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谷的准确位置图片_漏谷穴位的作用和功效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08-02

导读:漏谷穴归属足太阴脾经,有缓解治疗腹胀腹鸣、消化不良、遗精脚气等作用,漏谷穴的位置: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详见本文图解漏谷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漏谷的准确位置图片

漏谷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漏谷的位置

【漏谷穴的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侧坐或仰卧位。从内踝尖直上两个4横指,在胫骨内侧缘,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漏谷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标准定位方法)

《针灸大成》内踝上六寸,胻骨下陷中。

《中国针灸学》内踝尖上六寸,当内踝高点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胫骨内侧缘后方。

【穴位解剖】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肢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

漏谷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
漏谷的位置解剖图(图解)
 

穴名解说

【漏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络。别名:太阴络穴。

【穴位含义】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

【名解】

(1)漏谷。漏,漏落也。谷,五谷也、细小之物也。该穴名意指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因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 进行了交换,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在本穴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浊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状,故名。

漏谷穴04

(2)足太阴络、太阴络。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其气与脾经其它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较低,穴内气压亦较低,脾经其它部位的水湿之气向本穴汇聚并沉降地部,本穴有联络聚集脾经天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气态物中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混浊的气态物由天部沉降至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脾经阴浊。

漏谷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肠鸣,强欠,心悲逆气,腹胀满急,痃癖冷气,食饮不为肌肤,膝痹足不能行。

【主治病症】腹胀腹鸣、消化不良、小便不利、遗精、偏坠、丹毒、腿膝厥冷、下肢痿痹、脚气;厥气上头癫,足踝肿痛等。

【作用功效】漏谷穴,沉降脾经阴浊。

【穴位配伍】漏谷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

按摩漏谷穴位的作用-治消化不良

何为“漏谷”?就是有谷子漏出来之意,也就是食物进入胃里后,还没有消化好呢,营养还没来得及吸收呢,就从身体里排出去了,直接“漏”出去了。中医将这种 情况称之为“完谷不化”,而漏谷穴恰能解决消化不良等问题。漏谷穴有健脾合胃、利水除湿的功效。漏谷穴位于小腿的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距内 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房。每天坚持按揉漏谷穴10分钟,再注意生活习惯,这些问题就会大而化小,小而化无了。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针三分,禁灸。

【治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漏谷穴,直刺1-1.5寸。

【艾灸方法】漏谷穴,艾条灸5-10分钟,漏谷穴,艾炷灸3-5壮。

穴位相关阅读

本文收录于合集:
  •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