为在经前或经期,出现吐血或衄血,血呈多少不•,月经呈明显减少或无月经,经净后便停止,-•般很少 出现血崩证。
  1. 6、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
A、     血府
B、     经络
C、     腠理
D、     三焦
E、     分肉
答案:D
解析:排液以三焦为通道输布于全身。血府是血液运行的通路,经络是气血的通道,腠理是汗液排出的通路,卫气运 行于分肉、皮肤之间。
367、金钱草具有的功效是
A、    淸肺润燥
B、    消肺化痰
C、    泄热通便
D、    解毒消肿
E、     清热解暑
答案:D
解析:金钱苋之功效: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毐消肿。
3 68、下列关于疥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传染性极强,1季多见
B、    好发于头而部、头发与掌跖部
C、    皮损处有灰d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隧道
D、    患者常有奇痒,遇冷会加重
E、     刮取皮损部位,不能找到疥螨或虫卵
答案:C
解析:疥疮传染性强,好发于冬春季.好发于皮肤薄嫩与皱褶处,如手指侧、指缝等处。常有奇痒,遇热或夜间为甚。刮取 皮损部位,阳性标本可找到疥螨或椭圆形、淡黄色的薄光虫卵.
  1. 9、下列哪项不是疖病的临床特点
A、    好发于项后发际、臀部
B、    好发于夏、秋季节
C、    好发于消渴患者
D、    可发生于身体各处
E、     此愈彼起,日久不愈,反复发作
答案:B
解析: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可在分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她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患消渴 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暑疖的特点是好发于夏、秋季节。
  1.  0、 胶艾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    冲任虚损
B、    脾阳不足
C、    血热妄行
D、    肝火犯肺
E、     下焦瘀热
答案:A
解析:胶艾汤的功效:养血1丨: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所致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
3 71、俚蚕具有的功效是
A、    收敛生肌
B、    明目去翳
C、    化痰散结
D、    燥湿化痰
E、     消痰行水
答案:C
解析:他蚕息风1丨:痉,祛风1丨:痛,化痰散结。
372、 健脾九的组成,不含有的药物是
A、木香、炒神曲
B、    黄芩、薏苡仁
C、    人参、炒'白术
D、    山药、肉豆蔻
E、     陈皮、白茯苓
答案:B
解析:健脾九的组成药物是: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 豆蔻。
3 7 3、 假神的病机是
A、    气血不足,精神亏损
B、    机体阴阳严重失调
C、    脏腑虚衰,功能低下
D、    精气衰竭,虚阳外越
E、     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答案:D
解析:假神是因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
3 74、不属于济川煎组成药物的是
A、    芍药
B、    牛膝
C、    泽泻
D、    升麻
E、     枳壳
答案:A
解析:济川煎的组成药物是: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1. 5、下列哪种脉象主虚证
A、    滑脉
B、    结脉
C、    牢脉
D、    动脉
E、     疾脉
答案:E
解析:疾脉见于阳极阴竭,元气欲脱之证,主虚症。
37 6、肌肉强H性痉挛是破伤风的典型症状之一,其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A、    上肢
B、    下肢
C、    头而
D、    颈项
E、     躯干
答案:C
解析:肌肉强直性痉挛首先从头而部开始,进而沿展至躯干四肢。
377、饥不欲食可见于
A、    胃火亢盛
B、    胃强脾弱
C、    脾胃湿热
D、    胃阴不足
E、     肝胃蕴热
答案:D
解析:饥不欲食多W胃阴+足,虚火内扰,则有饥饿感:阴虚失润,胃之腐熟功能减退,故不欲食。
37 8、最易引起疮疡的邪气是
A、    风
B、    寒
C、    湿
D、    燥
E、     火
答案:E
解析:火邪易致疮痈,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379、疮疡三陷证中,火陷证的治法是
A、    凉血淸热解毐,养阴清心开窍
B、    补益气血,清心安神开窍
C、    温补脾贤,清心开窍
D、    托毐透邪,养阴清心开窍
E、     生津养胃,清心解毐
答案:A
解析:火陷证由于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复因挤压疮口,或治疗不当,以致正不胜邪,毒邪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成。 3 80、 下列哪项不是火淫的临床衣现
A、    壮热口渴
B、    而红目赤
C、    烦躁不宁
D、    舌质红绛
E、     脉象濡数
答案:E
解析:火热证的脉象应为数而有力,可为洪数、滑数、弦数。
  1. 8 1、回阳救急汤除回阳救急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    益气养阴
B、    益气生脉
C、    养血通脉
D、    养血敛阴
E、     活血止痛
答案:B
解析:回阳救急汤功效: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1. 82、黄芩具有而黄柏不具有的功效是
A、    燥湿
B、    泻火
C、    解毒
D、    淸肺热
E、     退虚热
答案:D
解析:黄芩之功效是淸热燥湿,泻火解毐,1丨:血,安胎。黄柏之功效是淸热燥湿,泻火解毐,退虚热.
  1. 8 3、黄芪建中汤治疗痛经的适应证是
A、    气血虚弱
B、    肝肾亏损
C、    心肝血虚
D、    血虚气滞
E、气滞血瘀
答案:A
解析:黄芪建中汤可补气养血,与中止痛。
384、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用是
A、    温经散寒,奍血通脉
B、    益气温经,与营通痹
C、    回阳救逆,益气生脉
D、    回阳救逆,养阴固脱
E、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答案:B
解析: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用是益气温经,与营通痹。
3 85、湿热中阻,脘腹痞满,胃热呕吐者,治疗宜选用
A、    黄柏
B、    栀子
C、    黄连
D、    黄芩
E、     苦参
答案:C
解析:黄连之功效:淸热燥湿,泻火解毐,善泻胃火.
  1. 6、黄疸形成的关键病理因素是
A、    热邪
B、    寒邪
C、    疫毐
D、    瘀血
E、     湿邪
答案:E
解析:黄疸以湿邪为主.
387、 脏腑湿热证的共冋特点是
A、    黄疸
B、    腹痛
C、    腹泻
D、    舌苔黄M
E、     头胀重
答案:D
解析:黄疸多见于湿热蕴脾;腹痛、腹泻可见于多个脏腑病变;头胀重,多见于湿邪困脾。
3 88、可能发生髋关节畸形的疾病是
A、    流火
B、    有头疽
C、    环跳疽
D、    历节风
E、     髂窝流注
答案:C
解析:环跳疽好发于4〜14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病程时间长,溃后难敛,晚期可使关节崎形、雔硬,+能活动或造成脱
位等.
3 8 9、槐花散的功用有
A、祛湿排脓
B、    淸热解毐
C、    行气解郁
D、    疏风理气
E、     解表散邪
答案:D
解析:槐花散的功用有淸肠1丨:血,疏风理气.
390、 善治血热便血、痔血及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的药物是
A、    虎杖
B、    槐花
C、    小蓟
D、    地榆
E、     大蓟
答案:B
解析:槐花:凉血.1丨:血,清肝明目。
391、 化脓灸属于
A、    直接灸
B、    间接灸
C、    温与灸
D、    回旋灸
E、     实按灸
答案:A
解析:化脓灸又称瘢痕灸,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呈人蒜汁,以增加粘附性与刺激作用,然后放罝艾炷,从上端 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此法-•般每壮艾炷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
  1. 92、滑石具有的功效是
A、    淸热除痹
B、    清肝明目
C、    淸肺化痰
D、    淸热凉血
E、     淸解暑热
答案:E
解析:滑石之功效:利尿通淋,淸解署热,祛湿敛疮.
  1. 93、     下列除哪项外,均有脉率快的特点
A、    数
B、    促
C、    滑
D、    疾
E、     动
答案:C
解析: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脉象: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不属于数脉类.
  1. 9 4、   下列哪项+属于滑脉所主病证
A、    痰饮
B、    食滞
C、    实热
D、    疟疾
E、     恶阻
答案:D
解析:滑脉多见于痰湿、食积与实热等证。
395、 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的医生是
A、     扁鹊
B、    华佗
C、     孙思邈
D、     葛洪
E、     张仲景
答案:B
解析:华佗是第•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的医生.
396、 下列不具有开窍功效的药物是
A、    苏合香
B、    冰片
C、     琥拍
D、     牛黄
E、     远志
答案:C
解析:琥珀可镇惊安神,无开窍的功效。
  1. 97、小儿面呈红色,证候多属
A、    热
B、    湿
C、    燥
D、     虚
E、     实
答案:A
解析:红色多属热证。无论虚热还是实热,而色都会呈红色.
398、 治疗热结型便秘,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脾俞、胃俞
B、    气海、神阙
C、    关元、命门
D、    合谷、曲池
E、     中脘、行间
答案:D
解析:合谷、曲池泻大肠腑气以泄其热。
399、 下列哪项属行针基本手法
A、    捻转法,展颤法
B、    提插法,弹针法
C、    展颤法,弹针法
D、    提插法,刮柄法
E、     提插法,捻转法
答案:E
解析:行针的基本手法是针刺操作的基本动作,有提插、捻转两种.
  1. 0 0、小儿汗证的常见病W是
A、    气虚
B、    阴虚
C、     阳虚
D、     血虚
E、体虚
答案:E
解析: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小儿汗证的发生多由体虚所致,多为琪陚不足, 调护失宜。
40 1、张仲景的著作是
A、    《伤寒论》
B、    《ig•病源候论》
C、    《温热论》
D、    《温疫论》
E、     以上均非
答案:A
解析: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后世王叔与将其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
402、寒邪袭人,导致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A、    其性收引,以致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B、    其为阴邪,伤及阳气,肢体筋脉失于温煦
C、    其性凝滞,肢体气血流行不利
D、    其与背相应,伤及贤精,筋骨失养
E、     侵及肌衣,卫阳被遏,肢体经筋失于温养
答案:A
解析: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天寒地冻之时,刀物收引潜藏,人体亦然.寒邪侵犯人体使阳气受束、毛孔 闭塞则恶寒、无汗;使经脉气血凝滞则出现疼痛;使筋脉收引则出现肢体蜷缩,手足拘挛,屈伸不利。
  1. 0 3、胸痛,若瘀血、痰池、寒凝祛除后,其治疗方法当着重
A、    培补阳气
B、    补益心血
C、    气血双补
D、    滋阴养血
E、     脾肾两补
答案:A
解析:寒邪内闭是胸痹发作的重要病机之•,标实祛除后宜补其虚,要重视培补阳气.
404、 阴黄的最主要病机是
A、    湿热熏蒸,湿遏热伏
B、    湿热内蕴,蒙蔽心包
C、    瘀阻肝脾,水气内盛
D、    寒湿阻滞,脾阳不足
E、     肝胆郁热,气机阻滞
答案:D
解析:寒湿瘀滞,中阳+振,脾虚失运,胆液为湿邪所阻,衣现为阴黄证。
405、 痛经寒凝血瘀证的治法是
A、    理气化撥,散寒止痛
B、    温经暖宫,调经止痛
C、    温经活血,调经止痛
D、    溫经散寒,祛嫩ll:痛
E、     温经化痰,利湿止痛
答案:D
解析: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 故治法为温经散寒,祛瘀1丨:痛。
406 . 旣治风寒衣实无汗,又治风寒农虚有汗的药物是
A、    麻黄
B、    紫苏
C、    桂技
D、    香箱
E、     荆芥
答案:C
解析:桂枝治外感风寒衣虚有汗者,常与白^配伍;治衣实无汗之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
407、 羚羊角入汤剂宜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烊化
答案:D
解析:贵重药物宜另煎,羚羊角宜单煎2小时。
408、 龟甲、螫甲共同具有的功效是
A、    养血补心
B、    软坚散结
C、    益背健骨
D、    滋阴潜阳
E、     淸肺化痰
答案:D
解析:龟甲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蹩甲功效: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4 09、归脾汤除益气补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    健脾养心
B、    补血调血
C、    敛阴止汗
D、    滋阴复脉
E、     益阴降火
答案:A
解析:归脾汤之功效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故选A 410、归经的理论基础是
A、    阴阳学说
B、    五行学说
C、    运气学说
D、    整体观念
E、     脏腑经络理论
答案:E
解析:归经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
  1. 11、贯众具有的功效是
A、    止血
B、    止泻
C、    止呕
D、    Jl:咳
E、     止痒
答案:A
解析:贯众之功效:淸热解毐,杀虫,凉血止血.
  1. 12、贯穿结扎法最适用的是
A、    内痔嵌顿
B、    静脉曲张性外痔
C、    血栓性外痔
D、    赘皮外痔
E、     丨丨、丨丨丨期内痔
答案:E
解析:贯穿结扎法最适用的是丨丨、丨丨丨期内痔,对纤维型内痔史为适宜。
  1. 13、下列切开法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    在关节部位,宜谨慎开刀,切口应越过关节
B、    血瘤、岩肿不宜切幵
C、    病人体弱应先内服调补药,然后开刀
D、    面部疗疮,尤其是口鼻部位,应忌早期开刀
E、     进刀时,刀头要求向上挑取,不宜向下割划
答案:A
解析: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呈避免越过关节,若为关节脓肿,•般施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因为纵 切口在瘢痕形成后易影响关节功能。
  1. 1 4、具有清热化痰,润燥搰肠功效的药物是
A、    海藻
B、    竹沥
C、    贝母
D、    昆布
E、     瓜蒌
答案:E
解析:瓜蒌之功效: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润燥滑肠。
415、 固冲汤除固冲摄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    补贤涩精
B、    益气健脾
C、    补气生血
D、    温补脾贤
E、     温经止痛
答案:B
解析:固冲汤功效: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416、 固冲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的是
A、    白术
B、    生黄芪
C、    五味子
D、    海螵蛸
E、     山萸肉
答案:C
解析:固冲汤的组成药物是: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萸肉、杭芍、海蜍蛸、茜草、棕榈炭、五倍子.
417、 瘿在古代文献中,有五瘿之分,下列各项,不属于五瘿的是
A、    瘘痈
B、    血瘦
C、    肉瘿
D、     石瘦
E、     筋癭
答案:A
解析:古代文献中五瘿:筋癭、石瘿、肉瘿、血瘿、气癭。现代一般分气癭、肉瘿、石瘿、瘿痈。
  1. 18、以补阳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阴药的治疗方法属于
A、    阴中求阳
B、    阳中求阴
C、    阴病治阳
D、    阳病治阴
E、     阴阳双补
答案:A
解析: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补阳时适当佐以补阴药,谓之阴中求阳。是阴阳互济的方法。
  1. 19、西北方天气寒凉,用辛温解衣药,药呈常较人,此属于下列哪项治则
A、    因地制宜
B、    因人制宜
C、    因时制宜
D、    治病求本
E、     以上都+是
答案:A
解析: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成为“因地制宜”。所以选A.
  1. 2 0、 治疗痢疾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应首选
A、    蓿香正气散
B、    人参败毐散
C、    葛根芩连汤
D、    芍药汤
E、     白头翁汤
答案:C
解析:葛根芩连汤淸里解表。
  1. 2 1、 具有解衣清里功用的方剂是
A、    葛根黄芩黄连汤
B、    麻黄杏仁甘草石咅汤
C、    凉脶散
D、    小柴胡汤
E、     竹叶石音汤
答案:A
解析:葛根黄芩黄连汤药物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甘苋.功效:淸泄里热,解肌散邪。主治:衣证未解,邪热入里证.
422、 治疗行痹,在取主穴的基础上,应加
A、    膈俞、血海
B、    贤俞、关元
C、    阴陵泉、足三里
D、    大椎、曲池
E、     合谷、内关
答案:A
解析:膈俞、血海以活血祛风。
423、 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    寒性呕吐腹痛
B、    哮喘
C、    瘰疬
D、    疮病
E、     小儿肪风
答案:A
解析:隔姜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外感农证及风寒湿痹等. 4 24、感冒的病机以何为主
A、    肺失宣降
B、    肺气失宣
C、    卫表不与
D、    营卫不与
E、     肺卫不固
答案:C
解析:感冒因病邪在外在衣,故病机尤以卫表不与为主。
  1. 2 5、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
A、    恶寒的轻与重
B、    发热的轻与重
C、    咽喉肿痛与否
D、    有无流行性
E、     脉数与否
答案:D
解析:感冒风热证没有流行性。
  1. 26、感冒属衣寒里热者,其治法是
A、    淸热生津,散寒解衣
B、    解衣清里,宣肺泄热
C、    辛温解衣,宣肺泄热
D、    解表清里,宣肺止咳
E、     解表宣肺,泄热止咳
答案:B
解析:感冒病位在肺.外散风寒,内淸里热.
427、 五脏中,具有“刚脏”特性的是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答案:D
解析:肝主疏泄与藏血,其生理特点是主动主升而为刚脏.
428、 下列哪项不是月经先期肝郁血热证的主症
A、    月经提前8天
B、    经蛍或多或少
C、    经色淡、质稀
D、    心烦易怒
E、     口苦咽干
答案:C
解析:肝郁血热的主证:月经提前,蛍或多或少,经色紫红,质稠有块,或少腹胀痛,或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 脉弦数6
  1. 9、 治疗痛经气滞血瘀证,应首选
A、    血府逐瘀汤
B、    膈下逐瘀汤
C、    少腹逐瘀汤
D、    身痛逐瘀汤
E、     通窍活血汤
答案:B
解析:肝郁气滞,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方用膈下逐瘀汤 加减,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4 3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传变是
A、    木克土
B、    木乘土
C、    土侮木
D、    母病及子
E、     子病犯母
答案:A
解析: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能乘克脾土.
431、下列肝胆病中,哪项不出现眩牮症状
A、    胆郁痰扰
B、    肝阳上亢
C、    肝气郁结
D、    肝血虚
E、     肝阴虚
答案:C
解析:肝气郁结证以情忐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为主要衣现。除C外均可见眩牮症状。
4 32、下列各项,与瘰疬的病因病机无关的是
A、    心阳不足
B、    肝气郁结
C、    脾失健运
D、    肺阴不足
E、     肾阴亏虚
答案:A
解析:肝气郁结,气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结于颈项而成日久痰浊化热,或肝郁化火,下烁贤阴,热胜肉腐而成脓, 溃后脓水淋漓,耗伤气血,经久难愈。也可因素体肺背阴亏,以致阴虚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沭为痰,痰火凝结而形成。
  1. 3、 治疗咳嗽,应以治肺为主,还应注意治
A、    肝、脾、贤
B、    心、肝、贤
C、    心、脾、贤
D、    心、肝、脾
E、     肝、胃、肾
答案:A
解析:肝可调畅气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肾主纳气.
43 4、肝藏血的生理功能是指肝有
A、贮藏血液
B、    调节血呈
C、    统摄血液
D、    贮藏血液与调节血童
E、     化生血液与统摄血液
答案:D
解析: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与调节血呈的生理功能.
435、 能补、能缓急止痛的药物大多具有的药味是
A、    苦味
B、    咸味
C、    辛味
D、    甘味
E、     酸味
答案:D
解析:甘味能补、能缓急止痛,调与药性。
  1. 36、具有消肿散结功效的药物是
A、    芫花
B、    巴豆
C、    甘遂
D、    牵牛子
E、     芦荟
答案:C
解析:甘遂之功效: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1. 37、甘麦大枣汤的主治病证是
A、    肠风
B、    痦痱
C、    脏毐
D、    脏躁
E、     梅核气
答案:D
解析:甘麦大枣汤主治:心阴受损,肝气失与之脏躁。
  1. 8、 甘草具有的功效是
A、    补气燥湿
B、    养血安神
C、    生津养血
D、    托毐生肌
E、     清热解毐
答案:E
解析:甘苋之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毐,祛痰1丨:咳,缓急止痛,调与药性。 439、 具有补火助阳功效的药物是
A、    附子
B、    干姜
C、    细辛
D、    花椒
E、     高良姜
答案:A
解析:附之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1. 0、下列哪项不是附骨疽的临床特点
A、    好发于儿童
B、    多发于脊柱骨
C、 局部胖肿,疼痛彻骨
D、    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a
E、     溃后可成窦道
答案:B
解析:附骨疽好发于气血未充的小儿,以丨〇岁以下男孩多见。多发于四肢骨干,胫骨最常见,股骨次之. 44 1、 浮小麦具有的功效是
A、    收敛止血
B、    益气止汗
C、    涩精止带
D、    涩肠止泻
E、     止血止汗
答案:B
解析:浮小麦具有的功效是止汗,益气,除热。
442、 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    邪气盛,正气未衰
B、    正气虚,邪气也不盛
C、    邪气盛,正气已虚
D、    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
E、     以上都不适宜
答案:C
解析:扶正与祛邪同时使用,适用于虚实夹杂证.即正虚邪实。
443、 扶正的治则,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    邪气盛,正气未衰
B、    正气虚,邪气也不盛
C、    邪气盛,正气己虚
D、    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
E、     以上都不适宜
答案:B
解析:扶正适用于虚证或真虚假实证.
  1. 44、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A、    先扶正后祛邪
B、    先祛邪后扶正
C、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D、    扶正与祛邪并用
E、     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答案:C
解析: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扶正不留邪,祛邪+伤正.
445、对六淫邪气致病出现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与哪个邪气关系密切
A、    风
B、    暑
C、 湿
D、       燥
E、     寒
答案:A
解析:风性善行而数变,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
44 6、 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A、    黏滞
B、    凝滞
C、    升散
D、    数变
E、     炎热
答案:D
解析: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丨)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 长
447、 导致感冒的主因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燥邪
E、     湿邪
答案:A
解析:风为百病之长。
  1. 8、被称作“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    风
B、    署
C、    湿
D、    燥
E、     寒
答案:A
解析: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常兼她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449、治风痧邪郁肺卫证,应首选
A、    桑菊饮
B、    银翘散
C、    透疹凉解汤
D、    淸胃解毐汤
E、     普济消莓饮
答案:B
解析:风痧邪郁肺卫证用银翘散,邪入气营证用透疹凉解汤。
  1. 0、蛇咬伤后,辨证为风毐(神经毒)者,其治法是
A、    活血通络,驱风解毐
B、    清热解毐,凉血1丨:血
C、    清利湿热,凉血熄风
D、    凉血熄风,豁痰开窍
E、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答案:A
解析:风毐是阻断神经肌肉的接头引起弛缓型麻痹,终致周_性呼吸衰竭,引起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及循环衰竭.治法: 活血通络,驱风解毒.方选:活血驱风解毐汤(经验方).
  1. 5 1、 治疗因痰饮引起的呕吐,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脾俞、章门
B、    下脘、足三里
C、    上脘、行间
D、    梁门、内庭
E、     聰中、丰隆
答案:E
解析:丰隆运脾胃之气,为祛痰要穴;膪中调气,气行而痰化。
452、 肺主气的功能取决于
A、    司呼吸
B、    宗气的生成
C、    全身气机的调节
D、    朝百脉
E、     主治节
答案:A
解析: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肺主呼吸之气与一分之气;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身 之气皆为肺所主,因此,中医认为“诸气者,皆属于肺”。
453、 说肺为娇脏的主要依据是
A、    肺主一身之气
B、    肺外合皮毛
C、    肺朝百脉
D、    肺为水之上源
E、     肺气通于天,+耐寒热
答案:E
解析:肺主呼吸,开窍于典,与大气相通,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畀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简而言之,肺位最高,邪必 先伤;肺为清虚之脏,清轻肃静,+耐邪气之侵。
  1. 54、采用背俞穴治疗骨蒸潮热、盗汗,应首选
A、    肝俞
B、    肺俞
C、    脾俞
D、    三焦俞
E、     心俞
答案:B
解析:肺俞主治咳嗽、气喘、胸满、骨蒸潮热、盗汗.
455、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A、    肺主一身之气
B、    肺司呼吸
C、    肺输精于皮毛
D、    肺朝百脉
E、     肺主宣发与肃降
答案:E
解析: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与调节全身 水液的输布与排泄,《素问•经脉别论》称作“通调水道”。
  1. 5 6、肺炎喘嗽病机传变的中心环节是
A、    肺气失宣
B、    肺失淸肃
C、    肺气上逆
D、    痰热闭肺
E、肺气内蕴
答案:D
解析:肺炎喘嗽主要是由于外邪侵犯于肺,使的肺气失宣,日久生热,肺热熏蒸,将津液变为痰浊,痰附肺络,壅塞气道, 不的宣通,因而上逆所致。所以说肺炎喘嗽是一种外感热病,痰热闭肺是病机传变的中心环节,肺气闭郁是病机的关键。 4 5 7、下列除哪项外,均可使用垴元补肾法
A、    解颅
B、    五迟
C、    五软
D、    哮喘
E、     肺炎喘嗽
答案:E
解析:肺炎喘嗽的病机主要是肺气郁闭的演变,该病证皆为实证或后期虚实夹杂之证,属于正虚邪恋,或可出现心阳虚 衰、内陷厥阴等辨证,但皆不宜培元补贤.
  1. 58、 喘证的病变部位在
A、    心、肺
B、    肺、贤
C、    心、•肖
D、    脾、肾
E、     肺、脾
答案:B
解析:肺为气之主,贤为气之根。喘证的病变部位在肺、贤。
  1. 59、五脏主五志,悲属
A、    心
B、    丨肖
C、    肝
D、    肺
E、     脾
答案:D
解析:肺,在志为悲;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肝,在志为怒;贤,在志为恐。
460、 下列各项,+属放罝宮内节育器桀忌证的是
A、    滴虫性阴道炎
B、    月经过多
C、    子宮颈重度撕裂
D、    子宫颈口过松
E、     足月产后3个月
答案:E
解析:放罝宮内节育器桀忌证:1妊娠;2生殖器官炎症,如急性宫颈炎、阴道炎、重度宮颈糜烂;3 3个月以内有月经频发, 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出血者;4生殖器官肿瘤;5子宮颈内口过松,重度撕裂及重度狭窄者。
461、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防风通圣散主治病证的临床农现
A、    憎寒壮热
B、    头目眩牮
C、    目赤睛痛
D、    大便秘结
E、     郁郁微烦
答案:E
解析:防风通圣散主治风热壅盛,农里俱实证。主要衣现为憎寒壮热,头目牮眩,目赤睛痛,口苦而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
咳呕喘满,涕唾愁粘,人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厚腻,脉数有力。并治疮疡肿毐,肠风痔漏,丹斑瘾疹等。                                                                      ?
  1. 2、具有解表通便功用的方剂是
A、    麻黄杏仁甘草石音汤
B、    葛根黄芩黄连汤
C、    防风通圣散
D、    大柴胡汤
E、     凉膈散
答案:C
解析:防风通圣散功效:疏风解表,泻热通里。能表里三焦通治,既能疏风升散,使邪热从肌表头而而解,又淸泄肺胃,通 利二便,以从里从下分消三焦邪热。
463 >既可用治外感风寒,又可用于外感风热的药物是
A、    麻黄
B、    防风
C、    桂枝
D、    紫苏
E、     羌活
答案:B
解析:防风可祛风解表,用于外感表证,不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
464、 二妙散的功用是
A、    淸热利水
B、    淸热燥湿
C、    清热养阴
D、    利湿消肿
E、     解毐化湿
答案:B
解析:二妙散功效:清热燥湿。
46 5、二陈汤主治之咳嗽属于
A、    湿痰
B、    寒疲
C、    热痰
D、    风痰
E、     燥痰
答案:A
解析:二陈汤主治湿痰咳嗽,可燥湿化痰.
466、 下列方剂,有乌梅的是
A、    平胃散
B、     止嗽散
C、    淸燥救肺汤
D、    玉液汤
E、     二陈汤
答案:E
解析:二陈汤用少许味酸收敛之乌梅,以防祛痰理气药温燥辛散而伤阴.半1、陈皮的乌梅则燥湿化痰而不伤正,乌梅的半 1、陈皮则敛阴而+敛邪。
467、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中风闭证的特点
A、    突然昏仆
B、    牙关紧闭
C、    口噤不幵
D、    肢体强痉
E、     二便自遗
答案:E
解析:二便自遗为中风脱I正。
468、下列哪项不属于听诊内容
A、    错语
B、    呃逆
C、    嗳气
D、    咳嗽
E、     耳鸣
答案:E
解析:耳鸣不属于听诊内容,而属于症状。
  1. 9、呃逆的基本治法是
A、    理气化瘀降逆
B、    疏肝解郁降逆
C、    与胃降逆止呃
D、    健脾温中止呢
E、     清热与胃止呃
答案:C
解析:呃逆的主要病机为胃失与降、气逆动膈,宜理气与胃、降逆止呃。
  1. 0、鹅掌风命名的依据是
A、    部位
B、    症状
C、    形态
D、    疾病特征
E、     范围大小
答案:C
解析:鹅掌风是以形态命名。
47 1、治疗鹅口疮心脾积热证,应首选
A、    凉脎散
B、    泻黄散
C、    淸热泻脾散
D、    泻心导赤散
E、     知柏地黄九
答案:C
解析:鹅口疮分为心脾积热证,选淸热泻脾散;虚火上炎证,选知柏地黄丸加减。 472、顿咳常见于
A、    青年
B、    老年
C、    小儿
D、    女性
E、     男性
答案:C
解析:顿咳又称为百日咳常见于小儿。
47 3、肺气不的宣散,上逆喉间,气道室塞,呼吸急促,称为
A、    喘证
B、    哮证
C、    上气
D、    短气
E、     少气
答案:C
解析:短气衣现似喘而+抬肩,气急无痰声.少气为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的症状。喘证为呼吸困难, 急迫,张口抬肩,畀翼煽动,难以平卧。哮证为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
47 4、 杜仲具有的功效是
A、    补肝贤,强筋骨,安胎
B、    补阳益阴,健脾温中
C、    补贤壮阳,温脾止泻
D、    补肝背,行血脉,强筋骨
E、     祛风湿,强筋骨,明目
答案:A
解析:杜仲之功效:补肝背,强筋骨,安胎。
475、 杜仲与续断均具有的功效是
A、    行血脉
B、    止呕吐
C、    逐寒湿
D、    补肝贤
E、     定喘咳
答案:D
解析:杜仲与续断均可以补肝贤,强筋骨,安胎。
476、 独活具有的功效是
A、    活血
B、    行气
C、    化痰
D、    泻下
E、     解表
答案:E
解析:独活之功效:祛风湿,.1丨:痹痛,解农。
4 7 7、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A、    冲脉
B、    督脉
C、    任脉
D、    胞脉
E、     带脉
答案:B
解析: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阳脉之海"。
4 78、     冻疮的命名方法是
A、    以病因命名
B、    以部位命名
C、    以疾病特征命名
D、    以形态命名
E、     以范围大小命名
答案:A
解析:冻疮是以病因命名。
  1. 7 9、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到春为
A、    阴消阳长
B、    重阴必阳
C、    阴长阳消
D、    重阳必阴
E、     以上均非
答案:A
解析:冬为阴、春为阳,冬到春为阴消阳长.
480、 定喘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半夏、当归
B、    麻黄、杏仁
C、    桑白皮、地骨皮
D、    黄芩、陈皮
E、     苏子、橘红
答案:B
解析:定喘汤的组成药物是: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
481、 丁香主治的病证是
A、    蛔虫腹痛
B、    脚气肿痛
C、    阳虚外感
D、    胃寒呃逆
E、     寒湿痹痛
答案:D
解析:丁香之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贤助阳。用于胃寒呕吐、呃逆,为胃寒呃逆之要药。 48 2、 治疗痛经,在下列穴位中应首选
A、    漏谷
B、    阳陵泉
C、    冲门
D、    地机
E、     公孙
答案:D
解析:地机为脾经郄穴,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483、 脾经的郄穴是
A、    外丘
B、    梁丘
C、    中都
D、    地机
E、     金门
答案:D
解析:地机为脾经郄穴,外丘为胆经郄穴,梁丘为胃经郄穴,中都为肝经郄穴,金门为膀胱经郄穴。
484、 下列哪项是虚热证与实热证的鉴别要点
A、    发热口干
B、    盗汗颧红
C、    大便干结
D、    小便短赤
E、     舌红而干
答案:B
解析:盗汗颧红见于虚热证.
  1. 85、下列关于刀晕的处理,错误的是
A、    刀牮轻症,只要扶持病人安静平卧,室温保暖即可
B、    头位稍低,安静卧床
C、    给饮开水或糖水
D、    灸百会、人中或刺合谷、少商等穴救治
E、     应迅速做完手术,进行急救
答案:E
解析:刀牮应停止手术。
486、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
A、    阴虚则热之证
B、    阳虚则寒之证
C、    阴损及阳之证
D、    阴盛伤阳之证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当阴虚不足以制阳而出现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证时,治以滋阴以抑阳,,称之为“阳病治阴”。即王冰所谓“壮水 之主,以制阳光”。
  1. 8 7、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
A、    阳虚
B、    阴虚
C、    阴阳两虚
D、    阳盛
E、     阴盛
答案:B
解析:当阴虚不足以制阳而出现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证吋,治以滋阴以抑阳,,称之为“阳病治阴”。
488、当归四逆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均含有的药物是
A、    生姜、芍药、桂枝
B、    桂枝、芍药、大枣
C、    大枣、桂枝、生姜
D、    芍药、生姜、大枣
E、     黄芪、桂枝、芍药
答案:B
解析: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桂枝、芍药、大枣、当归、细辛、甘草、通苋;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组成:桂枝、芍药、大枣、黄 芪、生姜。
  1. 8 9、   下列剂型中没有固定剂型的是
A、    酒剂
B、    锭剂
C、    茶剂
D、    丹剂
E、     散剂
答案:D
解析:丹剂并非•种固定的剂型,内服丹剂有丸剂也有散剂.
490、下列各项属下肢丹毒防护要点的是
A、    患者应卧床休息
B、    患者所用敷料、器械须严格消毒
C、    积极治疗脚湿气
D、    多饮开水,床边隔离
E、     保持患肢下垂位,以防热毐上攻
答案:E
解析:丹毒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床边隔离;所用敷料、器械须严格消毒;㈥脚湿气导致下肢复发性丹毐患者,应彻底治愈 脚湿气;流火患者应抬高患肢30°〜40° .
4 9 1、下列哪项不是丹毐的临床特点
A、    病起缓慢,恶寒发热
B、    局部皮肤掀热肿胀,迅速扩大
C、    局部皮肤忽然变赤
D、    好发于小腿部
E、     容易复发
答案:A
解析: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小腿、颜而部.发病急骤,初起往往先有恶寒 发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等全分症状。
4 9 2、大秦艽汤的功用是
A、    疏风除湿,淸热凉血
B、    疏风养血,淸热除湿
C、    祛风化痰,通络1丨:痉
D、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E、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
答案:D
解析:大秦艽汤可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4 9 3、 下列各项,不属于大秦艽汤组成药物的是
A、    当归、石裔
B、    宪活、独活
C、    生地、熟地
D、    白芷、白术
E、     黄柏、黄连
答案:E
解析:大秦艽汤的组成药物是:秦艽、甘草、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细辛、羌活、防风、黄芩、石裔、白芷、白 术、生地、熟地、白茯苓、独活。
494、 邪盛病进时,常见的脉象是
A、    实脉
B、    大脉
C、    紧脉
D、    滑脉
E、     长脉
答案:B
解析:大脉见于健康人,或为病进时。
49 5、大建中汤的组成药物是
A、    附子、干姜、肉桂、甘苹
B、    蜀椒、人参、干姜、胶饴
C、    细辛、干姜、肉桂、甘牮
D、    胶饴、蜀椒、干姜、甘草
E、     附子、细辛、蜀椒、胶饴
答案:B
解析:大建中汤的组成药物是: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49 6、 既能解毐消痈,又能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A、    侧柏叶、茜苋
B、     艾叶、炮姜
C、    三七、蒲黄
D、    紫草、赤芍
E、     大蓟、小蓟
答案:E
解析:大蓟、小蓟都可以凉血止血,解毒消痈散瘀。
497、  大定风珠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柏子仁
B、     桃仁
C、    郁李仁
D、    杏仁
E、     麻子仁
答案:E
解析:大定风珠的组成药物是:白芍、阿胶、龟板、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蝥甲。
498、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受盛
B、     传化糟柏
C、    化物
D、    泌别淸浊
E、     通行元气
答案:B
解析:人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人肠接受经过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洱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而形成粪便,经肛 门排出体外。
499、  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黄精
B、     黄芩
C、    黄连
D、    黄柏
E、     黄芪
答案:D
解析:人补阴丸的组成药物是: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
  1. 0 0、独语、错语的共同病因是
A、    风痰阻络
B、     热扰心神
C、    心气大伤
D、    心气不足
E、     痰火扰心
答案:D
解析:错语之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独语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
  1. 01、下列各项,不属肝主疏泄功能的是
A、    促进女子排卵行经
B、    调畅情志
C、    促进骨骼发育
D、    促进脾泻的运化
E、     促进血液运行
答案:C
解析:促进骨骼发育是背的功能.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为: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与胆汁分泌 排泄;调畅情忐: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1. 02、     “纯阳”学说是指小儿
A、    发育迅速
B、    脏腑娇嫩
C、    有阳无阴
D、    阳亢阴亏
E、     形气未充
答案:A
解析:纯阳指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的过程中,衣现为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好比旭U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曰 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
  1. 0 3、有头疽切开引流常作
A、    对口引流
B、   字形切口
C、    “ + ”字形切口
D、    梭形切口
E、     “S”形切口
答案:C
解析:疮肿有明显波动感,可采用手术扩创排毐,作+或++字形切开.
  1. 04、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A、    贤中精气的充盈
B、    脾气的健运
C、    贤阳的蒸化
D、    肝血的充足
E、     贤阴的滋养
答案:A
解析:充盛的肾气促进与维持了人体的生长发育,形体发育成熟到一定年龄就能产生“天癸",使人体具备生殖机能,有利 于繁衍后代。
  1. 0 5、被称为“十二经之海"的是
A、    阴维脉
B、    督脉
C、    任脉
D、    冲脉
E、     带脉
答案:D
解析:冲脉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
506、奇经八脉中旣称血海又称十二经脉之海者是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带脉
E、     维脉
答案:A
解析: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其与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故又称“血海”。 507、具有行气止痛,温贤纳气功效的药物是
A、    香附
B、    青皮
C、    沉香
D、    木香
E、     佛手
答案:C
解析:沉香之功效:行气1丨:痛,降逆化呕,温肾纳气。
50 8、 肠燥津亏证的最主要表现为
A、    口干咽燥
B、    口臭头牮
C、    便干难以排出
D、    舌红苔白干
E、     脉象细涩
答案:C
解析:肠道沭液亏损,肠失濡润,传导失职,以人便燥结,排便困难及津亏症状为主要衣现的证候。
509、 导致虚热证的病理变化是
A、    阳偏衰
B、    阴偏衰
C、    阳偏胜
D、    阴偏胜
E、     阳盛格阴
答案:B
解析:产生热证的病机是阳盛或阴虚。前者是由于感受外来热邪或机体内部病变郁而化热所致;后者是由于内伤久 病、阴液耗伤所成。前者为实热证:后者为虚热证。
510、 产后三急是指
A、    呕吐、泄泻、盗汗
B、    高热、昏迷、自汗
C、    心悸、气短、抽搐
D、    尿闭、便难、冷汗
E、     下血、腹痛、心悸
答案:A
解析:产后诸病,惟呕吐,泄泻,盗汗为三急.
  1. 1丨、下列哪项是产后用药三桀
A、    活血、通便、消导
B、    大汗、唆下、利小便
C、    清热、凉血、滋阴
D、    祛寒、开郁、化瘀
E、     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产后用药三桀:①桀大汗以防亡阳;②禁峻下以防亡阴:③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1. 12、下列各项,+属产后发热病闪的是
A、    感染邪毒
B、     外感
C、    血瘀
D、    血虚
E、     阳盛血热
答案:E
解析:产后发热的病因:感染邪毐、血虚、外感、血瘀.
  1. 1 3、蝉蜕的主要归经是
A、    肺、脾
B、     肺、背
C、    肺、心
D、    肺、肝
E、     肺、大肠
答案:D
解析:蝉蜕归肺、肝经。
514、 柴葛解肌汤与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的是
A、    枳实、芍药
B、     桔梗、芍药
C、    黄芩、半夏
D、    黄芩、桔梗
E、     黄芩、芍药
答案:E
解析: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是:柴胡、干葛、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是:柴胡、 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1. 15、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可治疗夜百症的药物是
A、    苍术
B、     厚朴
C、    蕾香
D、    佩兰
E、     砂仁
答案:A
解析:苍术之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发农。此外,本品尚能名目,用治夜百症及眼目昏涩。
516、苍术具有的功效是
A、    消积平喘
B、     利水消肿
C、    行气止呕
D、    燥湿健脾
E、     温中截疟
答案:D
解析:苍术之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
  1. 17、 参苓tl术散中具有芳香醒脾之功的药物是
A、    桔梗
B、     砂仁
C、    菝香
D、    佩兰
E、厚朴
答案:B
解析:参苓白术散的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扁豆、苡仁、砂仁、桔梗、炙甘草、大枣。其中砂仁 化湿醒脾,行气与胃。
518、不寐属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宜用
A、    琥珀多寐丸
B、    安神定志丸
C、    黄连阿胶汤
D、    交泰丸
E、     酸枣仁汤
答案:D
解析寐心背不交证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贤。方选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1. 19、 肝郁化火型不寐者,宜首选
A、    安神定志丸
B、    龙胆泻肝汤
C、    朱砂安神丸
D、    柴胡疏肝散
E、     黄连阿胶汤
答案:B
解析寐肝火扰心证治宜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520、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不寐的原因
A、    胃中不与,痰热内扰
B、    思虑劳倦,内伤心脾
C、    心虚胆怯,心神不安
D、    阴虚火旺,肝阳扰动
E、     气郁痰结,阻闭神明
答案:E
解析寐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E选项不为其主要病因。
  1. 21、不寐的病机特点为
A、    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B、    阴盛阳衰,阴阳失交
C、    胃气不与,夜卧不安
D、    阳不交阴,心肾不交
E、     以上均不对
答案:A
解析寐的病机特点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522、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补中益气汤主治病证中的临床表现
A、    胸脘闷胀
B、    少气懒言
C、    子宫脱垂
D、    纳差便溏
E、     久泻久痢
答案:A
解析:补中益气汤主治:①脾不升清证。少气懒言,纳差便溏.②中气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③气虚 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等。
523、 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
A、    阴中求阳
B、    阳中求阴
C、    阴病治阳
D、    阳病治阴
E、     阴阳双补
答案:B
解析:补阴时适当佐以补阴药谓之阳中求阴.
  1. 4、所谓“阴中求阳"是指
A、    阴病治阳
B、    阳病治阴
C、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D、    益火之源,以消明翳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E
解析:补阳吋适当佐以补阴药谓之阴中求阳 52 5、治疗锊虚型牙痛,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外关、风池
B、    太溪、行间
C、    太溪、外关
D、    太冲、曲池
E、     太冲、阳溪
答案:B
解析:补太溪滋补肾阴,泻行间以清肝火,治肾阴虚牙痛.
526、补骨脂具有的功效是
A、    补气健脾
B、    暖脾±泻
C、    祛风除湿
D、    固衮止汗
E、     益气生津
答案:B
解析:补骨脂之功效:补锊助阳,固精缩尿,暖脾1丨:泻,纳气平喘。
  1. 2 7、 具有行气消积功效的药物是
A、    使君子
B、    苦棟皮
C、    槟榔
D、    贯众
E、     雷丸
答案:C
解析:槟榔之功效: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528、厥证虚证而见而白气微,汗出而热,舌红,脉象微细数者,可选用下列何方灌救
A、    参附汤
B、    通脉四逆汤
C、    生脉散
D、    四味回阳饮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辨证为气厥虚证,治宜补气,回阳,醒神。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生脉散重在益气生津,参附 注射液及四味回阳饮能益气回阳。症见气虚甚而阳虚不甚,故用生脉散。
  1. 9、厥证虚证而见气息微弱,张口自汗,肤冷肢凉,脉沉微细,可用下列何方用灌救
A、    补中益气汤
B、    参附汤
C、    人参养营汤
D、    八珍汤
E、     以上都+是
答案:B
解析:辨证为气厥虚证,治宜补气,回阳,醒神。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
530、 肛瘘患者,脓出稀薄不臭,淋漓不尽,伴潮热盗汗,而色萎黄,神疲纳呆。检査:肛周有溃口,有条索状物通向肛 门。治疗应首选
A、    二妙丸
B、    萆蘚渗湿汤
C、    黄连解毒汤
D、    青蒿螫甲汤
E、     补中益气汤
答案:D
解析:辨证为肛漏之阴液亏损证,肺贤阴虚,正气不足,湿热之邪蕴于肛门,阴虚内热则见潮热盗汗等以上诸证,治宜:养阴 淸热.青蒿整甲汤。
  1. 1、 治疗便秘气滞证,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脾俞、胃命
B、    气海、神阙
C、    关兀、命门
D、    合谷、曲池
E、     中脘、行间
答案:E
解析:便秘气滞证取八会穴之腑会中脘通降腑气,肝郁气滞,泻行间以疏肝气。
  1. 3 2、适用于砭镰疗法治疗的疾病是
A、    抱头火丹
B、    有头疽
C、    红丝疗
D、    赤游丹
E、     臀痈
答案:C
解析:砭镰法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緋毒泄热、扶正祛邪的作用,适应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下肢丹毒、红丝疗、疥 疮痈肿初起、外伤瘀血肿痛、痔疮肿痛等。
533、 闭经虚证的发病机理是
A、    多产房劳或久病伤贤
B、    血海空虚,无血可下
C、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
D、    思虑过度,损伤心脾
E、     素体阴虚或久病伤血
答案:B
解析:闭经虚证的发病机理:因肾气不足,冲任不充,血海空虚,无血可下而致闭经。
534、 下列哪项+是闭经与痛经的共同病机
A、     气血虚弱
B、     气滞血瘀
C、     肺肾阴虚
D、     肝肾不足
E、     寒凝血瘀
答案:C
解析:闭经病机:气血虚弱,锊气亏虚,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血海空虚,痰湿阻滞;痛经的病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蕴 结,气血虚弱,贤气亏损.
535、 崩漏的主要病机是
A、     阴虚火旺,经血失约
B、     气虚不摄,经血失约
C、     瘀血内停,血不归经
D、     冲任损伤,经血失约
E、     阳盛血热,迫血妄行
答案:D
解析:崩漏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宮藏泻失常.
536、 崩漏的治疗原则是
A、     塞流与澄源结合
B、     澄源与复旧结合
C、     复旧与塞流结合
D、     固本与澄源结合
E、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答案:E
解析:崩漏的治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 37、下列各项,不属导致崩漏常见病因的是
A、     脾虚
B、    肾虚
C、     血虚
D、     血瘀
E、     血热
答案:C
解析:崩漏的常见病因:脾虚、背虚、血热与血瘀。
53 8、气厥实证反复发作的原因,常是
A、     精神刺激
B、     头部外伤
C、     嗜食肥甘
D、     思虑过度
E、     先天禀陚
答案:A
解析:本证的发作常由明显的情志精神因素i秀发。
539、创立儿科“五脏辨证体系”的专著是
A、     《颅囟经》
B、     《幼科发挥》
C、     《幼幼集成》
D、     《小儿药证直诀》
E、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答案:D
解析: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创立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
  1. 4 0、 最早把“疳”列为脾胃病的儿科医家是
A、    万全
B、    薛铠
C、    刘昉
D、    莖汲
E、     钱乙
答案:E
解析: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把“疳”列为脾胃病,并在病因、病机、分类与治疗方而都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541、保与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陈皮、甘苹
B、    茯苓、白术
C、    半1、生姜
D、    神曲、银花
E、     山楂、连翘
答案:E
解析:保与丸的组成药物是:山楂、神曲、半1、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1. 4 2、下列各项,不属于薄荷功效的是
A、    疏散风热
B、    疏肝解郁
C、    清热凉血
D、    透疹解毐
E、     清利咽喉
答案:C
解析:薄荷之功效:发散风热、疏肝解郁、清利咽喉,透疹解毐。
  1. 4 3、薄荷、牛蒡子除均可疏散风热外,还具有的功效是
A、    利咽透疹
B、    宣肺祛痰
C、    明目退翳
D、    息风止痉
E、     疏肝理气
答案:A
解析:薄仰能发散风热,淸利咽喉,透疹解毐,疏肝解郁。牛蒡r•能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毐消肿.
544、半夏、天南星均具有的功效是
A、    祛风止痉
B、    消痞散结
C、    降逆1丨:呕
D、    燥湿化痰
E、     利气通络
答案:D
解析:半夏之功效:燥湿化痰,降逆1丨: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1丨:痛。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1丨:痛。
  1. 5、体现寒热并用、辛幵苦降、补泻兼施配伍特点的方剂是
A、    半1泻心汤
B、    生姜泻心汤
C、    甘苋泻心汤
D、    健脾丸
E、     枳实消痞丸
答案:A
解析:半夏泻心汤中半夏为君药,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干荽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四药相 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人参、大枣健脾益气,补虚与中,与半夏配合,有升有降。
546、半1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眾
B、    人参、生姜、半夏、甘牮、大枣
C、    柴胡、黄芩、人参、甘萆、生姜
D、    半1、黄芩、人参、甘牮、大枣
E、     半夏、黄连、黄芩、甘莩、大枣
答案:D
解析: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是: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是:柴胡、黄芩、 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苹。
  1. 4 7、 眩牮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d腻,脉弦滑者,治宜选用
A、    温胆汤
B、    镇肝熄风汤
C、    羚角钩藤汤
D、    天麻钩藤饮
E、     半夏Cl术天麻汤
答案:E
解析:半Id术天麻汤主治风痰上扰所致的眩牮头痛,胸闷呕恶,舌苔1:丨腻,脉弦滑等证。
548、 败毐散的组成,不含有的药物是
A、    柴胡、前胡
B、    宪活、独活
C、    桔梗、枳壳
D、    人参、甘眾
E、     当归、芍药
答案:E
解析:败毒散的组成药物是: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苹。
549、 百合固金汤所治阴虚证的主要脏腑是
A、    肺、贤
B、    肝、胃
C、    心、肝
D、    脾、胃
E、     肺、胃
答案:A
解析:百合固金汤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治疗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所致疾病。
  1. 5 0、百合固金汤的主治证候中常见
A、    咳痰带血
B、    干咳无痰
C、    咳痰黄稠
D、    咯痰不爽
E、     咳喘
答案:A
解析:百合固金汤的主治证候是肺背阴虚,虚火上炎之咳血证。
551、 百部的主要功效是
A、    化痰
B、    止咳
C、    平喘
D、    消肺
E、     泻肺
答案:B
解析:百部的润肺止咳,杀虫。
552、 功能祛风散寒II:痛,善治巅顶头痛的药物是
A、    白芷
B、    藁本
C、    细辛
D、    吴茱萸
E、     苍耳子
答案:B
解析:G芷尤善散阳明经风寒湿邪而止痛,为治阳明头痛、眉棱骨头痛、牙痛之要药。藁本祛风散寒,胜湿』丨:痛,治外感 风寒头痛,尤其太阳风寒倔经上犯,症见头痛巅顶痛甚者。细辛治风寒阻滞经脉的偏正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头痛。苍耳子善 治势渊头痛。
553、 生用燥湿利水,炒用健脾1丨:泻的药物是
A、    西洋参
B、    白术
C、    黄芪
D、    人参
E、     甘萆
答案:B
解析:白术之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农止汗,安胎。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II:泻宜炒焦用.
554、 白芍具有的功效是
A、    补益精血,润肠通便
B、    补血养阴,润肺止咳
C、    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D、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E、     滋阴潜阳,淸心除烦
答案:C
解析: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555、 白茅根具有的功效是
A、    解毒敛疮
B、    消肿生肌
C、    清热利尿
D、    祛痰止咳
E、     活血祛瘀
答案:C
解析:白茅根凉血.1丨:血,淸热利尿.
556、 长于治“皮里膜外之痰”的药物是
A、    白芥子
B、    紫苏子
C、    杏仁
D、    葶苈子
E、     桔梗
答案:A
解析:白芥子之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557、下列哪项不属于八纲辨I正的内容
A、    病性寒热
B、    病变吉凶
C、    邪正盛衰
D、    病变类别
E、     病变部位
答案:B
解析:八纲辨证的内容是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与病证类别的阴阳.
  1. 8、在肿块触诊中,不属癌性肿块特性的是
A、    高低不平
B、    坚硬如石
C、    推之不能移动
D、    农面与皮肤粘连
E、     表而光滑
答案:E
解析:癌肿是质地坚硬,推之不移,表而不光滑,凹凸不平,表而与皮肤粘连。
559、具有淸心安神功效的药物是
A、    玉竹
B、    龙眼肉
C、    人参
D、    大枣
E、     百合
答案:E
解析:A玉竹之功效是养阴润燥,生津止渴:B龙眼肉之功效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C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潍 止渴,安神益智;D大枣之功效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与药性;E百合之功效是养阴润肺止咳,淸心安神。
  1. 0、下列药物中,能燥湿止带的是
A、    防风
B、    白芷
C、    宪活
D、    苍耳子
E、     藁本
答案:B
解析:A防风之功效是祛风解及,胜湿II:痛,II:痉;B白芷的功效是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C羌活之 功效是发散风寒,胜湿止痛;D苍耳子之功效是祛风解衣,宣通畀窍,除湿止痛;E藁本之功效是祛风散寒,胜湿|丨:痛。
561、 小儿能独走的时间一般是
A、    8个月
B、    10个月
C、    12个月
D、    16个月
E、     18个月
答案:C
解析:1个月小孩睡醒后常作伸欠动作:2个月时扶坐或侧卧是能勉强抬头;4个月可用手支撑起上半身:6个月可以独
坐片刻;8个月会爬:10个月可以扶巷走:12个月可以独走:18个月可以跑步与倒退行走,24个月可以双足并跳。
562、 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左关脉可候
A、    心与膻中
B、    肾与小腹
C、    脾与胃
D、    肝、胆与脎
E、     肺与胸中
答案:D
解析:《医宗金鉴》左关候肝胆与膈.
563、 妊娠月份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称为
A、    临产
B、    盛胎
C、    试胎
D、    弄胎
E、     正产
答案:D
解析:《医宗金鉴》中提及,若妊娠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1丨:,腰不痛者,此名“弄胎”。
564、 妊娠8~9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称为
A、    试胎
B、    弄胎
C、    垢胎
D、    盛胎
E、     滑胎
答案:A
解析:《医宗金鉴》:“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试胎……”.
565、 最早提出烧灼法断脐预防脐风的儿科专著是
A、    《小儿药证直诀》
B、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C、    《幼科发挥》
D、    《保婴撮要》
E、     《幼幼集成》
答案:B
解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憤所致,与大人因破伤而的的破伤风是同一种 疾病。指出切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按脐上,并烧灼脐带,洱用封脐散封裹之。
56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调整阴阳,其中满者,应
A、    因而越之
B、    引而竭之
C、    泻之于内
D、    按而收之
E、     散而泻之
答案:C
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1. 67、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    寒热
B、    上下
C、    水火
D、    晦明
E、     动静
答案:C
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568、可致首如亵的邪气是
A、    风
B、    寒
C、    暑
D、    湿
E、     火
答案:D
解析:《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 5 69、被称为“决渎之官”的是
A、    胆
B、    胃
C、    三焦
D、    小肠
E、     膀胱
答案:C
解析:《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说明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 降出入的通路。体内的水液代谢是通过肺、脾、肾的协同作用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介降出入.
  1. 7 0、大便澄澈清冷、完谷不化的病机是
A、    感受外邪
B、    伤于饮食
C、    脾胃虚弱
D、    脾贤阳虚
E、     气阴两伤
答案:D
解析:《内经•素问》“诸病水液,澄澈淸冷,皆属于寒 5 71、 具有滑利关节、补益脑筋作用的是
A、    气
B、    血
C、    津
D、    液
E、     精
答案:D
解析:《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 泽,是谓液。"
572、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治宜何方
A、    乌头赤石脂丸
B、    瓜蒌薤白白酒汤
C、    瓜蒌薤白半夏汤
D、    枳实薤tl桂枝汤
E、     人参养荣汤
答案:D
解析:《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d桂枝汤主之,人
参汤亦主之”。
  1. 7 3、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是
A、    《黄帝内经》
B、    《金匮要略》
C、    《脉经》
D、    《千金要方》
E、     《景岳全书》
答案:B
解析:《金匮要略》是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的妇科医学专著。
  1. 7 4、我国最早提出治疗脱疽用截趾手术法的专著是
A、    《刘涓子鬼遗方》
B、    《五十二病方》
C、    《肘后备急方》
D、    《山海经》
E、     《黄帝内经》
答案:E
解析:《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脱疽的记载,是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的书著。
575、 临产调护六字要决是
A、    借力、忍痛、勿慌
B、    睡、忍痛、慢临盆
C、    安静、忍痛、整洁
D、    安静、睡眠、忍痛
E、     睡、忍痛、少活动
答案:B
解析:《达生篇》:“睡,忍痛,慢临盆
576、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A、    因病制宜
B、    因人制宜
C、    因时制宜
D、    因i也制宜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即用寒凉方药及食物时,当避其气候之寒凉;用温热方药及食物吋,当避其气候之温热。属于 因时制宜的治疗方法。
  1. 7、下列被称为“元神之府"的是
A、    脑
B、    髄
C、    骨
D、    脉
E、     胆
答案:A
解析:“脑为元神之府”。胆有“中精之府”、“中清之府"之称。
578、五行中火的“所胜"是
A、    水
B、    木
C、    土
D、    金
E、     火
答案:D
解析:“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关系又称为“所不胜”与“所胜”的关系。 以土为例,“克我”者木,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水,则水为土之“所胜”,余可类推。
579、 “疳者甘也”的含义是指
A、    病证
B、    病位
C、    病情
D、    病因
E、     症状
答案:D
解析:“疳者甘也",为从病因言。指出其发病多由于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运化失常,形成积滞,日久不愈,转化成 疳.
5 8 0、《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
A、    脾、胃
B、    肝、胆
C、    心、小肠
D、    肺、大肠
E、     肾、膀胱
答案:A
解析“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与,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
  1. 1、下列哪项适宜采用通闽通用法治疗
A、    脾虚泄泻
B、    贤虚五更泄泻
C、    瘀血所致崩漏
D、    贤虚小便频数
E、     虚实夹杂病证
答案:C
582、 某男,65岁.肛门脱出己近三年,每大便稍用力,肛门即会脱出。面白,神疲、气短、乏力、纳少、大便干,二
至三日•行,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    脾气虚证
B、    脾阴虚证
C、    脾气下陷证
D、    气陷证
E、     肺气虚证
答案:C
5 8 3、下列各项,肺阴虚证与燥邪犯肺证的主要区别点是
A、    干咳无痰
B、    痰中带血
C、    口燥咽干
D、    潮热盗汗
E、     痰少而黏
答案:D
584、 不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列缺
B、    内关
C、    公孙
D、    外关
E、     中脘
答案:E
  1. 8 5、称为“四总穴”之-•的穴位是
A、    丰隆
B、    委中
C、    委阳
D、    飞扬
E、     合阳
答案:B
  1. 8 6、   下列穴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    间使
B、    大陵
C、    劳宫
D、    内关
E、     曲泽
答案:D
587、 治疗心、胸、胃之疾的八脉交会穴穴组是
A、    公孙-内关
B、    内关-外关
C、    列缺-内关
D、    照海-公孙
E、     申脉-内关
答案:A
588、 大陵穴归
A、    心经
B、    肺经
C、    三焦经
D、    大肠经
E、     心包经
答案:E
589、 心包经的起止穴是
A、    极泉、中冲
B、    中冲、关冲
C、    关冲、少冲
D、    天池、中冲
E、     天池、少冲
答案:D
590、 心包经的五输穴中的合穴是
A、    内关
B、    间使
C、    曲泽
D、    曲池
E、     少海
答案:c
5 9丨、手少阳三焦经的穴组是
A、    中渚、阳池、关冲、少泽
B、    外关、阳池、支沟、耳门
C、    中渚、后溪、天井、支正
D、    天井、关冲、阳谷、阳溪
E、     支沟、偏历、腕骨、天井
答案:B
5 9 2、有通便作用的穴位是
A、    飞扬
B、    承山
C、    支沟
D、    阳谷
E、     小海
答案:C
  1. 3、 手少阴心经起于
A、    心中
B、    肺中
C、    胸部
D、    胸中
E、     胃中
答案:A
5 94、心经的募穴是
A、    中府
B、    中极
C、    天枢
D、    巨阙
E、     期门
答案:D
5 9 5、 阴郄穴位于
A、    神门穴上1寸
B、    神门穴上1
C、    神门穴上2寸
D、    神门穴上0
E、     神门穴下0
答案:D
596、听宫穴归属
A、    膀胱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大肠经
E、     胆经
答案:C
5 9 7、 与目内眦与目外眦均发生联系的经脉是
A、    小肠经
B、    胆经
C、    膀胱经
D、    三焦经
E、     胃经
答案:A
598、 属于手太阴肺经的穴组
A、    中府、太渊、列缺、曲泽
B、    中府、兔际、列缺、尺泽
C、    中府、太渊、尺泽、曲池
D、    太渊、少商、孔最、合谷
E、     少商、龟际、商阳、孔最
答案:B
599、 下列穴中、即是输穴又是原穴,还是八会穴的穴位是
A、    太溪
B、    太渊
C、    大陵
D、    神门
E、     太冲
答案:B
  1. 00、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桡侧是
A、    曲泽
B、    曲池
C、    少海
D、    尺泽
E、     太冲
答案:D
601、 曲池穴属
A、    肺经
B、    大肠经
C、    小肠经
D、    心经
E、     三焦经
答案:B
602、 手阳明大肠经的起止穴是
A、    少商、迎香
B、    商阳、迎香
C、    商阳、少冲
D、    商阳、承泣
E、     迎香、晴明
答案:B
  1. 3、 手阳明人肠经的原穴是
A、    鱼际
B、    二间
C、    三间
D、    合谷
E、     曲池
答案:D
604、 阳溪穴上3寸是
A、    合谷
B、    手三里
C、     支沟
D、    支正
E、     偏历
答案:E
605、 根据骨度分寸法,神阙到中脘穴是
A、    6寸
B、    4寸
C、    5寸
D、    3寸
E、     1寸
答案:B
  1. 0 6、根据骨度分寸法,肘横纹至腋前横纹为
A、    9寸
B、    14 寸
C、    丨2寸
D、    13 寸
E、     8寸
答案:A
  1. 0 7、两肩胛下角平
A、    第5胸椎棘突
B、    第6胸椎棘突
C、    第7胸椎棘突
D、    第8胸椎棘突
E、     第9胸椎棘突
答案:C
60 8、足少阳胆经的合穴是
A、    足临泣
B、    侠溪
C、    丘墟
D、    阳陵泉
E、     绝骨
答案:D
609、腹正中线旁开0、5寸是
A、    肺经
B、    肝经
C、    胃经
D、    脾经
E、     肾经
答案:E
  1. 10、 内踝高点上3寸,脱骨内侧而后缘是
A、    光明
B、    绝骨
C、    复溜
D、    三阴交
E、     足三里
答案:D
611、 脐旁0、5寸的穴位是
A、    肓俞
B、    中柱
C、    大赫
D、    气穴
E、     四满
答案:A
612、 属足少阴肾经的穴组是
A、    至阴、太溪
B、    涌泉、极泉
C、    涌泉、至阴
D、    涌泉、宵俞
E、     俞府、公孙
答案:D
  1. 13、 太溪穴归
A、    肝经
B、    心经
C、    脾经
D、     肾经
E、     胆经
答案:D
  1. 14、昆仑穴归
A、    胆经
B、    肾经
C、    脾经
D、    膀胱经
E、     胃经
答案:D
615、贤俞穴旁开1、5寸是
A、    命门
B、    带脉
C、    天枢
D、    大横
E、     志室
答案:E
  1. 16、属于膀胱经的穴组是
A、    天柱、攒竹、睛明、光明
B、    昆仑、京骨、丘墟、至阴
C、    承扶、肺俞、心俞、大肠俞
D、    承扶、委中、大杼、风市
E、     晴明、背俞、承山、光明
答案:C
  1. 17、腹正中线旁开4寸是
A、    脾经
B、    胃经
C、    肝经
D、    肾经
E、     胆经
答案:A
  1. 8、 肝俞穴位于
A、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丨、5寸
B、    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C、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D、    第1 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E、  第丨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答案:C
619、 阴陵泉是五输穴中的
A、    合穴
B、    井穴
C、    荥穴
D、    经穴
E、     输穴
答案:A
  1. 20、阴陵泉与地机穴相距
A、    3寸
B、    2寸
C、    1寸
D、    4寸
E、     5寸
答案:A
  1. 2 1、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
A、    地机
B、    公孙
C、    太白
D、    大都
E、     商丘
答案:B
622、 足太阴脾经的起止穴是
A、    隐白、大敦
B、    隐白、大包
C、    隐白、鸠尾
D、    大包、陷谷
E、     隐白、厉兑
答案:B
623、 犊畀穴下3寸,脎骨前脊外开1横指是
A、    上巨虚
B、    下巨虚
C、    光明
D、    足三里
E、地机
答案:D
624、胸正中线旁开4寸是
A、    肝经
B、    脾经
C、    胃经
D、    肾经
E、     肺经
答案:C
  1. 25、 足三里穴归属
A、    脾经
B、    胃经
C、    肝经
D、    胆经
E、     膀胱经
答案:B
  1. 6、足阳明胃经的起止穴是
A、    承泣、内庭
B、    承泣、厉兑
C、    厉兑、迎香
D、    迎香、承泣
E、     承泣、头维
答案:B
627、 一大出血病人因元气虚极而出现体虚欲脱,脉微欲绝之证,治疗首选药物是
A、    人参
B、    党参
C、    黄芪
D、    柴胡
E、     附子
答案:A
  1. 8、一女性患者见面色萎黄、经期后愆、行经腹痛、痛处固定、遇温痛减之证,首选用药是
A、    当归
B、    熟地黄
C、    何首乌
D、    白芍
E、     阿胶
答案:A
629、 一孕妇有疲乏倦怠、嗜睡懒言。四肢乏力、胎动不安之证,治疗首选药物是
A、    桑寄生
B、    续断
C、    杜仲
D、    紫苏
E、     白术
答案:E
630、 一久病患者,见消瘦乏力、而色萎黄、畏寒肢冷、腰酸遗精、眩晕耳鸣之症,治疗首选用药是
A、冬虫
B、    胡桃肉
C、    紫河车
D、    菟丝子
E、     沙苑子
答案:C
631、 治疗外感发热,邪郁肌腠,项背强痛者,应首选
A、    荆芥
B、    白芷
C、    薄仰
D、    葛根
E、     柴胡
答案:D
632、 义患者近U感受风热之邪,咽喉肿痛,头痛而赤,常以荆芥、桑叶、木贼等配伍
A、    白花蛇
B、    羚羊角
C、    全蝎
D、    111悃蚕
E、     地龙
答案:D
633 > 一患者腰膝酸软冷痛,小便清长,腹痛便秘.治疗首选药物是
A、    雄黄
B、    雌黄
C、    皂矾
D、    硼砂
E、     硫黄
答案:E
  1. 3 4、 尿血与血淋的区别在于有无
A、    尿频
B、    尿急
C、    尿痛
D、    脓尿
E、     排尿小畅
答案:C
  1. 3 5、丹毒的治疗原则是
A、    疏风淸热、凉血活血
B、    疏肝理气、泻火解毐
C、    清利湿热、消肿止痛
D、    凉血淸热、解毐化瘀
E、     化痰消肿、清热解毐
答案:D
636、窦道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手术创伤
B、    残留异物
C、    腐肉不除
D、    余邪未尽
E、     正气内虚
答案:D
637、 附背疽发病最多的部位是
A、    股骨
B、    肱骨
C、    胫骨
D、    桡骨
E、     尺骨
答案:C
  1. 8 , 干陷的病机特点是
A、    阴液不足
B、    气血不足
C、    肝肾亏损
D、    阴伤胃败
E、     阴损及阳
答案:B
  1. 9、疖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湿邪缠绵
B、    撥血阻滞
C、    正气不足
D、    贤气亏损
E、     火毐内蕴
答案:C
640、颈痈的病机特点是
A、    感受风邪
B、    挟有温热
C、    火毐上攻
D、    挟痰
E、     挟瘀
答案:D
  1. 1、烂疔是以什么命名的
A、    部位
B、    穴位
C、    病因
D、    颜色
E、     疾病特点
答案:E
642、 蝼蛄疖好发于
A、    儿童头部
B、    儿童项后
C、    儿童背部
D、    儿童臀部
E、     产妇头部
答案:A
  1. 3、瘰疬初期临床表现哪•项不正确
A、    颈项、耳前后肿物如豆,数目不等
B、    皮色不变
C、    按之坚实、推之能动
D、    全身高热不退
E、     不痛不热
答案:D
644、瘰疬溃破后疮I I的特点是
A、    呈岩穴状
B、    呈穿凿形
C、    边缘削直
D、    呈潜行性空腔
E、     中深边浅形
答案:D
64 5、蛇头疔最常用的验脓法
A、    穿刺法
B、    应指法
C、    B超
D、    透光法
E、     点压法
答案:D
  1. 4 6、蛇眼疗的发病部位是
A、    指端
B、    甲侧边缘
C、    指腹
D、    手掌
E、     眼晴内外眦
答案:B
  1. 47、锁喉痈初起宜选用
A、    仙方活命饮
B、    普济消毐饮
C、    银翘解毐丸
D、    五味消毐饮
E、     黄连解毐汤
答案:B
  1. 48、 痰肿的特点是
A、    坚硬如石、皮色不变
B、    皮紧内软,随喜怒消长
C、    漫肿,其色青紫
D、    漫肿,不红不热
E、     肿块软如馒,有雍性感
答案:E
649、头而部丹毒首选
A、    银翘散
B、    黄连解毐汤
C、    普济消毐饮
D、    仙方活命饮
E、     五味消毒饮
答案:C
  1. 5 0、无头疽的临床特征是
A、    红肿热痛
B、    易消易溃易敛
C、    局部光软无头
D、    肿势局限
E、     难消难溃难敛
答案:E
  1. 5 1、 下列哪•项不属于疖的特点
A、    色红、灼热、疼痛
B、    突起根浅
C、    肿势限局
D、    范围多在2cm以下
E、     易脓、易溃、易敛
答案:D ?
  1. 52、 下列哪种疗疮最易发生走黄
A、    颧疗
B、    蛇眼疗
C、    蛇头疗
D、    蛇腹疗
E、     托盘疗
答案:A
  1. 5 3、形成流痰的根本病因是
A、    先天不足、贤亏骼空
B、    有所损伤、瘀血停滞
C、    痰浊凝聚、风寒侵袭
D、    脾胃不足、痰湿内生
E、     外卫不固、风寒湿侵
答案:A
  1. 5 4、颜面部疔疮容易走黄的原闪是
A、    火毒炽盛
B、    头而为诸阳之首
C、    火邪炎上
D、    容易挤压
E、     风邪上受
答案:B
  1. 5 5、颜面疗疮的早期临床特征是
A、    疮形如粟,肿势局限,顶高根软
B、    疮形如柴,疼痒相兼,肿势弥漫
C、    疮顶凹陷,红热灼痛,肿势弥漫
D、    疮形如粟,根深坚硬,如钉丁之状
E、     疮形粟粒状脓头,或麻或痒,肿势弥漫
答案:D
  1. 6、颜面疔疮忌内服发散药的原因是
A、    无外感邪毐
B、    邪毒深在肌肉
C、    芳香走窜,易使疗毐走散
D、    邪发于脏腑
E、     正气内虚
答案:C
657、 引起发颐的主要职因是
A、    外感风温
B、    热病余毐
C、    口腔慢性溃疡
D、    少阳郁滞
E、     胃热
答案:B
658、 有头疽切开时常用切口
A、    顺皮纹切口
B、    弧形切口
C、    纵行
D、    横形
E、     十字形
答案:E
  1. 9、有头疽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走黄
B、    内陷
C、    流注
D、    损骨
E、     伤筋
答案:B
660、治疗痈初期的代衣方剂是
A、    仙方活命饮
B、    五味消毐饮
C、    黄连解毐汤
D、    普济消毐饮
E、     防风通壬散
答案:A
  1. 1、走黄与内陷病机的主要区别是
A、    正气盛衰
B、    邪毐盛衰
C、    毒入血分或气分
D、    内攻脏或腑
E、     邪气外感或内生
答案:A
662、前列腺炎以少腹、会阴、寒九、腰骶隐痛为主,舌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多沉涩,辨证为
A、    贤阳不足证
B、    阴虚火动证
C、    湿热壅阻证
D、    心肾不交证
E、     气滞血瘀证
答案:E
  1. 63、 在泌尿、男性前阴病中,肝经湿热的临证常用处方是
A、    导赤散
B、    八正散
C、    龙脶泻肝汤
D、    萆蘚滲湿汤
E、     萆蘚分淸饮
答案:C
664、计算烧伤而积时,伤员五指并拢时手掌的面积,占全身体农面积的
A、    9%
B、    1 %
C> 3%
D、    6% 答案:B
  1. 65、烧伤后壮热烦渴,躁动不安,口干唇焦。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等,其证属
A、    火热伤阴证
B、    阴伤阳脱证
C、    火毐内陷证
D、    气血两伤证
E、     脾胃虚弱证
答案:C
  1. 6、烧伤深度达到真皮浅层时,称为
A、    I度烧伤
B、    浅丨丨度烧伤
C、        深丨丨度烧伤
D、        丨丨丨度烧伤
E、     IV度烧伤
答案:B
  1. 6 7、 烧伤治愈后,皮肤无瘢痕,无色素沉卷的烧伤为
A、    丨度烧伤
B、    浅丨丨度烧伤
C、        深丨丨度烧伤
D、        丨丨丨度烧伤
E、     IV度烧伤
答案:A
  1. 68、辨别疮疡阴阳证的主要依据,下列中哪-项是错误的
A、    患部皮肤颜色是否发红
B、    肿势高突或下陷
C、    局部肤温灼热与否
D、    病发于皮肤还是筋骨
E、     脓液有无
答案:E
669、疮疡内托法的透托代表方为
A、    托里消毐散
B、    托里透脓散
C、    仙方活命饮
D、    透脓散
E、神功内托散
答案:D
  1. 7 0、结扎疗法可用于多种病症,但不宜用于
A、    瘤
B、    赘疣
C、    内痔
D、    脱疽
E、     血瘤
答案:E
671、 所谓“敷贴”,指的是
A、    掺药
B、    音药
C、    箍围药
D、    平胬药
E、     腐蚀药
答案:C
672、 外科的善、恶、顺、逆是指
A、    病情轻重程度
B、    正邪力呈对比
C、    疮疡局部发展好坏
D、    全身脏腑功能的盛衰
E、     综合局部、全身情况判断预后
答案:E
  1. 3、外科疾病,消托补三大内治法则的建立,其依据是
A、    外科病的病因
B、    外科病的病情变化
C、    外科病的临床分期
D、    外科病的治疗经验
E、     以消为贵的学术思想
答案:C
  1. 4、外科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其最主要的是由于
A、    风寒、署湿
B、    火毐、热毒
C、    气滞、血瘀
D、    湿邪、虫积
E、     外来伤害
答案:B
6 75、下列情况中,不能正确反映外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的是
A、    发于臀部者,多因火郁而致
B、    发于头而者,多因风温引起
C、    发于胸腹者,多因气郁、火郁而致
D、    发于下肢者,多因湿热寒湿引起
E、     发于上肢者,多因风热而致
答案:A
6 7 6、 以下哪-项不属于外科致病因素
A、六淫邪毐
B、    外来伤害
C、    感受特殊之毒
D、    气血凝滞
E、     房室损伤
答案:D
67 7、引发疮疡的最常见外邪是
A、    风温、风热
B、    气郁、火郁
C、     热毒、火毒
D、    寒湿、湿热
E、     瘀血、痰湿
答案:C
  1. 7 8、 肿的基本病理是
A、    毒邪滞留
B、    血瘀痰阻
C、    痰湿内蕴
D、    经络阻塞,气血凝滞
E、     营气不从,阴阳失调
答案:D
67 9、 肿疡半阴半阳证可用
A、    金黄奇
B、    风油奇
C、    冲与咅
D、    生肌玉红裔
E、     生肌白玉音
答案:C
  1. 80、 肿疡之证出现不足(无力)之脉,其病理属
A、    毒盛正虚
B、    邪气深闭
C、    正虚毐去
D、    毒滞难化
E、     正虚邪恋
答案:A
  1. 8 1、下列不是里证临床农现的是
A、    恶寒发热
B、    口渴饮冷
C、    胃痛喜按
D、    舌质红苔黄
E、     脉洪大
答案:A
  1. 8 2、血虚作痒的主要症状是
A、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
B、    走窜四注,遍体作痒
C、    皮肤干燥,脱屑作痒
D、    掀红作痒,不会传染
E、     瘙痒剧烈,最易传染
答案:c
  1. 8 3、不属于补屮益气汤的组成药味有
A、    砂仁、茯苓
B、    升麻、柴胡
C、    当归、陈皮
D、    黄芪、炙甘苋
E、     人参、白术
答案:A
684、当归补血汤中重用黄芪为君,意在
A、    补气健脾
B、    益气固表
C、    补气生血
D、    补气活血
E、     益气升阳
答案:C
  1. 8 5、方中黄芪与当归的配伍剂蛍比为5:1的方剂是
A、    归脾汤
B、    补阳还五汤
C、    当归补血汤
D、    八珍汤
E、     补中益气汤
答案:C
  1. 8 6、归脾汤主治证病机涉及到的主要脏腑是
A、    肺与脾
B、    脾与心
C、    心与背
D、    肾与脾
E、     脾与肝
答案:B
687、理中丸的组成药味是
A、    干姜、白术、人参、甘荩
B、    人参、白术、藁本、甘革
C、    干姜、白术、茯苓、甘牮
D、    附子、干姜、白术、甘牮
E、     蜀椒、干姜、人参、饴糖
答案:A
  1. 8、六味地黄丸配伍涉及到的“三阴并治”,其中三阴涉及到的脏腑是
A、    肺、脾、贤
B、    脾、肾、肝
cm
D、心、肝、脾
Em
答案:B
6 89、六味地黄丸中针对少阴的补泻配伍药对是
A、    熟地黄与泽泻
B、    泽泻与山萸肉
C、    山萸肉与丹皮
D、    丹皮与茯苓
E、     茯苓与山药
答案:A
69 0、肾阳不足,温补肾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代表方是
A、    六味地黄丸
B、    肾气丸
C、    寿胎丸
D、    右归丸
E、     左归丸
答案:B
69 1、生脉散的功用是
A、    益气生津,养血复脉
B、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C、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D、    益气固表,敛肺止咳
E、     益气温阳,滋阴复脉
答案:B
  1. 2、四物汤的组成药味是
A、    生地、赤芍、当归、川芎
B、    熟地、白芍、当归、川芎
C、    生地、熟地、白芍、当归
D、    熟地、赤芍、当归、川芎
E、     熟地、阿胶、当归、川芎
答案:B
6 9 3、   四物汤主治证的病机为
A、    营血亏虚
B、    营血虚滞
C、    阴亏血少
D、    阴虚血热
E、     血虚阳浮
答案:B
694、小建中汤的主治为
A、    中焦虚寒,自利不渴,腹痛呕吐,不欲饮食
B、    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的温按,舌淡苔白,脉弦细而缓
C、    阳弱血虚,外受寒邪,手足厥寒,舌淡苔|1丨,脉细欲绝
D、    中阳虚衰,阴寒内盛,心胸中大寒痛,呕而不能食
E、     胃中虚冷,食咎欲呕,胸膈满闷,或脘腹疼痛
答案:B
6 9 5、益气生血法首选方是
A、    当归补血汤
B、    人参养荣汤
C、    人参归脾汤
D、    四物汤
E、     胶艾汤
答案:A
696、制方涉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原理的方剂是
A、    四逆汤
B、    理中汤
C、    肾气丸
D、    六味地黄丸
E、     大补阴丸
答案:C
69 7、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A、    滋阴补贤,益气复脉
B、    滋阴清热,养血复脉
C、    益气养血,敛阴复脉
D、    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E、     益气温阳,健脾补肺
答案:D
69 8、炙甘草汤中用呈最大的药味是
A、    炙甘草
B、    桂枝
C、    大枣
D、    地黄
E、     阿胶
答案:D
  1. 9 9、治疗肝肾阴虚,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症的最佳选方
A、    知柏地黄丸
B、    肾气丸
C、    麦味地黄九
D、    六味地黄丸
E、     杞菊地黄丸
答案:E
  1. 00、 “十剂”中不包括
A、    寒温
B、    轻重
C、    滑涩
D、    燥湿
E、     宣通
答案:A
  1. 0 1、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
A、    燥屎内结
B、    停痰留饮
C、    瘀血积水
D、    宿食积滞
E、     外感风寒
答案:E
702、 对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方剂是
A、    茵陈蒿汤
B、    四神丸
C、    鸡鸣散
D、    败毐散
E、     桂枝汤
答案:C
703、方剂配伍屮的“寒热并用”是指
A、    针对病I正屮的寒热假象采用的反佐药法
B、    针对君臣药的寒热偏性采用的佐制药法
C、    针对病证中的寒热并存的病理采用的寒热兼顾的配伍
D、    根据采些药物的特殊配伍功能而采用的寒热异性配伍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 04、慢性疾病的治疗•般宜选用
A、    丸剂
B、    散剂
C、    汤剂
D、    针剂
E、     硬裔剂
答案:A
705、判定方中君药的主要依据是
A、    方中用蛍最大的药物
B、    兼有功效最多的药物
C、    针对方证主要病机的药物
D、    珍稀或贵重药物
E、     无毐副作用且用呈人的药物
答案:C
  1. 0 6、属于反佐药功用范畴的是
A、    减君臣药之毐
B、    缓与君臣药之峻
C、    监制君臣药之偏
D、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E、     助君臣药之力
答案:D
  1. 7、下列农述中正确的项是
A、    治疗外感凉燥与外感风寒证在组方用药上应有所不同
B、    辛凉解衣方中不能配伍辛温解衣药
C、    补血方常配补气药,但补气方不宜配用补血药
D、    滋明方左归丸在配伍上较六味地黄丸更合理
E、     固涩方均以固涩药为方中君药
答案:A
  1. 08、仙方活命饮中用虽大的前两味药味是
A、    白芷与防风
B、    乳香与没药
C、    银花与陈皮
D、    赤芍与当归尾
E、     穿山甲与皂角刺
答案:C
  1. 0 9、含有罌粟壳的方剂是
A、    止嗽散
B、    四神丸
C、    固冲汤
D、    真人奍脏汤
E、     金锁固精丸
答案:D
710、 完带汤中用呈较大的药味为
A、    人参、苍术
B、    苍术、白术
C、    白术、山药
D、    山药、白芍
E、     白芍、柴胡
答案:C
711、 由龟板、白芍、黄芩、黄柏、香附、椿根皮组成的方剂名为
A、    大补阴丸
B、    虎潜丸
C、    玉女煎
D、     固冲汤
E、     固经丸
答案:E
7 12、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故疏肝方中,常佐以健脾之品,代衣方剂为
A、    开郁种玉汤
B、    龙胆泻肝汤
C、    四逆散
D、    逍遥散
E、     柴胡疏肝散
答案:D
713、 若脾虚肝木乘之,经行腹痛即泻兼两胁胀痛者宜选
A、    附子理中汤
B、    四神丸
C、    参苓白术散
D、    痛泻要方
E、     健固汤
答案:D
7丨4、  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
A、    发散肌中风湿
B、    升发脾中清阳
C、    散肝舒脾升清
D、    祛风解痉止痛
E、     疏散肠中风邪
答案:C
715、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证的常用方剂,其药物组成为
A、    当归、白芍、柴胡、生姜、薄荷、甘荩
B、    当归、白芍、柴胡、白术、云苓、生姜、溥荷、甘草
C、    当归、白芍、柴胡、白术、云苓、煨姜、薄荷、甘草
D、    当归、白芍、枳壳、白术、山药、煨姜、薄荷、甘草
E、当归、柴胡、川棟生姜、薄荷、甘眾
答案:C
716、小柴胡汤屮体现“与解少阳”的核心药对是
A、    半夏与生姜
B、    生姜与柴胡
C、    柴胡与黄芩
D、    黄芩与人参
E、     人参与大枣
答案:C
  1. 17、 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为配伍特征的方剂是
A、    麻黄汤
B、    四逆散
C、    半夏泻心汤
D、    苓桂术甘汤
E、     苏子降气汤
答案:C
  1. 18、由白术、芍药、陈皮、防风组成的方剂名为
A、    四逆散
B、    痛泻要方
C、    勺药汤
D、    健脾丸
E、     四物汤
答案:B
719、 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组成的方剂名为
A、    四逆散
B、    四物汤
C、    痛泻要方
D、    柴胡疏肝散
E、     四逆汤
答案:A
720、 制方中蕴含“扶土抑木”原理的方剂是
A、    参苓白术散
B、    痛泻要方
C、    柴胡疏肝散
D、    杞菊地黄丸
E、     健脾丸
答案:B
721、 败毐散中作用少呈人参的意义是
A、    益气补虚
B、    益气固衣
C、    扶正祛邪
D、    补气生津
E、     以上都+是
答案:C
  1. 2 2、桂枝汤的组成药味是
A、桂枝、麻黄、杏仁、甘牮、生姜
B、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人参
C、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大黄
D、    桂枝、生姜、大枣、甘草、杏仁
E、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答案:E
723、 桂枝汤中体现“调与营卫”的主要配伍药对是
A、    桂枝与甘苹
B、    芍药与甘苋
C、    桂枝与芍药
D、    芍药与大枣
E、     桂枝与生姜
答案:C
  1. 24、 人参败毐散中的君药是
A、    宪活、独活
B、    前胡、柴胡
C、    人参、茯苓
D、    桔梗、枳売
E、     川芎
答案:A
725、 桑菊饮的主治证候为
A、    温病邪在卫分的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口渴咽干,脉浮数
B、    风温初起,风热犯肺所致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
C、    外感风邪,营卫不与所致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D、    肺热壅盛所致身热咳逆,气急岛煽,脉滑数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 26、升麻在升麻葛根汤中的作用不涉及
A、    解肌散邪
B、    透疹
C、    淸热解毐
D、    阳明引经药
E、     升阳举陷
答案:E
  1. 2 7、治疗营卫不与型自汗的代表方为
A、    玉屏风散
B、    桂枝汤
C、    麻黄汤
D、    麻黄附子细辛汤
E、     当归六黄汤
答案:B
728、半1厚朴汤的功用是
A、    行气解郁,化痰消痞
B、    降逆化痰,消痞散结
C、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D、    温中散寒,除湿散满
E、     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答案:c
  1. 2 9、补阳还五汤的功用是
A、    温阳益气,散寒通脉
B、    温经活血,行气止痛
C、    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D、    补气活血,散瘀通络
E、     温补贤阳,强壮筋骨
答案:D
  1. 30、柴胡在复元活血汤中的配伍意义不涉及
A、    散邪透热
B、    疏利肝胆
C、    行气止痛
D、    少阳、厥阴引经药
E、     升淸降浊
答案:A
731、 地龙在补阳还五汤中主要配伍意义是
A、    淸热泻肺
B、    清热平喘
C、    通经活络
D、     止痉熄风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C
732、 复元活血汤的功用是
A、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B、         活血逐瘀,疏肝通络
C、    攻下瘀血,荡涤胃肠
D、    补血活血,化瘀生新
E、     祛瘀活血,接骨续筋
答案:B
  1. 33、桂枝茯苓丸的药物组成是
A、    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参
B、    桂枝、茯苓、赤勺、白术、丹参
C、    桂枝、茯苓、白芍、桃仁、丹参
D、    桂枝、茯苓、丹皮、赤々、桃仁
E、     桂枝、茯苓、红花、桃仁、丹参
答案:D
  1. 3 4、   具有缓消癥块功用的方剂是
A、    复元活血汤与桃核承气汤
B、    桃核承气汤与血府逐瘀汤
C、    血府逐撥汤与桂枝茯苓丸
D、    桂枝茯苓丸与鳖甲煎丸
E、     蝥甲煎丸与一贯煎
答案:D
  1. 35、 暖肝煎的功用是
A、    温补肝背,行气止痛
B、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C、    行气1丨:痛,软坚散结
D、    温补肝肾,散寒止痛
E、     滋肾润燥,疏肝行气
答案:A
736、苏子降气汤的功用是
A、    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B、    降气平喘,祛痰1丨:咳
C、    行气散结,宽胸散结
D、    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E、     温化寒痰,下气消食
答案:B
  1. 37、旋薄代赭汤的功用是
A、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B、    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C、    降逆化痰,益气与胃
D、    益气清热,降逆与胃
E、     行气解郁,化痰散结
答案:C
  1. 38、血府逐疲汤的功用是
A、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B、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C、     补气活血,通络止痛
D、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E、     温经散寒,养血.1丨:血
答案:A
739、 由半夏、苏叶、茯苓、厚朴、生姜组成的方剂名为
A、    厚朴温中汤
B、    二陈汤
C、    半夏厚朴汤
D、    平胃散
E、     实脾散
答案:C
740、 由五灵脂、蒲黄组成的方剂方名为
A、    六一散
B、    左金丸
C、    失笑散
D、    二妙散
E、     二陈汤
答案:C
741、 与黄土汤中的便血症状无关的项是
A、    远血
B、    慢性长期人便隐血
C、    下血色淡
D、    下血色暗
E、     下血色鲜红
答案:E
  1. 2、原方黄芪用蛍约10倍于其她药物的方剂为
A、    补中益气汤
B、    补阳还五汤
C、    泰山磐石散
D、    黄芪桂枝五物汤
E、     防己黄芪汤
答案:B
  1. 43、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为君的意义在于
A、    益气固表
B、    益气补血
C、    补气活血
D、    益气固脱
E、     健脾利水
答案:C
744、生化汤的组成为
A、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萃
B、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苋
C、    当归、川芎、桃仁、生姜、甘苹
D、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甘iyt
E、     以上都+是
答案:A
  1. 4 5、犀角地黄汤中丹皮、赤芍的主要配伍意义是
A、    淸热凉血,活血散瘀
B、    淸热解毐
C、    凉血散瘀
D、    凉血解毐
E、    凉血.1丨:血
答案:A
746、 以行血调气治疗痢疾,常选用下列何组药物
A、    木香、川棟子、乳香、没药
B、    槟榔、木香、芍药、当归
C、    川棟子、郁金、丹参、赤芍
D、    香附、柴胡、桃仁、红花
E、     香附、乌药、蒲黄、五灵脂
答案:B
747、 阴虚火旺型汗证代表方为
A、    龙胆泻肝汤
B、    四妙丸
C、    甘麦大枣汤
D、    当归六黄汤
E、     玉屏风散
答案:D
  1. 4 8、由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荩组成的方剂名为
A、    泻d散
B、    补肺阿胶汤
C、    白虎汤
D、    四君子汤
E、     四神丸
答案:A
749、玉女煎主治I正病机涉及到的主要脏腑是
A、    阳明与少阴
B、    少阴与厥阴
C、    厥阴与太阴
D、    太阴与少阴
E、     少阴与太阳
答案:A
  1. 50、主治证中以“皮肤蒸热”为特征的方剂为
A、    麻杏石甘汤
B、    清营汤
C、    银翘散
D、    泻白散
E、     青蒿蝥甲汤
答案:D
751、 组成中不含牛膝的方剂是
A、    济生肾气丸
B、    玉女煎
C、    济川煎
D、    镇肝熄风汤
E、     清胃散
答案:E
  1. 5 2、 乌梅丸的组成中不含
A、    黄连、黄柏
B、    细辛、干姜
C、    使君子、槟榔
D、    附子、桂枝
E、     川椒、当归
答案:C
753、 八正散是下列何证的首选方
A、    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的尿频
B、    湿热下注引起尿频
C、    肺失淸肃,水道不利之尿频
D、    肝失疏泄,气滞+行小便淋漓
E、     心火移于小肠,小便频涩疼痛
答案:B
754、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中不含
A、    秦艽、防风、细辛
B、    杜仲、牛膝、肉桂
C、    人参、茯苓、甘荩
D、    地黄、芍药、川;
E、     羌活、白术、续断
答案:E
755、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
A、    宣畅气机,淸热利湿
B、    解表化湿,理气与中
C、    温阳化气,利水渗湿
D、    祛署解表,消热化湿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B
  1. 5 6、链香正气散的组成药物不包括
A、    铤香、苏叶、白芷、桔梗
B、    白术、厚朴、半夏曲
C、    大腹皮、茯苓、陈皮
D、    甘苹、生姜、大枣
E、     溥荷、枳壳
答案:E
757、完带汤的功用是
A、    健脾养血,收涩止带
B、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C、    健脾补背,收涩止带
D、    健脾燥湿,淸热1丨:带
E、     温养冲任,固经止带
答案:B
  1. 8、五苓散的组成药味是
A、    五加皮、茯苓、白术、猪苓、人腹皮
B、    五加皮、茯苓、白术、陈皮、人腹皮
C、    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阿胶
D、    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茯苓
E、     泽泻、白术、猪苓、茯苓、茵陈
答案:D
759、 茵陈蒿汤的组成药物是
A、    茵陈、猪苓、茯苓
B、    茵陈、栀子、大黄
C、    茵陈、党参、甘牮
D、    茵陈、当归、地黄
E、     茵陈、黄柏、知母
答案:B
760、 由茯苓、白术、白芍、生姜、炮附子组成的方剂名为
A、    实脾散
B、    真武汤
C、    理中丸
D、    五苓散
E、     济生肾气丸
答案:B
  1. 61、真武汤中的君药是
A、    附子
B、    生姜
C、    白术
D、    芍药
E、茯苓
答案:A
762、 半夏白术天麻汤中主治风痰眩晕头痛的核心药对是
A、    半夏、白术
B、    半1、天麻
C、    天麻、白术
D、    半夏、橘红
E、     白术、茯苓
答案:B
763、 二陈汤的组成药味是
A、    半夏、茯苓、陈皮、甘荩、生姜、乌梅
B、    人参、白术、茯苓、甘牮、半夏、陈皮
C、    半夏、茯苓、陈皮、甘牮、枳实、竹茹
D、    苍术、厚朴、陈皮、甘牮、半夏、茯苓
E、     苍术、白术、陈皮、甘荩、半夏、茯苓
答案:A
764、 具有“温化痰饮”功用的方剂是
A、    苓桂术甘汤
B、    二陈汤
C、    温胆汤
D、    瓜蒌薤白白酒汤
E、     小陷胸汤
答案:A
765、 苓甘五味姜辛汤与小青龙汤具有相同的功用是
A、    解农散寒
B、    温肺化饮
C、    宣肺平喘
D、    健脾利湿
E、     燥湿化痰
答案:B
766、 祛痰剂组方中较少配用
A、    补益药
B、    祛湿药
C、    理气药
D、    清热药
E、     温里药
答案:A
767、 与温胆汤在主治与配伍用药上较为接近的方剂是
A、    蒿芩清胆汤
B、    橘皮竹茹汤
C、    左金丸
D、    小柴胡汤
E、     半夏泻心汤
答案:A
  1. 8、 理中汤中的君药是
A、人参
B、    干姜
C、    白术
D、    甘草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B
  1. 9、 保与丸不宜用于
A、    饮食停滞的胃脘痛
B、    饮食停滞的泻泄
C、    饮食停滞的恶心呕吐
D、    脾虚食滞的脘痞不食
E、     饮食不节的嗳腐厌食
答案:D
  1. 70、 保与丸的组成药物不包括
A、    山檢、六曲
B、    半1、茯苓
C、    陈皮、连翘
D、    莱菔子
E、     生姜
答案:E
  1. 1、具有健脾消食,淸热驱虫功用的方剂是
A、    保与丸
B、    肥儿丸
C、    枳术丸
D、    健脾丸
E、     乌梅丸
答案:B
772、组成中不含人参、大枣、甘苹的方剂是
A、    小柴胡汤
B、    半夏泻心汤
C、    旋掙代赭汤
D、    保与丸
E、     橘皮竹茹汤
答案:D
  1. 73、大承气汤煎制方法的正确项是
A、    先枳实、厚朴,继大黄,后芒硝
B、    先枳实、厚朴,继芒硝,后大黄
C、    先枳实、大黄,继厚朴,后芒硝
D、    先厚朴、大黄,继芒硝,后枳实
E、  先枳实、芒硝,继厚朴,后大黄
答案:A
  1. 74、大枣在十枣汤中是
A、    君药
B、    臣药
C、    君药与佐药
D、    佐药
E、     使药
答案:D
7 75、 具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功用的方剂是
A、    增液汤
B、    黄龙汤
C、    麻子仁丸
D、    济川煎
E、     背气丸
答案:D
776、麻子仁丸的组成中不含
A、    枳实
B、    厚朴
C、    大黄
D、    芒硝
E、     芍药
答案:D
7 77、温阳通便,泻下寒积的常用配伍药对是
A、    甘草与芒硝
B、    附子与大黄
C、    巴豆与桔梗
D、    大黄与芒硝
E、     桂技与大黄
答案:B
7 7 8、由大黄、芒硝、甘草组成的方剂名为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大陷胸汤
E、     凉膈散
答案:C
7 7 9、 天麻钩藤饮常用于风眩哪•证型
A、    风痰上扰
B、    肝肾阴虚
C、    阴阳两虚
D、    气血两虚
E、     肝阳上亢
答案:E
7 8 0、天麻钩藤饮的功用是
A、    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B、    滋阴养血,熄风止疫
C、    平肝潜阳,熄风1丨:眩
D、    平肝熄风,淸热活血
E、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答案:D
781、镇肝熄风汤中的君药是
A、    龟板、玄参
B、    天冬、麦冬
C、    怀牛膝
D、    芍药、川楝子
E、     龙骨、牡蛎
答案:C
782、 镇肝熄风汤中配伍生麦芽的意义在于
A、    消积退乳
B、    舒肝与胃
C、    益阴敛汗
D、    健脾养胃
E、     消食化滞
答案:B
783 ,制方中蕴含“滋水涵木”原理的方剂是
A、    大补阴丸
B、    右归丸
C、    镇肝熄风汤
D、    天台乌药散
E、     逍遥散
答案:C
784、主治外感风邪头痛的方剂
A、    镇肝熄风汤
B、    川芎茶调散
C、    玉真散
D、    消风散
E、     桂枝汤
答案:B
7 85、     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例为
A、     1:1
B、     2: 1
C、    5:1
D、    7: 1
E、     10:1
答案:D
7 8 6、淸燥救肺汤的功用是
A、    淸燥润肺
B、    清热化痰
C、    敛肺止咳
D、    化痰止咳
E、     清宣凉燥
答案:A
7 8 7、下列哪个病证不适宜用刺血拔罐法
A、    丹毒
B、    蛇丹
C、    扭伤
D、    虚脱
E、     乳痈初期
答案:D
788、 瘢痕灸多用于治疗
A、    风寒痹痛
B、    疮疡久溃不敛
C、    瘰病
D、    阳瘘早泄
E、     虚寒病证
答案:C
789、 隔蒜灸多用于治疗
A、    阳痿早泄
B、    未溃疮疡
C、    腹痛泄泻
D、    疮疡久溃
E、     呕吐腹痛
答案:B
  1. 90、 灸法的主治作用是:
A、    疏肝理气
B、    安神补心
C、    温经散寒
D、    益气养阴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C
791、下列哪项+属于艾卷灸:
A、    温与灸
B、    温针灸
C、    雀啄灸
D、    太乙针灸
E、     雷火针灸
答案:B
79 2、下列哪项不属于隔姜灸治疗范围:
A、    风寒痹痛
B、    呕吐寒证
C、    腹痛虚寒证
D、    外感表证
E、     肿疡初期
答案:E
  1. 93、下列哪项适宜施灸:
A、    实热证
B、    空腹或过饱者
C、    大血管部位处的穴位
D、    孕妇的腰骶部
E、     疮疡初期
答案:E
  1. 9 4、 有关灸法的注意事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空腹、过饱、极度疲劳者慎灸
B、    年老体弱者,艾柱宜小,壮数宜少
C、    施灸也应注意补泻的操作方法
D、    先灸阴部,后灸阳部
E、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答案:D
79 5、治疗因感受寒邪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常选用
A、    隔荽灸
B、    隔蒜灸
C、    隔盐灸
D、    隔附子饼灸
E、     瘢痕灸
答案:A
796、 常用来救治昏迷、晕厥、高热的腧穴是
A、    十宣
B、    百会
C、    印堂
D、    关元
E、     大椎
答案:A
797、 刺四逢疗法,常用于治疗
A、    婴儿泄泻
B、    呕吐
C、    腹痛
D、    疳证
E、     积滞
答案:D
  1. 98、胆襄穴的定位是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
A、    1寸
B、    3寸
C、    2、5 寸
D、    1、5 寸
E、     2寸
答案:E
  1. 9 9、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的穴位是
A、    气冲穴
B、    提托穴
C、    子宮穴
D、    冲门穴
E、     急脉穴
答案:C
  1. 00、 华佗夹脊穴位于后正中线旁开0、5寸
A、    第丨颈椎至第1 2胸椎棘突下两侧
B、    第丨胸椎至第1 2胸椎棘突下两侧
C、    第1胸椎至骶管裂孔棘突下两侧
D、    第7颈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
E、     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
答案:E
  1. 01、阑尾穴的定位是:在小腿前侧上部
A、    当犊岛下5寸,脱骨前缘旁开1横指
B、    当犊典下3寸,胫骨前缘旁幵丨横指
C、    当犊舁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2横指
D、    当犊鼻下4寸,胫骨前缘旁开2横指
E、     当犊舁下4寸,胫骨前缘旁井丨横指
答案:A
  1. 0 2、 下列关于夹脊穴,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背腰部,当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B、    在背腰部,当第•颈椎至第四骶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C、    在背腰部,当第•胸椎至第四骶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D、    在背腰部,当第•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E、     在背腰部,左右共有穴位28对
答案:D
  1. 0 3、有关阿是穴,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无固定名称
B、    只有一个穴位
C、    又称为天应穴
D、    可治疗局部病痛
E、     无固定位罝
答案:B
  1. 04、大椎至百会间的腧穴排列顺丨t:是:
A、    风府、哑门、脑户、强间、后顶
B、    风府、哑门、强间、脑户、后顶
C、    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
D、    哑门、风府、强间、脑户、后顶
E、     风府、哑门、强间、后顶、脑户
答案:C
  1. 05、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
A、    肝经、脾经
B、    任脉、督脉
C、    任脉、带脉
D、    肝经、贤经
E、     任脉、冲脉
答案:E
806、 关于崩漏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崩漏的主要病机是带脉损伤,不能固摄
B、    必选关元、中极等任脉的腧穴
C、    主穴是气海、隐白、三阴交
D、    属虚者,针刺用补法,酌情用灸
E、     属实者,针刺用泻法
答案:A
807、 关于妊娠恶阻的治疗,以下哪项叙述不当:
A、    足阳明胃经是主取经脉之•
B、    中脘穴是主穴之一
C、    针刺应用补法
D、    针刺手法不宜太重
E、可选用耳针疗法
答案:C
808、 关于乳痈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以消热散结为法
B、    取阳明、厥阴经穴为主
C、    温溜穴可治疗乳痈
D、    肩井是治疗乳痈的经验穴
E、     针刺宜用泻法
答案:C
  1. 0 9、 关于痛经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必选任脉的腧穴
B、    属肝郁气滞者,加用足厥阴经穴
C、    属血瘀者,加用足太阴经穴
D、    属肝贤亏损者,加用足少阴经穴
E、     肝贤亏损属虚证,可用灸法补之
答案:C
810、 关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以下取穴哪项不当:
A、    经早取关元、血海
B、    经迟取气海、三阴交
C、    经乱取关元、三阴交
D、    虚热配太冲、曲池
E、     虚寒配关元、归来
答案:D
  1. 11、控制急惊风最简单易行的紧急措施
A、    立即注射青霉素
B、    立即用冷盐水灌肠
C、    立即使用呼吸机
D、    立即作气管切开
E、     立即针刺人中、合谷
答案:E
  1. 12、痛经的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是
A、    关元
B、    中极
C、    子宫
D、    三阴交
E、     以上都是
答案:E
  1. 13、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应首选
A、    足窍阴
B、    历兑
C、    至阴
D、    隐白
E、     大敦
答案:C
814、 下列穴位中治疗痛经应首选
A、上髎
B、    次髎
C、       中藤
D、    下髎
E、     中极
答案:B
815、 血枯经闭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取督脉、背俞穴为主
B、    主穴是肝俞、脾俞、肾命、足三里、三阴交
C、    亳针用补法
D、    可用灸法
E、     腰膝酸痛加命门、腰眼
答案:A
  1. 16、血滞经闭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B、    主穴是太冲、太溪、丰隆、合谷、期门
C、    奄针用泻法
D、    可用灸法
E、     可选用皮肤针治疗
答案:B
  1. 17、以下哪穴不常用于治疗滞产
A、    独阴
B、    至阴
C、    合谷
D、    三阴交
E、     关元
答案:E
  1. 18、以下哪穴不用于治疗乳少:
A、    膪中
B、    乳根
C、    少泽
D、    足三里
E、     太溪
答案:E
819、针灸治疗崩漏实证应选取
A、    隐白、血海、阴陵泉、关元
B、    太白、血海、阳陵泉、关元
C、    三阴交、足三里、气海、中极
D、    肝俞、肾俞、关元、隐白
E、     关元、公孙、隐臼、三阴交
答案:E
  1. 20、针灸治疗崩漏虚证应选取
A、    关元、公孙、隐d
B、    肝俞、背俞、关元
C、    隐白、血海、阴陵泉
D、    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E、     三阴交、肝俞、气海
答案:D
821、 针灸治疗遗尿的主穴是
A、    肾俞、志室、气海、三阴交
B、    关元、中极、三焦俞、三阴交
C、    肝俞、肾俞、太冲、太溪
D、    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
E、     关元、气海、背俞、三阴交
答案:D
822、 针灸治疗遗尿,除相应背俞穴外,还应选取以下哪组经脉的腧穴
A、    足太阳、手少阳
B、    任脉、足太阴
C、    足太阳、手太阴
D、    足太阳、足少阴
E、     任脉、足太阳
答案:B
823、 关于便秘的治疗选穴,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热秘取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
B、    气秘取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C、    虚秘取脾俞、大肠俞、三阴交、足三里、关元
D、    冷秘取气海、关元、贤俞、关元俞
E、     虚秘、冷秘均可以加取诗俞穴
答案:B
824、 关于肠痈的治疗,以下哪项是不准确的:
A、    以淸热导滞、活血散结为法
B、    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C、    主方为上巨虚、天枢、地机、阑尾
D、    针刺用泻法
E、     发热者加曲池、内庭
答案:B
825、 患者,男,20岁。昨tl起人便泄泻,发病势急,每日5次,小便减少.治疗应首选
A、    上巨虚、太溪、肾俞、命门
B、    足三里、公孙、脾俞、太白
C、    关元、天枢、足三里、冲阳
D、    天枢、上巨虚、阴陵泉、中脘
E、     内庭、上巨虚、神阙、中脘
答案:D
82 6、 治疗便秘的主穴是
A、    天枢、支沟、下脘、关元、合谷
B、    天枢、神闕、足三里、公孙、合谷
C、    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
D、    天枢、支沟、足三里、中脘、太冲
E、     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合谷
答案:C
827、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的组穴首选:
A、    中脘、阳陵泉、气海、行间
B、    大横、上巨虚、内庭、支沟
C、    贤俞、关元俞、气海、石关
D、    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
E、     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
答案:A
82 8、治疗寒湿型泄泻,除主穴外,应加用
A、    神阙
B、    内庭
C、    中脘
D、    太冲
E、     脾俞
答案:A
  1. 2 9、 治疗急性泄泻的主穴是
A、    天枢、下脘、上巨虚、关元
B、    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C、    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
D、    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
E、     中脘、内关、足三里、合谷
答案:B
  1. 3 0、治疗气血不足型便秘的组穴首选:
A、    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
B、    贤俞、关元俞、气海、石关
C、    脾俞、大肠俞、关元、足三里
D、    中脘、阳陵泉、气海、行间
E、     大横、上巨虚、内庭、支沟
答案:C
831、 治疗中风闭证首选下列哪组腧穴:
A、    关元、神阙
B、    百会、神庭、大椎、太冲
C、    人中、十二井、太冲、丰隆
D、    足三里、关元、气海
E、     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
答案:C
  1. 32、治疗中风脱证首选下列哪组腧穴:
A、    人中、十二井、太冲、丰隆
B、    涌泉、十宣、十二井
C、    百会、合谷、太冲、大椎
D、    百会、神庭、太冲、太溪
E、     关元、神阙
答案:E
833、中风先兆常可见到
A、    郑声
B、    独语
C、    言蕃
D、    呓语
E、     谵语
答案:C
834、 关于耳盗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主取足少阴肾经穴
B、    可选用翳风、听会等近部穴位
C、    可选用太溪、中渚等远部穴位
D、    毫针刺或补或泻
E、     属虚者,可选用足少阴经穴
答案:A
835、 关于近视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以滋补肝贤、益气明目为法
B、    取近部穴位与募穴为主
C、    可取睹明、攒竹、风池、光明等穴
D、    毫针刺用平补平泻
E、  属脾胃虚弱者,加四白、足三里
答案:B
  1. 3 6、关于牙痛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结合
B、    主取手足阳明经穴
C、    主穴是合谷、颊车、下关
D、    实火牙痛者,加行间、太溪
E、     毫针刺,酌情补泻
答案:D
  1. 3 7、针灸治疗瘾疹,应主选哪组经脉为主
A、    手阳明、足阳明经
B、    足阳明、足厥阴经
C、    足阳明、手太阴经
D、    手阳明、足太阴经
E、     足太阴、足太阳经
答案:D
838、 治疗风火牙痛的首选穴:
A、    上关、列缺
B、    外关、风池
C、    下关、合谷
D、    颊车、丰隆
E、     风池、颊车
答案:B
839、 治疗实火牙痛的组穴是:
A、    合谷、下关、颊车、内庭、足三里
B、    合谷、下关、颊车、太溪、行间
C、    合谷、下关、颊车、侠溪、足临泣
D、    合谷、下关、颊车、外关、风池
E、     合谷、下关、颊车、解溪、厉兑
答案:A
  1. 40、治疗虚火牙痛的组穴是:
A、    合谷、下关、颊车、侠溪、足临泣
B、    合谷、下关、颊车、解溪、厉兑
C、    合谷、下关、颊车、外关、风池
D、    合谷、下关、颊车、太溪、行间
E、     合谷、下关、颊车、内庭、劳宫
答案:D
841、 治疗咽喉肿痛阴虚证,应选用以下哪经为主
A、    足厥阴
B、    手阳明
C、    足少阴
D、    手阳明
E、     手太阴
答案:C
  1. 42、治疗瘾疹的主穴是
A、    血海、内庭、足三里、气海、天枢
B、    大椎、曲池、太冲、风池、中脘
C、    曲池、合谷、血海、膈命、委中
D、    外关、风池、三阴交、人椎、膈命
E、     大椎、太冲、三阴交、血海、内庭
答案:C
84 3、 电针取穴应选用
A、    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
B、    根据病情选样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
C、    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卜3对穴位为宜
D、    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 6对穴位为宜
E、     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
答案:C
844、具有镇静、1丨:痛、缓解肌肉痉挛选用的电针波型是
A、    密波
B、    锯齿波
C、    断续波
D、    疏密波
E、     疏波
答案:A
  1. 4 5、三棱针刺络法常用于治疗哪种病证
A、    急性吐泻
B、    肩周炎
C、    局部顽癣
D、    局部血肿
E、     颈椎病
答案:A
84 6、 三棱针散刺法常用于治疗哪种病证
A、    急性吐泻
B、    中暑
C、    昏厥
D、    发热
E、     局部顽癣
答案:E
  1. 47、治疗瘘证、瘫痪宜选用的电针波型是
A、    疏密波
B、    断续波
C、    锯齿波
D、    密波
E、     疏波
答案:B
848、关元穴具有回阳固脱的作用,其原因是
A、    为三焦元气所出,是阳中有阴的穴位
B、    产生命门真阳,是阴中有阳的穴位
C、    是任脉与冲脉的交会穴
D、    是任脉与足三阳经的交会穴
E、     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答案:E
  1. 4 9、下列腧穴,不属于任脉的是:
A、    中极
B、    承浆
C、    石门
D、    命门
E、     下脘
答案:D
  1. 50、 内关穴深层分布的主要神经干是
A、    桡神经
B、    尺神经
C、    骨间后神经
D、    正中神经
E、     腋神经
答案:D
85 1、 心包的募穴是:
A、    心俞
B、    巨阙
C、    鸠尾
D、    膻中
E、     厥阴俞
答案:D
852、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凹陷处的腧穴是
A、    曲池
B、    少海
C、    郄门
D、    尺泽
E、     曲泽
答案:E
853、 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是
A、    少海
B、    曲池
C、    小海
D、    曲泽
E、尺泽
答案:A
85 4、 手少阴心经中,治疗舌强不语的首选穴是:
A、    少商
B、    少冲
C、    少海
D、    神门
E、     通里
答案:E
  1. 55、     “头项强痛,肩臂不举,痛引肩胛,上肢外侧痛”属何经证治:
A、    督脉
B、    足太阳膀胱经
C、    手阳明大肠经
D、    手太阳小肠经
E、     以上都+是
答案:D
  1. 5 6、既至目外眦,又至目内眦的经脉是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答案:E
85 7、下列何经循行“绕肩胛”
A、    手太阳小肠经
B、    足少阳胆经
C、    手阳明大肠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手少阳三焦经
答案:A
  1. 5 8、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功能的是
A、    中冲
B、    少冲
C、    关冲
D、    少府
E、     少泽
答案:E
  1. 59、 以下哪项不是后溪穴的主治病证
A、    耳聋
B、    腰背痛
C、    疟疾
D、    瘰疬
E、     癱狂
答案:D
  1. 60、     “岛衄,喉痹,缺盆中痛”属何经证治:
A、手阳明大肠经
B、    手太阴肺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B
861、 肺经腧穴中,既可治疗咳喘、咽痛,又能治疗头而五官疾患的首选穴:
A、    尺泽
B、    孔最
C、    列缺
D、    太渊
E、     少商
答案:C
  1. 62、肺经腧穴中,治疗肺热咯血的首选穴:
A、    中府
B、    尺泽
C、    孔最
D、    太渊
E、     少商
答案:B
863、 肺经腧穴中,治疗咽喉肿痛的主穴:
A、    曲泽
B、    孔最
C、    经渠
D、    列缺
E、     少商
答案:E
864、 可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
A、    太渊
B、    大陵
C、    神门
D、    内关
E、     阴郄
答案:A
865、 善治头项诸疾的腧穴首选:
A、    合谷
B、    列缺
C、    委中
D、    足三里
E、     条口
答案:B
  1. 6 6、具有降压作用的腧穴首选:
A、    三阴交
B、    太溪
C、    曲池
D、    委中
E、     阳陵泉
答案:c
  1. 6 7、善治头面诸疾的腧穴首选:
A、    商阳
B、    迎香
C、    合谷
D、    足三里
E、     内庭
答案:C
  1. 68、 深刺、重刺易引起流产的腧穴是:
A、    太冲
B、    膪中
C、    血海
D、    合谷
E、     环跳
答案:D
869、以下哪项不是手阳明人肠经腧穴的主治病证
A、    热病
B、    胸胁病
C、    头而五官疾患
D、    皮肤病
E、     神忐病
答案:B
87 0、 取头、项、腰骶部、下肢后侧腧穴宜选哪种体位
A、    俯伏坐位
B、    侧卧位
C、    仰靠坐位
D、    俯卧位
E、     仰卧位
答案:D
87 1、关于落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其病机是颈部络脉痹阻,气血阻滞所致
B、    以近部取穴为主
C、    以手足太阳、少阳经穴为辅
D、    常选用悬钟穴治疗本病
E、     针刺用泻法
答案:A
872、 关于腰痛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取足太阳、督脉经穴为主
B、    毫针或补或泻
C、    主穴是夹脊、委中等
D、    劳损型加太溪、贤俞
E、     寒湿型加风府、腰阳关
答案:D
873、 关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以下哪项不恰当:
A、    取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穴为主
B、    亳针刺可用泻法
C、    亳针刺可用补法
D、    可以用灸法
E、     常选用的穴位如环跳、肾俞、阿是穴
答案:A
874、漏肩风肩外侧疼痛明显时,应循经加用
A、    后溪
B、    外关
C、    条口
D、    合谷
E、     列缺
答案:B
8 7 5、肾虚腰痛除主穴外,应加取
A、    贤俞、命门、志室
B、    太冲、肝俞、贤俞
C、    膈俞、三阴交、血海
D、    足三里、脾命、胃俞
E、     关元、腰阳关、昆仑
答案:A
876、治疗痹证,若局部配穴,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肩部加肩髎
B、    肘部加尺泽
C、    腕部加阳溪
D、    髀部加巨髎
E、     踝部加丘墟
答案:D
8 7 7、治疗周_性面瘫,以下哪项随证配穴不当:
A、    畀唇沟平坦加迎香
B、    目不能合加申脉
C、    而颊板滞加巨髎
D、    畀唇沟歪斜加水沟
E、     耳后肿痛加听宫
答案:E
878、 “豹纹刺”属于:
A、    点刺法
B、    散刺法
C、    刺络法
D、    挑刺法
E、     皮肤针叩刺法
答案:B
879、 二穴均与脐相平的是
A、    天枢、章门
B、    大横、带脉
C、    大横、章门
D、    天枢、京门 e、B■俞、维道
答案:B
88 0、根据骨度分寸,下列穴位两者间距非0、5寸的是:
A、    神门、阴郄
B、    肓俞、神阙
C、    气海、阴交
D、    大椎、定喘
E、     太渊、经渠
答案:E
881、根据骨度分寸,下列穴位两者间距非丨寸的是:
A、    关元、中极
B、    水道、归来
C、    梁门、太乙
D、    中脘、建里
E、     神门、通里
答案:C
8 8 2、根据骨度分寸,下列穴位两者间距非3寸的是:
A、    神阙、中极
B、    阳溪、偏历
C、    地机、阴陵泉
D、    膈关、至阳
E、     神庭、本神
答案:A
8 8 3、两穴之间距离是3寸的是
A、    阴陵泉三阴交
B、    犊典足三里
C、    伏兔梁丘
D、    大陵内关
E、     太溪复溜
答案:B
8 8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经配穴的是:
A、    天柱、至阴
B、    劳宫、尺泽
C、    章门、曲泉
D、    大椎、命门
E、     阴郗、神门
答案:B
88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表里配穴的是:
A、    孔最、二间
B、    合谷、地仓
C、    地机、足三里
D、    涌泉、心俞
E、     丘墟、期门
答案:B
886、 下列各穴,不属于募穴的是
A、    天枢
B、    关元
C、    日月
D、    气海
E、     膻中
答案:D
88 7、下列各穴,不属于荥穴的是:
A、    前谷
B、    大都
C、    然谷
D、    足通谷
E、     中渚
答案:E
88 8、下列经脉中,其循行不与胃腑发生联系的是:
A、    任脉
B、    足厥阴经
C、    手太阳经
D、    手太阴经
E、     足太阴经
答案:A
88 9、下列哪项不属于近部选穴
A、    而瘫取颊车
B、    巅顶痛取百会
C、    胃痛取中脘
D、    肩周炎取养老
E、     膝关节痛取阳陵泉
答案:D
8 9 0、下列哪项属于同名经配穴
A、    头痛取风池、足临泣
B、    而痛取颊车、合谷
C、    痔疮取人肠俞、承山
D、    耳鸣取外关、中渚
E、     眩牮取百会、足三里
答案:B
891、 下列哪种疾病在针刺治疗吋,适宜增加留针时间
A、    外感发热
B、    急性周围性而瘫
C、    目赤肿痛
D、    三叉神经痛
E、     风疹
答案:D
892、 下列配穴中,不属于上下配穴的是:
A、    太冲、风池
B、    合谷、迎香
C、    足三里、内关
D、    阳陵泉、支沟
E、     三阴交、膈俞
答案:B
893、 下列配穴中,不属于俞募配穴的是
A、    大肠俞、天枢
B、    脾俞、章门
C、    心俞、巨阙
D、    胆俞、日月
E、     肝俞、京门
答案:E
894、下列腧穴中,治疗血病首选
A、       膈俞
B、    三阴交
C、    百会
D、    血海
E、     中脘
答案:A
8 95、下列腧穴中是原穴的穴位是
A、    阳溪
B、    解溪
C、    后溪
D、    太溪
E、     侠溪
答案:D
8 96、下列特定穴中,主要治疗腑病的是
A、    原穴
B、    络穴
C、    下合穴
D、    俞穴
E、     八脉交会穴
答案:C
8 97、治疗急症时,宜选用
A、    募穴
B、    郄穴
C、    络穴
D、    原穴
E、     八会穴
答案:B
898、治疗心、胸、胃疾病宜选用哪组配穴
A、    照海、列缺
B、    内关、公孙
C、    外关、足临泣
D、    中脘、足三里
E、     后溪、申脉
答案:B
8 9 9、 主胞胎的经络是
A、    带脉
B、    任脉
C、    肝脉
D、    督脉
E、冲脉
答案:B
90 0、主津所生病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太阴脾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足少阴贤经
E、     手阳明大肠经
答案:E
901、 主血所生病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太阴脾经
C、    足少阴贤经
D、    足厥阴肝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答案:A
902、 疏肝解郁作用较强的组方是:
A、    期门、内庭、行间、阳陵泉
B、    内关、膪中、三阴交、肝俞
C、    章门、阳陵泉、期门、外关
D、    期门、太冲、支沟、阳陵泉
E、     行间、大敦、瞪中、肝俞
答案:D
90 3、太冲穴的定位是
A、    内踝前丨寸,胫骨前肌腱内缘凹陷中
B、    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C、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D、    足背,当第2、3趾闻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E、     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答案:C
904、 足厥阴肝经的络穴是
A、    光明
B、    中封
C、    麄沟
D、    曲泉
E、     大都
答案:C
  1. 0 5、人腿外侧正中,膝中上7寸是
A、    伏兔
B、    风市
C、    梁丘
D、    髀关
E、     承扶
答案:B
90 6、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为
A、天髎穴
B、    曲垣穴
C、    巨骨穴
D、    肩井穴
E、     乗风穴
答案:D
  1. 0 7、善于治疗髓之病证的是
A、    后溪
B、    大杼
C、    悬钟
D、    膈俞
E、     太溪
答案:C
908、 针刺环跳穴的最佳体位是
A、    站位
B、    仰卧位
C、    侧卧位
D、    坐位
E、     俯卧位
答案:C
909、 足少阳胆经的络穴是
A、    足临泣
B、    丘墟
C、    悬钟
D、    阳陵泉
E、     光明
答案:E
910、 在人腿部没有穴位的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
答案:B
911、 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是
A、    天柱
B、    申脉
C、    昆仑
D、    攒竹
E、     大椎
答案:E
9丨2、足太阳膀胱经的起止穴分别是:
A、    至阴、睛明
B、    睛明、至阳
C、    睛明、至阴
D、    承泣、厉兑
E、     足窍阴、晴明
答案:c
913、治疗急性泻病,应首选
A、    足三里
B、    中脘
C、    梁丘
D、    合谷
E、     胃俞
答案:C
  1. 14、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A、    足二趾外端
B、    足二趾内端
C、    足人趾外端
D、    足三趾内端
E、     足大趾内端
答案:E
915、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是
A、    内庭
B、    丰隆
C、    解溪
D、    上巨虚
E、     下巨虚
答案:A
  1. 16、足阳明胃经的主治病证是
A、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痛及相应的内脏病
B、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
C、    胸、腹、颈、头而局部病及相应的内脏病
D、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
E、     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巻饥
答案:E
917、 不宜空腹服用的是
A、    泻下方药
B、    补益方药
C、    治疗病在四肢、血脉的方药
D、    治疗病在下焦的方药
E、     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
答案:E
918、 下列药材除哪•项外均是地道药材
A、    四川的附子
B、    辽宁的细辛
C、    云南的五味子
D、    河南的牛膝
E、     山东的阿胶
答案:C
919、 药物性味分阴阳,辛甘属于
A、阳
C、    阴中之阳
D、    阳中之阴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 20、与海藻相反的药物是
A、    乌头
B、    昆布
C、    大枣
D、    甘草
E、     细辛
答案:D
  1. 21、滋润内燥方一般较少配伍
A、    甘寒生津药
B、    甘温益气药
C、    咸寒润肠药
D、    辛香淡渗药
E、     滋阴养血药
答案:D
  1. 2 2、 适用于妊娠期的药物是
A、    峻下逐水之品
B、    健脾与胃之品
C、    祛瘀破血之品
D、    耗气散气之品
E、     辛热有毒之品
答案:B
923、 既可用于热病神昏、癲痫痰闭证,又可用治肝胆湿热黄疸证的药物是
A、    姜黄
B、    茵陈蒿
C、    郁金
D、    丹参
E、     虎杖
答案:C
924、 既能治风寒头痛,又能治疗畀渊的药物是
A、    细辛
B、    麻黄
C、    荆芥
D、    菹香
E、     薄荷
答案:A
925、 误服生半1中毐,应考虑选用下列哪项解毒
A、    甘草
B、    绿豆
C、    黄连
D、    银花
E、     生姜
答案:E
92 6、茯苓的性味是
A、    辛、苦、温
B、    辛、苦、寒
C、    甘、淡、平
D、    苦、温
E、     苦、寒
答案:C
927、 既能利水通淋,又能利湿退黄的药是
A、    车前子
B、    泽泻
C、    金钱苋
D、    木通
E、     茯苓
答案:C
92 8、善治砂淋、石淋的药物是
A、    车前子
B、    石韦
C、    萆蘚
D、    金钱苋
E、     木通
答案:D
  1. 9、具有“滋阴透热"功用的药对为
A、    银柴胡与胡黄连
B、    石奇与知母
C、    生地与元参
D、    丹皮与柴胡
E、     青蒿与蝥甲
答案:E
  1. 0、石音的功效是
A、    淸热泻火,滋阴润燥
B、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C、    淸热泻火,生津利尿
D、    清热泻火,消肿生肌
E、     淸热泻火,燥湿解毐
答案:B
93 1、下列哪项不是生地黄的功效
A、    凉血
B、    养阴
C、    生津
D、    清热
E、     解毒
答案:E
93 2、下列哪项不是栀丫•的功效
A、    泻火除烦
B、    清热凉血止血
C、    淸热利湿退黄
D、    淸退虚火消蒸
E、     淸热解毒消肿
答案:D
  1. 3 3、   有“疮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    连翘
B、    金银花
C、    蒲公英
D、    紫花地丁
E、     黄连
答案:A
934、 风湿痹痛,兼有肝肾不足的最佳选药是
A、    羌活
B、    独活
C、    桑寄生
D、    威灵仙
E、     秦冗
答案:C
93 5、祛风湿兼可解衣的药物是
A、    秦冗
B、    松节
C、    防己
D、    独活
E、     威灵仙
答案:D
93 6、下列何药尤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
A、    宪活
B、    独活
C、    桑枝
D、    桂枝
E、     威灵仙
答案:A
937、 能够敛肺、涩肠、敛汗、止遗的药物是
A、    乌梅
B、    浮小麦
C、    麻黄根
D、    石榴皮
E、     五味子
答案:E
  1. 38、乌梅的功效是
A、    敛肺,涩肠,止遗,安蛔
B、    敛肺,止带,止遗,安蝈
C、        敛肺,涩肠,生紙安蛔
D、        敛肺,涩肠,.1丨:血,安蛔
E、 敛肺,止带,止血,安蝈
答案:C
  1. 39、芒硝的功效是
A、    软坚泻下
B、    消食化积
C、    养血润肠
D、    养阴通便
E、     壮阳通便
答案:A
940、 欲用人黄攻下宜
A、    先煎
B、    酒制
C、    后下
D、    炒炭
E、     制熟
答案:C
941、 有凉血1丨:血散瘀之功,尤宜用于尿血的药物是
A、    白茅根
B、    小蓟
C、    血余炭
D、    苎麻根
E、     茜草
答案:B
942、 治疗婴幼儿湿热泄泻的主方为
A、    香连丸
B、    白头翁汤
C、    菝香正气散
D、    芍药汤
E、     葛根黄芩黄连汤
答案:E
  1. 4 3、除哪项之外,均为脾肺气虚型遗尿之见证
A、    少气懒言
B、    而色苍白
C、    神疲乏力
D、    常自汗出
E、     纳呆便溏
答案:B
  1. 44、龙胆泻肝汤是治疗哪个型的遗尿之首选方
A、    湿热下注
B、    膀胱湿热蕴结
C、    肝火偏亢
D、    肝经湿热
E、     湿热内蕴,郁结化火
答案:D
945、五迟所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立迟
B、    囟迟
C、    行迟
D、    齿迟
E、语迟
答案:B
  1. 46、五迟证中心脾两虚型的首选方剂为
A、    孔圣枕中丹
B、    益气聪明汤
C、    归脾汤
D、    八珍汤
E、     调元散
答案:E
947、 五软所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头项软
B、    手软
C、    足软
D、    口软
E、     骨骼软
答案:E
948、 下列哪项不是小儿急性贤小球肾炎(阳水)变证水毐内闭的临床特征
A、    尿呈正常
B、    头晕头痛
C、    尿素氮升高
D、    恶心呕吐
E、     全身浮肿
答案:A
  1. 4 9、 小儿贤病综合征,肝贤阴虚的治法是
A、    淸热解毐,利水消肿
B、    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C、    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D、    活血化撥,淸热解毒
E、     养阴补背,平肝潜阳
答案:E
  1. 50、 小儿水肿变证,水毐内闭的主证是
A、    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犖,恶心,呕吐
B、         浮肿,气急,烦躁,心样,发紺
C、        眩晕,烦躁,甚或抽搐昏迷
D、        严重浮肿,胸闷,腹胀,不的平卧
E、     浮肿按之凹陷+起,尿频,夜间尤甚,胸脘胀闷,人便稀溏
答案:A
  1. 5 1、小儿水肿风水相搏的治疗首选方是
A、    越婢加术汤
B、    麻黄汤
C、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D、    五苓散
E、     以上都+是
答案:C
952、 小儿水肿邪陷心肝,其治疗方法为平肝潜阳,泻火泄热,其代衣方剂为
A、镇肝熄风汤
B、    羚角钩藤汤
C、    天麻钩藤饮
D、    紫雪散
E、     龙胆泻肝汤
答案:E
  1. 5 3、   治疗遗尿脾肺气虚型的首选方为
A、    麦味地黄丸
B、    补中益气汤
C、    六君子汤
D、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E、     桑螵蛸散
答案:D
95 4、中医认为多发性抽动症的病位在
A、    心
B、    脾
C、    贤
D、    肺
E、     肝
答案:E
955、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阴虚风动证的首选方剂是
A、    当归龙荟丸
B、    大定风珠
C、    温胆汤
D、    生脉饮
E、     青蒿蹩甲汤
答案:B
956、 除药物治疗外,治疗五硬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保温
B、    隆温
C、    复温
D、    保湿
E、     保温保湿
答案:C
957、 胎黄的发病与下列哪•脏腑无关:
A、    肝
B、    胆
C
 
H9
、月
D、贤
E、脾
答案:D
  1. 5 8、 五硬发病率较高的季节为
A、冬季
B、春季
C、1季
D、秋季
E、夏秋之季
 
本文收录于合集:
返回列表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