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盘紫烟
砂仁
在我国有着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它不仅是非常好的化湿开胃食疗药,也是我国南方餐桌上常用的调味香辛料。砂仁来源于姜科豆蔻属植物,它的果实呈椭圆形,摸起来有点刺刺的感觉,新鲜的砂仁像极迷你版的红毛丹,成熟时会散发一种浓郁的香味,以原产于广东阳春县的阳春砂仁质量最好。阳春砂仁也因为非常出名的原因,成为了地标性植物,是四大南药之一。所以在阳春产出来的砂仁,是非常昂贵的,而我们现在常见的、便宜的砂仁,大多都是从云南、广西、海南移植栽种的。
1
传说故事
要说是谁最先发现砂仁的存在的呢,那竟然是牛!传说很久以前,广东阳春县出现了一场范围较广的牛瘟,牛儿们都不愿意吃东西,看耕田的牛一头接着一头的病死,可心痛死农夫咯,但后来有人发现有一个村庄的牛,不仅牛儿没生病,还个个身强体壮的,然后老农就去问当地的牧童,为什么你们的牛儿这么的健康?牧童说:“我们这的牛爱吃一种结着果实的草,牛儿们吃了身体都倍儿棒、吃嘛嘛香!”于是老农尝了一颗,果实的香气冲入胃中,老农感觉十分舒畅,想着这果实又能治牛瘟,又能治人病,从此,砂仁作为药材被广泛应用。砂仁香味浓郁,其花、果、根、茎、叶均可入药。果实晒干后也可以用来煲汤熬粥,真是一个大宝贝!
2
功效主治
砂仁,别名有缩砂仁、缩砂蜜,中国药典收录了阳春砂仁、绿壳砂仁和海南砂仁这3种。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然后经过晒干或文火焙干,即为壳砂仁,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为砂仁。
《本草纲目》记载:“姜科植物春砂仁,性温味辛,功用为行气调味,和胃醒脾,主治胸脘胀满,胃果食滞,噎膈呕吐等症”。
《本经逢原》云:“治脾虚泄泻,宿食不消,泻利白沫,腹中虚痛,寒饮胀痞,噎膈呕吐,和中行气,止痛安胎,用之悉效”。
2020版《中国药典》记载,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化湿开胃
砂仁辛散温通,气味芳香,其化湿醒脾开胃,行气温中的效果均佳,主要用于治疗湿阻或者气滞所导致的脘腹胀满疼痛等脾胃不和所引起的诸多不适症状,例如腹痛胀满、肠鸣泄泻、宿食不化、舌苦厚腻等。
温脾止泻
砂仁善于温中暖胃以达到止呕止泻功效,砂仁药性重在温脾,可治疗脾胃虚寒所弓|起的呕吐、泄泻等不适症状。
理气安胎
砂仁能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如妊娠呕逆不能食,可单用亦可同紫苏梗、白术等配伍同用;若与人参、白术、熟地等配伍使用,可以益气养血安胎,可用来治疗孕期气血不足,胎动不安等症状。
3
药理作用
砂仁中的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樟脑、龙脑等挥发性成分,另外非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苷类、有机酸类以及无机成分等。
砂仁的化学成分中的含量与种类受产地等诸多因素影响。
现代研究表明砂仁具有胃肠保护(抗溃疡、促进胃排空、促进胃蠕动、对胃肠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影响)、镇痛、抗炎、止泻、抑菌、调节菌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砂仁有芳香健胃作用,可促进胃肠的机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消化管内的积气,这些功能主要是挥发油的刺激作用产生的。砂仁通过对抗胃黏膜的攻击因子以及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因子产生胃保护作用。砂仁挥发油对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的分泌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减少二者的量而达到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砂仁促进胃排空和促进胃蠕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与血及胃肠道胃动素(MTL)和P物质(SP)的含量增加有关。
2
镇痛、抗炎、止泻、抑菌
砂仁对正常肠活动无影响,但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而发挥镇痛抗炎作用的是砂仁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乙酸龙脑酯,其抗炎、镇痛作用均是“多成分”共同起效的结果,还通过抗炎机制产生抗腹泻作用。砂仁挥发油对部分真菌及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人对导致腹泻的不同肠道杆菌作了体外抑菌和杀菌实验,实验证明了砂仁能抑制结肠类耶尔森菌和摩根变形杆菌的生长繁殖,对福氏痢疾杆菌和肠毒型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
3
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
研究表明砂仁提取物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含量,还对糖尿病大鼠的胰岛β细胞有保护作用,还能很好的改善胰岛β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海南砂仁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抗NO作用,能够抑制一氧化氮合酶 (NOS) 表达,从而减少NO过量生成。
4
配伍应用
---《景岳全书》记载:
与木香、枳实同用,可以治疗脾胃气滞者,如香砂枳术丸。
---《和剂局方》记载:
搭配健脾益气的党参、白术、茯苓等,可用于脾气虚、痰阻气滞的症状,如香砂六君子汤。
---《古今医统》记载:
搭配人参、白术、熟地等配伍,可以益气养血安胎,可用于气血不足,胎动不安者,如泰山磐石散。
---《婴童百问》记载:
搭配陈皮、麦芽、神曲、香附、三棱、莪术等,可以治小儿宿食不消,如消食丸。
5
真伪鉴别
目前市场上常有用艳山姜冒充砂仁的。砂仁与艳山姜都是姜科植物,但不同属,砂仁为豆蔻属,而艳山姜为山姜属,且它们的性味、归经、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能主治均有所不同。
阳春砂、绿壳砂
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外表棕褐色,有密生刺状突起,果皮薄而软。砂仁种子会集结成团,分成3室,每室有种子5~26粒,呈不规则的多面体,有棱角。嗅其气味,会有一股浓烈的芳香气味,味道辛凉、微苦。
海南砂
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气味稍淡。
艳山姜
多呈球形或长倒卵形,外观为橙黄色或棕红色,无密生刺状突起,而是有一层短柔毛或扁形柔刺,纵棱线突起。艳山姜种子每室仅5~15粒,外形一端平截,一端稍窄,嗅其气味,会有股微香,味道微苦辛而涩。
6
药膳食疗
01
砂仁酒
材料:砂仁、佛手各15克,白酒250克。
做法:砂仁、佛手用白酒浸泡,每次于饭后饮1小杯。
功效:温中化湿,理气和胃。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满,饮食减少。
02
砂仁鲫鱼羹
材料:砂仁15克,鲫鱼500克,生姜、盐适量。
做法:鲫鱼加水煮沸,放入砂仁、生姜、盐等煮成羹食 。
功效:温中化湿,健胃止呕。用于脾虚湿滞,呕逆少食或妊娠恶阻。
03
砂仁粥
材料:砂仁5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材料放入锅中,煮沸即可。或将砂仁2克研为细末,待粥熟时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剂,连续3~5日。
功效:行气化湿,温中止泻。适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虚寒泄泻,脘腹胀满等。
禁忌人群
阴虚血燥,火热内炽者慎服。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64.
[2]姜春兰,蔡锦源,梁莹,林杨,张金华,林伟,韦坤华.砂仁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轻工科技,2020,36(07):43-45+47.
[3]陈彩英,詹若挺,王小平.砂仁的药用文献研究与开发利用[J].新中医,2009,41(09):110-111.
[4]张明发,沈雅琴.砂仁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抗感染药学,2013,10(01):8-13.
[5]李丽丽,田文仓,刘茵,等.砂仁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22):4390-4396.
-END-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
冀ICP备2021026746号-1程明帅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