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顶的准确位置图片_后顶穴位的作用和功效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08-02

导读:后顶穴归属督脉,有缓解治疗头痛、脱发、目眩、失眠、健忘、癫痫等作用,后顶穴的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详见本文图解后顶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后顶的准确位置图片

后顶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后顶的位置

【后顶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穴上3寸)。或当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后0.5寸取穴。

【位置补充】或当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后0.5寸取穴。当百会后1.5寸,下距脑户3寸。《针灸甲乙经》:“在百会后一寸五分”;《医宗金鉴》:“强间上一寸五分”。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正坐或俯卧位。先确定头顶百会穴的位置,再由百会沿正中线向后2横指处即为此穴。

后顶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标准定位方法)

《针灸大成》百会后一寸半,枕骨上。

《中国针灸学》后发际正中直上五寸五分,强间直上一寸五分。

【局部解剖】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肌肉:帽状腱膜。神经:枕大神经分支。血管: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

后顶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
后顶的位置解剖图(图解)

穴名解说

【后顶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交冲穴。穴在头顶,当百会穴之后。故名。

【穴位含义】督脉的上行气血中滞重水湿在此冷缩下行。

(1)后顶。后,指本穴所处之位为头之后部。顶,挤顶也。后顶名意指督脉的上行阳气中滞重水湿在此冷缩下行。本穴物质为强间穴传来的阳热风气,在运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散热吸湿,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冷缩并循督脉下行,本穴如同有挤顶督脉气血上行的作用,故名后顶。

后顶穴04

(2)交冲。交,交会也。冲,冲撞也。交冲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交会并相互冲撞。本穴物质为强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不能全部循督脉上行,上行至本穴的气血如同在穴内相互冲撞一般,故名交冲。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温性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行,少部分则循督脉上行。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后顶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头项强急,恶风寒,风眩,目䀮䀮,额颅上痛,历节汗出,狂走癫疾不卧,痫发瘈疭,头偏痛。

《针灸大成》主头痛目眩。脑旋烦心,呕吐涎沫。项强左右不得回顾,狂走不卧。

【主治病症】风眩、目眩、颅上痛、癫疾、瘛疭、狂走,项直颈痛等。

【作用功效】祛风、明目。

【古代记述】风眩、目眩、颅上痛、癫疾、瘛疭、狂走,项直颈痛。

【近人报道】脱发、健忘、失眠、癔病、精神分裂症。

【穴位配伍】后顶穴配玉枕穴、颔厌穴治风眩;后顶穴配风池穴治脱发;后顶穴配率谷穴、太阳穴治偏头痛;后顶穴配百会穴、合谷穴治头顶剧痛。

【配合方例】1、风眩:后顶、玉枕、颔厌。2、颈项痛、恶风寒:后顶、外丘。3、顶心痛:后顶、涌泉。4、脱发、后顶、风池、大椎、头维。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灸五壮,针二分,《明堂》针四分。《素注》针三分。

【针刺方法】后顶穴,沿皮刺0.5-0.8寸。

【艾灸方法】后顶穴,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按揉后顶穴并做环状运动,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穴位相关阅读

本文收录于合集:
  •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