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渎的准确位置图片_中渎穴位的作用和功效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3-08-02

导读:中渎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等作用,中渎穴的位置:股外侧肌与肱二头肌之间,详见本文图解中渎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中渎的准确位置图片

中渎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中渎的位置

【中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大腿外侧,腘横纹上5寸,当股外侧肌与肱二头肌之间(即于风市穴直下2寸处)

《针灸大成》髀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中。足少阳络,别走厥阴。

《中国针灸学》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二寸,或腘横纹上五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穴位解剖】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阔筋,在肌二头肌外侧入股外侧肌,直抵股骨表面的骨膜。前肌由坐骨神经支配,后肌由股神经支配。

中渎穴位位置图及针灸穴位图解
中渎的位置解剖图(图解)

穴名解说

【中渎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纲目》作中犊。属足少阳胆经。

【名解】中渎: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渎,水流冲涮而成的小沟渠。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化雨冷降后在此形成地部的小沟渠。本穴物质为风市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经水循胆经向下流躺时形成小沟渠之状,故名。
中渎穴04

【穴位含义】胆经经气化雨冷降后在此形成地部的小沟渠。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胆经下走膝阳关穴。

【功能作用】疏导水湿。

中渎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寒气客于分肉间,攻痛上下,筋痹不仁

【主治病症】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腿膝痛,痿痹不仁,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等。

【作用功效】中渎穴,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

【穴位配伍】中渎穴配阴市穴,具有通经祛寒止痛的作用,治下肢外侧凉麻、疼痛;中渎穴配阳陵泉穴、环跳穴、足三里穴,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治下肢痿痹。

 

【文献摘要】

《甲乙经》: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痹不仁,中渎主之。

《铜人》:治寒气入于分肉之间,痛攻上下,筋痹不仁。

《大成》:痿,针中渎、环跳,灸足三里、肺俞。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灸五壮,针五分,留七呼。

【针刺方法】中渎穴,直刺1-1.5寸。

【艾灸方法】中渎穴,艾条灸10-15分钟,中渎穴,艾炷灸5-7壮。

 

【温馨提示】胆囊有问题的人,按这个中渎穴肯定很疼,每天坚持敲打,就可缓解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的症状。

穴位相关阅读

本文收录于合集:
  •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