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化湿还健脾,这颗豆豆有奇功
信息来源: 程明帅小儿推拿    时间:2022-11-05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莎

 
 
 

夏天到了,会出现雨期较长的连绵阴雨天气,梅雨季节雨量增多,空气非常潮湿,人们通常会出现四肢困倦、头晕乏力、胃口不佳、舌苔胖大、精神萎靡不振的表现,这都是湿邪侵犯人体所致。在中医里湿邪属于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是脾阳。而脾喜燥恶湿,遇湿就会受伤,湿气积聚体内,就会出现胃胀、纳差、嗳气等不适。事实上,人一年四季都有可能被湿邪侵袭,而夏天尤为严重。

 

此时选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材能帮助人体恢复“抽湿机”脾胃的运作,湿气调理好了,很快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没有了。很多人都知道湿气重的人可以吃些薏米,薏米有排湿的作用,但薏米性寒,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这时候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下面药师给大家分享一个夏日补脾、化湿、解暑的佳品——白扁豆。

 
 
 
消暑化湿还健脾,这颗豆豆有奇功

 

1

来源功效

 
 
 
 
 
 

 

白扁豆是历代医家用于健脾化湿习用之药,属药食两用之佳品,又名扁豆、沿篱豆、蛾眉豆等,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因其形而命名。

《本草纲目》载其:“消暑除湿而解毒也”、“扁豆调肝和胃,清暑祛湿,止泄泻”。

《本草备要》曰:“调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消暑除湿,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

白扁豆被《中国药典》收载,味甘,性微温,归脾、胃二经。功能为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李时珍把扁豆和莲子媲美,称莲子为“脾之果”,扁豆为“脾之谷”。白扁豆一身都是宝,果皮(扁豆衣)、花、叶、根均可入药。

■  扁豆衣能健脾、化湿,用于治疗痢疾、腹泻、脚气、浮肿等;

■  扁豆花能解暑化湿、和中健脾,用于治疗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等;

■  扁豆叶能消暑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治疗暑湿吐泻、疮疖肿毒、蛇虫咬伤等症;

■  扁豆根可治便血、痔漏、淋病。

消暑化湿还健脾,这颗豆豆有奇功

 

2

化学成分

 
 
 
 
 
 

 

白扁豆营养价值很高,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57%左右,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微量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等。

扁豆干豆含蛋白质20.4%,鲜豆含蛋白质2.5%,淀粉含量为47.86%~57.29%,含钙0.046%、磷0.052%、铁1mg%、植酸钙镁0.247%等。白扁豆中含脂肪1.8%、泛酸1.23mg%、锌2.44mg‰,还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氨基酸、生物碱及维生素 A、B、C,血球凝集素 A、B,并含有对小鼠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成分,尚含豆甾醇、磷脂(主要是磷脂酰乙醇胺)、蔗糖、棉子糖、水苏糖、半乳糖、果糖、淀粉氰甙、酪氨酸酶等。

消暑化湿还健脾,这颗豆豆有奇功

每100g扁豆中的营养成分

 

3

药理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白扁豆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实验显示白扁豆水提物对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有研究发现,白扁豆对食物中毒所起发的急性胃肠炎、呕吐等症状有解毒作用。

 

抗氧化活性

试验结果表明白扁豆多糖对超氧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对正常小鼠体内抗氧化试验分析发现,白扁豆可使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提高,从而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对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坏死的保护

白扁豆多糖可通过减少Bax的表达,相对提高Bel-2的表达及其与Bax比例,从而阻断由缺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保护神经。对胚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坏死进行研究,发现白扁豆多糖具有促进胚鼠神经细胞生长,阻断由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生长抑制,以及明显抵抗神经细胞缺氧凋亡功效。

 

对酒精性肝病 (ALD)

通过大鼠试验研究发现,白扁豆多糖可降低ALD模型大鼠的肝指数和血清中的ALT、AST、TG、TC的水平,并可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可以上调SOD、GSH-Px的表达,能对ALD起到防治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白扁豆对机体防御机能降低有促进其恢复的作用。白扁豆多糖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可促进溶血素形成。20%白扁豆冷盐浸液0.3ml,对活性E-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即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抗肿瘤作用

在白扁豆中可分出2种不同的植物凝集素(Hemag ghutmin甲及乙)。

凝集素甲不溶于水,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可抑制实验动物生长,属于有毒成分;

凝集素乙可溶于水,有非竞争性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加热可降低其活性。

白扁豆所含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通过体外试验证明,具有使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凝集,肿瘤细胞表面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另外,植物血细胞凝集素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从而增强对肿瘤的免疫能力。

 

其他类

白扁豆还具有提高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数,降血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消暑化湿还健脾,这颗豆豆有奇功

 

4

临床应用

 
 
 
 
 
 

 

 

1.

 

治疗细菌性痢疾

用白扁豆50g加白砂糖及水煮服,治白痢;用红扁豆50g加红糖及水共煮服,治赤痢,疗效显著。

 

2.

 

治疗呕吐腹泻

用白扁豆30~60g,煮沸熟透,饮汁吃豆,治疗脾虚所致慢性泄泻,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有效。

 

3.

 

治疗肠胃炎

运用加味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等)治疗急性胃肠炎,效果满意。

 

4.

 

用于解暑,清热,治感冒

用白扁豆、冰糖、鲜荷叶、大米,加水三碗煮熟服用,可清暑解热,和胃厚肠,止泄泻。用香薷散加味(香薷、炒白扁豆、金银花等)治疗夏季流行性感冒,获显著效果。

 

5.

 

用于治疗黑斑,褐斑

有医者运用血竭白扁豆汤治疗眶周褐青色母斑18例,黛黑斑15例,效果明显;有医者运用黄褐斑(柴胡,黄芩,白扁豆等)膏方,再辅以另外一些对症药,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

 

6.

 

用于癌症肿瘤治疗

白扁豆凝集素和糖肽类生物活性因子可以通过效应细胞被激活,可以选择性抑制肿瘤病毒,缓解癌性疼痛,可做为抗肿瘤辅助药物。

 

7.

 

其他用途

白扁豆还可用于慢性肾炎,妇女带下,固胎,止咳,解酒,河豚毒,解一切草木毒等。此外,它还有避孕作用。

 

5

药膳食疗

 
 
 
 
 
 

 

 
 
 

▼  白扁豆山药粥

原料:白扁豆30克,新鲜铁棍山药30克,大米100克,红枣3颗。

做法:将白扁豆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浸泡,时间最好4小时以上。将铁棍山药洗净、去皮、切丁备用。把白扁豆含之前浸泡的水武火烧开,转文火30分钟,再加入铁棍山药丁、大米、红枣。武火煮沸,转文火直至粥熟。

功效:此粥晶莹剔透,口感爽滑,具有补益脾胃、和中止泻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胃口不佳人群食用。

 
 

 

 
 
 

红枣扁豆茶  ▼

原料:白扁豆30克,红枣15克,橘皮少许,白砂糖90克,开水、清水、冰水各适量。

做法:用开水浸泡白扁豆、红枣、橘皮,水凉后换水两次。捞出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白糖,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豆熟,捞出橘皮,晾凉后放入冰箱中镇凉。饮用时兑入冰水。

功效:清凉解暑,补血益气,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消化不良者。

 
 

 

 
 
 

▼  扁豆茯苓饮

原料:扁豆20克,茯苓20克,炒薏苡仁20克。

做法:三种材料分别洗净后,将白扁豆和薏米用水浸泡2-4个小时(天热时要放在冰箱中)。将以上材料混合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早晚各服1次。

功效:益气健脾,利湿止泻。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

 
 

 

 
 
 

菇豆冬瓜汤  ▼

原料:白扁豆30克,水发香菇50克,冬瓜500克。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水发香菇切块;冬瓜去皮,切片。先将白扁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40分钟,再放入香菇和冬瓜,煮5分钟,放盐和香油调味即可。随餐食用,每日分2次吃完,连吃数日见效。

功效:此汤能起到补脾虚、化脾湿、健脾运的作用,对脾虚湿盛水肿、食少腹泻均有食疗效果。

 
 

 

 

注意事项

 
 
 
 
 
 

1、扁豆在豆(外皮)内含有毒素,只有经过高温后方可破坏,食用时应彻底加热,以免引起中毒。

2、不宜多食,以免壅气伤脾。健脾止泻宜炒用;消暑养胃解毒宜生用。

3、尿路结石者慎用,患疟疾、寒热病者忌服。

 
 
 
 
 
 

 

 
 

 

 
 

 

 

朱莎  主管中药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药品调剂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擅长常见中药材的鉴定,中医食疗药膳指导等。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消暑化湿还健脾,这颗豆豆有奇功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叶颖霞

消暑化湿还健脾,这颗豆豆有奇功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114

[2]郑家龙.扁豆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时珍国药研究,1997,{4}(04):45-46.

[3]沈奇,王显生,高文瑞,李华勇,吴燕.扁豆的研究概况[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28(02):72-77.

[4]鲁利民,陆锦锐.白扁豆解毒作用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6):98-99.

[5]卢金清,蔡君龙,戴艺,梁欢,李肖爽.白扁豆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2):77-79.

[6]刘振启,刘杰.白扁豆的鉴别与药食研究[J].首都医药,2014,21(09):48.

 

-END-

 

 

本文收录于合集:
返回列表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学员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ICP备2021026746号-1
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