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2-11-06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管中药师 周信贤

 

中药在中国古籍里面称为“本草”,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底蕴丰富。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到明代的《本草纲目》,都对后世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记载着成百上千的各种中药,除了常用药以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你无法想象的中药,比如一些与人体有关的“重口味”中药。

 

 

 

01

血余炭

 
 
在中医理论中,发为血之余,想不到,遇到压力就会掉一地的头发,经过炮制后,也是一种中药。血余炭就是人的头发经过煅烧炮制后制成的炭类中药。血余炭味苦性平,有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小便不利等。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02

人退

 
如果觉得头发入药没什么的话,那手指甲也可以入药你又知道吗?人退就是健康人剪下来的手指甲,又称为手爪甲、筋退。其性味甘咸、平,有止血、利尿、去翳的功效。用于鼻出血、尿血、咽喉肿痛、白内障、中耳炎等。在《千金药方》中还指出父母手指甲能治疗小儿腹胀。锡类散这个药方中就含有人指甲。当然,平时咬咬指甲是没用的,还不卫生,须经过炮制加工才能入药。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03

童便、人中白、淡秋石

 
在电视上,经常会听到童子尿,常用来辟邪驱魔,还能用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都说艺术来自生活,而现实中,童便的确可以用来入药的。童便,又称还元水、轮回酒。性味咸寒,能引火下行、降火滋阴。首载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取健康人之小便,“童男者尤良”,故常用儿童之尿,又称为童便。一般需要十二岁以前童子,不食荤腥,取其尿,去头尾,取中间一段,清彻如水者用。在《松峰说疫》里就大量应用童便、人中黄来治疗疫病急症,取其能间接发汗解表、滋阴降火的作用。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另外,还有一种叫人中白的药材,是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其性味咸寒,有清热解毒、祛瘀止血的功效。还有一种叫淡秋石的药材,在古代原是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后改为将人中白用水浸去其咸臭味,晒干后研粉加白芨浆水拌和而成,其性味咸寒,有滋阴退热的功效。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04

金汁

 
相比这个,童便入药已经不算什么了。金汁,俗称粪清,没错,就是想到都想吐的粪便水,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热效果极佳,为大凉之品。其炮制过程十分繁琐,《雷公炮炙药性解曰》载:“造法于冬月,取竹箩置缸上,棕皮扑满,加草纸数层,屎浇于上,汁淋在缸,新瓮盛贮,磁钵盖之,盐泥封固。埋地年深,自如清泉,闻无秽气。”所以,别以为随便在家里收集来的就可以入药。金汁多用于高烧不退,内有大热的患者。从现代医学角度说,粪便和土壤含有丰富的放线菌,这是抗生素的主要来源,经过这样密闭的发酵,有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近年来兴起的粪菌移植的粪菌液也与金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一种是利用粪便加工的药材,叫人中黄。是把甘草末置于竹筒内放入粪坑发酵而成。性味甘、咸、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多用于热病发斑,血热毒盛等。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05

紫河车

 
紫河车这个中药应该有不少人听过,就是健康人的干燥胎盘。其性味甘咸温,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的作用,多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肺肾两虚,食少气短等。现代研究表明,紫河车的现代药理作用非常多,有抗感染和激素样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少精证、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等。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除了以上这些药材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还专门有一卷“人部”药,记载着大量与人体相关的药物,主要源自人体的组织和分泌物,如耳塞(耳垢)、百齿霜(头屑)、汗水、妇人月经等。不过,由于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这些奇葩的中药大部分都已经被其他药材代替,也很少有中医会用这些中药来治病。

 

 
 
 

 

 
 

 

 

周信贤 主管中药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大学本科,在医院中药房从事相关工作。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若伦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参考文献

[1]董小胜,黄洁靖,张林.中药血余炭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09,15(12).

[2]郑琪,汤婕.指甲、头发、尿垢都可成为药[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8(004):40-41.
[3]邱立新.《松峰说疫》中童便、人中黄的应用[J]. 光明中医, 2012,27(10).
[4]付小忍,沈涛.浅谈中药金汁[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013(007).
[5]尹靖先,彭玉华.紫河车的药理与临床作用及药材鉴定[J]. 中医药学刊, 2004,22(10).
 
 

-END-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童便、人中白、血余炭...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重口味”中药

搜中药相关的文章

本文收录于合集:
返回列表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