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主管中药师 叶拥宏
每逢佳节走亲访友,酒席应酬很多,盛情难却之下,觥筹交错之间难免会多饮几杯,多饮则会“酒醉”。
醉后不仅有损于人体健康,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和谐。
中医称之为“酒毒”。
为了应对酒毒,缓解饮酒过度所带来的不适,早早收藏几味解酒的良药,可谓是明智之举。
壹
葛 花
解酒中药一
葛花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既解酒毒,又善醒脾,被称为解酒要药。早在1500年前,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有记载“葛花,消酒,同小豆花干末酒服,饮酒不醉也”。现代研究发现葛花中提取的多种成分,不仅可保护胃黏膜,能有效地降低酒精在胃肠的吸收,并且减少乙醇诱导的对神经组织的损害。
使用方法:
解酒时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
可治饮酒过度伤及胃气之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症。
贰
枳椇子
解酒中药二
枳椇子性平,味甘,归胃经。具有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利大小便之功效。主治醉酒,烦渴,呕吐,二便不利。枳椇子的解酒功效最早记载于唐代的《新修本草》,民间更有“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说法。现代研究亦表明,枳椇子中含有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可降低机体对乙醇的吸收,提升乙醇的代谢速率,降低血中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的效果。
使用方法:
解酒时取枳椇子9~12克,水煎顿服。适用于醉酒呕吐。
叁
化橘红
解酒中药三
化橘红性温,味辛、苦。归肺、脾经。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化橘红为岭南常用中药,有“南方人参”之称。史书《本草纲目拾遗》云:“橘红治痰症,消油腻、消食、醒酒、宽中、解蟹毒。” 现代研究发现化橘红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有着一定的疗效,能较快地醒酒并缓解醉酒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
使用方法:
解酒时取化橘红3克放入杯中,冲入开水,凉至适口,加入蜂蜜,搅匀即可饮用。此茶有止咳化痰,解酒消食的功效,过年过节,酒食过多时,饮用一杯,神清气爽!
肆
肉豆蔻
解酒中药四
肉豆蔻性温、味辛,归脾、胃、大肠经。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日华子本草》载:“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使用方法:
解酒时取肉豆蔻10克煎水饮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饱胀,呕吐等症。
伍
橄榄
解酒中药五
橄榄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成熟果实,味甘、涩、酸,性平或寒,无毒,入肺、胃经。功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清肺利咽、生津止渴、除烦醒酒之良药。《开宝本草》就记载橄榄“味酸、甘,温,无毒,主消酒”。《本草经疏》云“橄榄,《本经》味酸甘,今尝之先涩而后甘,肺胃家果也。能生津浓,酒后嚼之不渴,故主消酒。”现代研究发现橄榄含有大量帮助解酒的物质,能让体内的酒精更顺畅地排出,从而解酒。
使用方法:
解酒时可取5-10枚橄榄鲜果,去核取肉,捣碎,加冰糖适量清炖半个小时,分三次服;也可用干品煎汤代茶饮。
友情
提醒
美酒虽好,不要贪杯哦!
-END-
搜解酒相关的文章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
冀ICP备2021026746号-1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