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中医医院 刘若轩
使用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煎煮不当会直接影响疗效,因此,正确掌握煎药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小儿机体的特异性,煎药的要求跟成人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小儿中药的煎煮方法及服用方法。
煎药器具
在煎煮中药时应选取砂锅、搪瓷器具, 切忌用铜器以及铁器。
浸泡药材
中药材大部分都是干品,水分不易渗入,在煎煮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药材会变软,细胞会膨胀,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一般药物应用冷水浸泡20~30 分钟,花草茎叶药物浸泡30 分钟,根、果实、种子等药浸泡1 小时。
煎煮时间与火候
一般药物煎煮30~40 分钟,解表药、芳香类中药煎煮时间不宜过久,武火迅速煮沸,改文火维持10~20分钟,一些矿物类以及滋补类药物一般煎煮40~50分钟。
每剂煎煮两次,一般药物一煎在武火沸后改为文火为30分钟,二煎武火沸后改文火为20分钟; 滋补药一煎二煎都增加10分钟,而解表药一般一煎二煎减少10分钟。
煎煮加水量
一般加水后用手轻压药面,液面淹没过饮片3~5 cm为宜,在二煎中, 液面淹没过饮片1~2 cm。
特殊
处理
煎法
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临床应用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也就不同。因此,有些药物宜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处理。
1.先煎
质地坚硬药材、矿物质或有毒成分,可先煎煮约15分钟时间后,再放入其余药材同煎,如鳖甲、龟板、生石膏等,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则要先煎1-2小时;
2.后下
气味芳香、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中药宜后下,待在其它药将煎好时,再将后下药放入,煎沸5分钟即可。如砂仁、钩藤、番泻叶等;
3.包煎
含淀粉、黏液质较多、富含绒毛的中药材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旋覆花、枇杷叶等;
4.烊化
阿胶、鹿角胶等;将胶类药物放入已煎好的药液中溶化,再倒入已煎好的药液中搅匀服用;
5.另煎
如西洋参等,名贵中药材宜单独煎煮,再将药液与煎好的药液混在一起服用;
6.冲服
如三七粉等 ,放在碗里与煎好的药液搅匀服用。
服药量
新生儿(28天内)用量为成人的1/6,婴儿(1岁以下)用量为成人的1/4,幼儿(1岁到6岁)用量为成人的1/3,学龄期儿童(6岁到12岁)用量为成人的1/2,14岁以上可以按成人用量来服用。
注意
在医师开具处方后严格按照中药煎煮的要求进行操作,才能提高汤剂的疗效,使中药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好地作用。
Attention
一审: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叶颖霞
二审: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 张耕
微信编排:武汉市第四医院 屠寒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
冀ICP备2021026746号-1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