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梁彩奕、章正
番泻叶
别名:泻叶、泡竹叶,为热带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干燥小叶,是一种使用方便的泻利药。
其味甘苦,性寒凉,归大肠经,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功效。
1
文献论述
---《现代实用中药》:
番泻叶,少用为苦味健胃药,番泻叶能促进消化;服适量能起缓下作用;欲其大泻则服4-6公分,作浸剂,约数小时即起效用而泄。
---《饮片新参》:
泄热,利肠府,通大便。
---《现代实用中药》:
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
2
药理成分
据现代药理分析,番泻叶含有蒽醌类衍生物,主要成分为番泻甙、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等,因此有类似大黄的泻下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
通过刺激肠黏膜神经感觉器,反射性地引起大肠平滑肌收缩,使肠蠕动加快,产生泻下作用。由于起效迅速,尤其适合术前肠道清洁、急性便秘的治疗。
3
功效与作用
泻热通便
大多单味泡服,小剂量可起缓泻作用,大剂量则可攻下;若热结便秘,腹满胀痛者,可与枳实、厚朴配伍,以增强泻下导滞作用。
用于腹水肿胀
本品能泻下行水消胀,单味泡服,或与牵牛子、大腹皮同用。
缓解中风昏迷
以番泻叶小剂量,每日3克,代茶饮,用于中风昏迷者,可通肠腑,缓解症状,以利康复。
抗菌作用
番泻叶浸液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皮肤真菌等。
其他
在临床使用上,还用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治疗;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4
用法用量
番泻叶用于治疗便秘的,一次放2~6克即可,不须煎煮,用沸水冲泡一二十分钟,一饮而尽,饮用后几小时就会见效。因为番泻叶的刺激性强,不能服用过多,用于缓泻不能大于2克,峻泻不要大于6克(刺激性泻药和大剂量渗透性泻药因导泻作用快、效力强被认为是“峻泻剂”),重症可加量至10克。
5
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中毒反应
主要表现为面部麻木、头晕、大小便失禁等。
血压恶性变化
曾有报道老年患者服用番泻叶后出现头痛及频繁呕吐,血压剧升或剧降,甚至休克。
成瘾性
长期服用番泻叶的便秘患者停用时会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心烦失眠、焦虑不安、全身不适、甚至感到疼痛、面部潮红、呼吸加快等
黄疸
主要表现为头昏不适、疲倦无力、尿黄、巩膜黄染、肝脾肿大等。
6
使用注意事项
❶ 注意用量。若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黑便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行走不稳、面部麻木等症状。
❷ 注意适应症。番泻叶不能作为慢性便秘患者的长期用药。患有痔疮者不宜服用。
❸ 不宜长期服用,可能会使机体产生肠道功能紊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❹ 老年患者不宜长期服用。特别是高血压老年患者,服用番泻叶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情况,若出现血压波动情况,应立即停用番泻叶。
❺ 番泻叶能够反射性地引起盆腔充血,还可以通过乳汁影响婴儿,而导致腹泻,因此妇女在月经期、孕期和哺乳期,都应当禁用。
❻ 番泻叶为泻实热的苦寒药,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高晔,朱艳华,贺微.番泻叶的药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6,(11).2145-2146.
[2]魏贤坤.番泻叶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8).88-89.
[3]骆晓娟,王荣芳.番泻叶的功效及不良反应[J].北京中医,2002,21(3).165-166.
[4]谢基立.话说番泻叶[J].家庭中医药,2021,(2),54.
-END-
搜番泻叶相关的文章
联系我们
13503132040
学校地址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理想上城程明帅小儿推拿
网站名称
程明帅小儿推拿
冀ICP备2021026746号-1程明帅小儿推拿