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的准确位置图片_上星穴位的作用和功效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08-02

导读:上星穴归属督脉,有缓解治疗头痛、目眩、目赤痛、角膜炎、近视、前额神经痛、鼻炎、鼻塞、鼻出血等作用,上星穴的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详见本文图解上星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上星的准确位置图片

上星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上星的位置

【上星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正坐或俯卧位,从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处即为此穴。
 

上星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标准定位方法)

《针灸大成》神庭后入发际一寸陷中,容豆。

《中国针灸学》前发际正中直上一寸。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穴区内有滑车上神经,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上星穴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有额神经分支。

上星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
上星的位置解剖图(图解)

穴名解说

【上星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鬼堂穴,明堂穴,神堂穴。

【穴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蒸升。

【名解】

(1)上星。上,上行也。星,指穴内的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蒸升。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为缓慢蒸升之状,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故名。

上星穴04

(2)鬼堂。鬼,与天相对,此指穴内气血为阴性水湿。堂,聚散之所也。鬼堂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阴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至本穴后, 因散热冷缩而化为阴性水湿,故名鬼堂。明堂、神堂穴名意与鬼堂近同,明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明处,神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由本穴外散头之各部,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上行。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上星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主治病症】头痛、目眩、目赤痛、角膜炎、近视、前额神经痛、鼻炎、鼻塞、鼻出血、癫狂、小儿惊风等。

【作用功效】熄风清热、宁神通鼻。

【穴位配伍】上星穴配丘墟穴、陷谷穴治疟疾;上星穴配印堂穴、素髎穴、百会穴、迎香穴、合谷穴、曲池穴、列缺穴、支沟穴治酒渣鼻;上星穴配大椎穴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上星穴配合谷穴、太冲穴治头目痛;上星穴配水沟穴治癫狂。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素注》针三分,留六呼,灸五壮。《铜人》灸七壮。以细三棱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上星穴,沿皮刺0.5-0.8寸

【艾灸方法】上星穴,艾条灸5-10分钟。

 

【知识补充】流鼻血,古称鼻衄,中医认为,鼻衄的机理主要是血热气逆,由于肺、胃、肝等脏腑火热偏盛,迫血妄行。现代研究也表明,按上星穴有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是治疗鼻病的要穴。

【按摩方法】患者取坐姿, 分开正中头发,以右手拇指按压住上星穴,右手四指自然弯曲或分开,左手扶住头部,顺时针方向按揉,频率为每分钟按120~160次,一般按揉2~6分钟即 可见效。若出鼻血较重者,经处理仍流血不止,应及时到医院诊治。若给婴幼儿治疗,应注意其囟门是否关闭,故取穴时应准确。

 

穴位相关阅读

舒缓秋冬感冒 穴位按摩上星穴、迎香穴、合谷穴

本文收录于合集:
  •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