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管中药师 周信贤
01
夜明砂
从名字上看,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矿石类药材,黑暗中发光的小沙子。然而,它是蝙蝠的粪便,又称为天鼠屎。有清热明目、活血消积的作用。临床上,夜明砂可治疗多种眼疾,或配合针灸治疗青光眼;或搭配猪肝或者鸡肝治疗夜盲症;或和苍术等组成方剂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那为什么叫夜明砂呢?它的背后有一个有味道的传说。很久以前,一户人家的父子常年在外,只留婆媳两人生活。一天,媳妇眼睛突然红肿疼痛,视力下降。婆婆知道后很高兴,但却装作很关心的样子,说要去找郎中开药,结果转身就去山洞挖了一些蝙蝠粪便煮水给她喝。这药又臭又难喝,媳妇还是忍着喝了几天。渐渐地,媳妇眼睛好了,她透过药渣,发现原来是蝙蝠粪便,心中大怒但绝口不提。后来,婆婆也出现眼睛发炎,看不见东西。媳妇也学着婆婆,挖了一堆蝙蝠粪便给她喝。婆婆眼睛痊愈后,知道这事便气得把碗摔得粉碎。等到两个男人回来,她们两人便互相告状,说对方给自己喂屎。结果父子俩却从中发现了商机,蝙蝠粪便好像对治疗眼睛有奇效,便开起药店,专门用蝙蝠粪便治疗眼疾,生意火爆。他们想到蝙蝠在漆黑中也能双眼发光,就想了一个文雅又贴切的名字——夜明砂:在漆黑的夜里闪着亮光的细砂。
夜明砂
02
王不留行
它是麦蓝菜的种子,多呈黑色球形,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等。
传说王不留行是药王邳彤发现,当时正是王莽末年,王朗起兵追杀刘秀,来到邳彤家乡。王朗称他们才是真正的汉室后裔,要老百姓们腾出房子,并给他们送饭菜,可却没人搭理。天黑了,王朗见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没有一丝炊烟,便气急败坏想要屠杀所有百姓。此时,有将军进言说,这里树草丛生,百姓藏在暗处,不利作战。再说,就是踏平村庄也解不了兵将的饥饿,不如赶紧离开此地,保存实力。王郎听了才传令离开。想到这段历史,邳彤就给那遮挡了百姓的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王不留行”,就是这个村子不留王莽、王郎食宿。
王不留行
03
刘寄奴
刘寄奴是奇蒿的全草,有白色毛绒,折断面呈纤维状。有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的作用。单味药用于治疗烧烫伤,时间短、起效快,并使创面不感染,减轻疼痛,阻止水疱形成。也可以打粉后配合红糖熬制外用,对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乳名就叫刘寄奴,这也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名字命名的中药。传说,刘裕在山林中发现一条白色巨蟒,用箭射伤后,大蛇突然不见踪影。在寻找过程中发现有两个童子在捣药,刘裕问他们在干什么,童子回答道,主人被刘寄奴射伤,现在在捣药疗伤;刘裕问,神仙为何不把刘寄奴杀了,童子说,刘寄奴以后会成王,不可杀之。刘裕听后大吃一惊,脱口而出“我就是刘寄奴!”两个童子随即消失不见了。刘裕拿着留下的草药回去试着用来为士兵疗伤,果然效果明显。因为一直不知其名,便用自己名字命名为刘寄奴。
刘寄奴
中药命名不仅与中药之形色气味相关,更与古人所在的地方、时代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天人合一。了解一下中药药名的起源故事,别有一番趣味。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若伦
参考文献
[1] 李墨林.用夜明砂治疗青光眼的经验介绍[J].辽宁中医药杂志,2009(2):19-20.
[2] 赵伟红. 夜明砂蒸猪肝可治疗夜盲症[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8(10):43.
[3] 张明. 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J]. 中国社区医师,1990(12):33.
[4] 李祥农. 中药夜明砂的传说[N]. 上海中医药报, 2013-03-22.
[5] 赛丽娜. 刘寄奴治疗烧烫伤[J]. 中国民间疗法, 2012, 20(4):14.
[6] 许昆松. 刘寄奴一味治疗骨折20例[J]. 内蒙古中医药, 2007(2):34-35.
-END-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
冀ICP备2021026746号-1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