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道的准确位置图片_陶道穴位的作用和功效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08-02

导读:陶道穴归属督脉,有改善血循环、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痛等作用;陶道穴的位置:大椎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处,详见本文图解陶道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陶道的准确位置图片

陶道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陶道的位置

【陶道穴】位于颈部下端,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和第二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大椎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就是陶道穴)。

【取穴方法】大椎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就是陶道穴,即: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正坐或俯卧位。先确定大椎穴的位置,自大椎往下推1个椎骨(即第1胸椎),该锥体棘突下凹陷处即为此穴。
 

陶道穴的准确位置图及快速取穴图解(标准定位方法)

《针灸大成》一椎下,俯而取之。足太阳、督脉之会。

《中国针灸学》第一胸椎棘突下。

【穴位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陶道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
陶道的位置解剖图(图解)

穴名解说

【陶道穴】 Táo dào(DU13),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

【穴位含义】督脉阳气散热后在此化为温热之气。

1、“陶道穴”。“陶”,金玉之属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之性的温热之气。“道”,通行的道路也。该穴名意指:督脉阳气散热后在此化为温热之气。本穴物质为身柱穴传来的强劲阳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化为温热之性,但仍循督脉道路向上而行,故名“陶道穴”。

陶道穴04

2、督脉足太阳之会。本穴物质不光为督脉身柱穴传来的强劲阳气,亦有膀胱经外散而至的寒湿之气,故为督脉膀胱经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循督脉上传大椎穴。

【功能作用】补益肺气。

 

陶道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
主痎疟寒热,洒淅脊强,烦满,汗不出,头重,目瞑,瘈疭,恍惚不乐。

1、改善血循环、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痛等;

2、缓解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等。

【作用功效】清热解表,宁神截疟

指压陶道穴,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此外,此穴还可配合其他穴位用来治疗颈部、肩部,以及相关的内脏病症。

【临床应用】现代临床用于疟疾,癫痫,精神病等症。

【陶道穴位配伍】陶道穴配丰隆穴、水沟穴、神门穴、心俞穴治癫狂痫;陶道穴配大椎穴、间使穴、后溪穴治疟疾;陶道穴配合谷穴、曲池穴、风池穴治外感病;陶道穴配肾俞穴、腰阳关穴、委中穴治胸背痛。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灸五壮,针五分。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揉陶道穴能够显著改善肺功能。所以,患有慢支的人,或者经常咳嗽、自觉肺功能不太好的人,不妨时时刺激一下陶道穴。

【按摩疗法】首先可以低下头,一手将头按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顶住陶道穴,其余四指抓住脖颈得力,用大拇指按揉。按摩的时候多用点劲,每次按摩大概100下左右,慢慢地,肺功能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针灸疗法】向上斜刺陶道穴0.5-1寸。

【艾灸疗法】艾炷灸陶道穴3-7壮;或艾条灸陶道穴5-15分钟。

穴位相关阅读

本文收录于合集:
  •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