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5月21日突现1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后,经过大量筛查,近几天陆续出现了几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次本土疫情打破了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平静,新冠疫情的预防管理等相关话题又频频出现在各大新闻头条中。
经查阅资料,我们发现,自去年新冠肺炎,各省市针对当地气候与患者的临床证候,相继发布了中医药防治新冠的各种方案中,黄芪这味药高频地出现这些预防方案中。
:那么在新冠防治处方中高频出现黄芪,在治疗肾病时又应该如何运用呢?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生发之性,有益气补中、固表止汗、升阳举陷之效。现代研究证实黄芪有强心、扩血管、降压、增加免疫,促进蛋白合成, 减少蛋白尿的作用。
黄芪片5~10克,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泡,盖好泡10~20分钟,当茶饮用,若想黄芪味出得更彻底,可反复冲泡。
肾病患者属于以下情况即可服用:
气虚水肿;气虚易感冒;脾气虚纳食不香,大便稀溏等。
黄芪15 克、枸杞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补肾气、抗疲劳。
“白发敲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这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一年立春于病中招待朋友时写的一首诗。说明黄芪煮粥的吃法由来已久。
清代医家陆以湉所著《冷庐医话》记载了名医许珊林用黄芪粥治疗水肿的几则验案,其中有的病情与慢性肾炎相近。现代中医名家岳美中先生受到这几则验案的启发,在《冷庐医话》黄芪粥的基础上进行加味,创制了新的黄芪粥,曾治疗小儿慢性肾炎迁延不愈者数例。
材料:生黄芪、糯米、生薏苡仁各30 克,赤小豆15 克,鸡内金9 克,金橘饼2 枚。做法:将鸡内金研成细末;用清水煮黄芪20分钟,滤出药液;将薏苡仁、赤小豆下入黄芪药液中,煮30分钟;再将鸡内金细末、糯米兑入,煮熟成粥即可
服法:以上药膳为1剂量,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食粥后嚼服金橘饼1 枚。适合人群:对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后期浮肿疗效较好,也有消除蛋白尿的功效。适合肾阳虚、肾气虚弱者食用。
注意事项:肾阴虚、脉细数、舌质红绛者不宜食用。在服用此方前检查肾功能和蛋白尿;服用1月后再检查,如肾功能改善、蛋白尿消失,需再坚持服用3个月,以巩固疗效,以免复发。
材料与制法: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
适合人群:对于糖尿病肾病气虚阴亏、蛋白尿患者,黄芪、山药补气益脾,生地黄养阴清热;且三者均能降血糖。
鲤鱼汤治疗水肿在《千金方》、《肘后方》等医籍中已有记载,后世有所变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千金》鲤鱼汤的基础上,改良为黄芪鲤鱼汤,将鲤鱼汤运用于肾病的临床食疗。1985年聂莉芳教授在国内首次报道黄芪鲤鱼汤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病例。经过临床观察,不仅在水肿的消退方面,还是在善后调理方面,均获得满意疗效。
材料:鲤鱼250克、黄芪30克、赤小豆30克、砂仁10克、生姜10克、茯苓30克。做法:以适量水煎煮以上药物(鲤鱼除外)30分钟,之后,将已去内脏并洗净的鲤鱼入药同煎,沸后以文火炖40分钟。服法:吃鱼喝汤,每周2剂。适合人群:主要治疗肾病综合征,适用于气虚水停证的水肿患者。
温馨提示:少放盐或不放盐,若不放盐可适当放些糖醋。
材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做法: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即可。服法:喝汤、吃肉,每天一小碗。秋冬季节可每日喝一至两次,春夏可每周两三次。适合人群:此汤气血双补、固肾调精,而且具有造血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适用于贫血、气血不足、肾虚者。尤其适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性贫血有脾气虚弱表现的患者。
材料:黄芪、枸杞各30克,乳鸽1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鸡清汤、鸡油适量。做法:将洗净的乳鸽放入沸水氽一会,捞出斩块放炖盅内,加入黄芪、枸杞,并将料酒、盐、味精、姜片、鸡清汤同放炖盅内,上笼蒸至肉熟烂,淋上鸡油。
适合人群:具补气壮阳、固表止汗、解毒祛风之功用。适于脾肾两虚型早泄。
:黄芪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呢?以下这些人不能喝黄芪。
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比如这些表现: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
虽然古代本草及现代本草书籍均未提及黄芪对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有用药禁忌。但月经期的女性不宜服用黄芪水,以免出现月经紊乱;怀孕时应遵循谨慎用药的原则,避免对胎儿的影响,从而避免胎儿滑落的问题。
黄芪有收敛的效果对预防感冒,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但若已经感冒的人再饮用黄芪水则不利于发热患者退烧,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肾病患者饮食原则应坚持低盐、低脂、低嘌呤,合理蛋白饮食,同时应忌海腥生冷、忌辛辣刺激、忌肥甘厚腻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水肿,汤汤水水的食疗,应酌情调整摄入量,避免加重水肿。具体食疗处方,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特别提醒:所有药物治疗都要“因人而异”,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同一种药。因此,本文中所有汤药方剂建议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参考文献:
1.金琪,郝晓凤,谢立科,李晓宇,孙梅.黄芪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应用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05):50-54.
文案:陈义珍
编辑:蔡玉媛
审核:邹川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收录于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